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

探讨人类经历100年间的坎坷所追寻的社会主义理想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基于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社会主义模式

(2016-12-08 07:45:48) 下一个

         梁生毅著《社会主义模式新论》一书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人类在10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所梦寐以求的社会主义理论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理论应该是一种以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基础,建立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以“人类能力的发展”[1]为目的的理论体系。为了探讨这样的理论体系,笔者站在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立场上,沿着马克思的从哲学走向政治经济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思想线索,在追寻人类社会存在的终极根据的过程中,恢复了马克思的形而上哲学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权威,并且将其进一步贯彻到政治经济学之中重新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进而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批判的改造重新建立了社会主义模式。

问题的切入点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这句话简明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追求哲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统一的理论。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他首先是作为哲学家依据形而上哲学劳动概念对世界做了共产主义的理论“解释”,然后作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依据劳动概念对世界进行了“改变”的实践活动。从表面看来劳动概念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始终,显示出马克思有意识地追求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性。但是,作者在重新梳理马克思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逻辑线索时,发现马克思有两种劳动概念,其一是通过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体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形而上哲学的劳动概念;其二是从英国古典经济学得来的依靠经验主义哲学从感觉经验中获得的经济学的劳动概念。两者共存于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构成了他的思想体系的二重性。

  • 马克思用哲学劳动实体对世界的“解释”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劳动实体有其宇宙论的根据。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提出应该在无机界自然、有机界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在世界史上共生的三大存在类型之间的关联和差别中去确定社会存在的本质和特性的观点[3]就是对马克思的劳动实体所进行的宇宙论注解。如果在由三大存在类型构成的宇宙之树的表示人类社会的第三根枝桠上切取一个横断面来对人类社会的本质进行考察,那么在这里恰恰就使无机界的物质运动,有机界的生命和人类的意识特性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劳动实体上有机地集结在一起。在这里人类的思维属性已经成为构成世界本质的一极,不论有机界自然,还是无机界自然都已经被打上了人的智能的烙印。马克思充分相信存在于劳动实体中的人类理性的作用,看到了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据主要是人类的精神能力,预见到人类精神能力的发展必然导向共产主义。那么,马克思是如何发现人类的精神能力的呢?

在世界史中存在着的精神属性,是在集唯心主义哲学之大成的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实体中得到表述的。而作为马克思形而上哲学核心概念的劳动实体,是从批判黑格尔绝对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并且将其改造成为人的本质的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劳动实体继承并且发展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精神能动性、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的三大原则。马克思根据劳动实体的三个原则以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基础构筑了用以“解释世界”的共产主义理论。与黑格尔的精神实体不同,马克思的劳动实体撤销了精神的实体地位,将其与人的欲望、人在生产活动中肉体能量的生理支出三者并列,作为劳动实体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属性,为人类实现自我认识奠定了人本主义形而上哲学的基础,为人类进行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具有精神能动性的物质手段,从而实现了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这种哲学革命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马克思依据劳动实体建立了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建立的共产主义学说,既不是他的意识对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是他从自己后半生参加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活动中直接得出来经验总结,而是他通过形而上哲学的逻辑论证,发现以思维能力为特征的人类社会为了能够持续地生存,在有意识地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过程中,在其意识能力发展到人类意识的阶段上之时必然要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抓住人的由世界史所提供的自然性与意识性两个特点对共产主义进行论证;一方面,人类是自然存在物,所以要依靠自然而生存。人类为了生存必然要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另一方面,人类是有意识的社会性存在物,人类的生命活动受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识所支配。所以人的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生命活动是在社会意识即人类意识的支配下去进行的。人的社会活动与个人的活动有类似点;要达到个人活动的成功,就要在个人的活动中达成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而要保证社会活动的成功就要在社会存在本体论内部实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只要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达成统一就使人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最佳决策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一旦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分裂就使人类丧失主观能动性陷于劳动异化状态,从而破坏人与自然的统一,造成人类的生存困境。

那么如何才能够达成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呢?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作为社会存在本体的劳动实体内部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建立社会性,才能够克服劳动异化实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在劳动实体的主体上建立社会性是指建立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马克思的人类意识概念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相对于社会存在时使用的概念。

社会意识是马克思在“社会个人”的身上发现的“精神本质”,[4]是在劳动异化中沉沦、在异化的复归中重新跃起并将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充分展开,进而支配人类活动的“类的意识”。

对社会意识概念的内涵可以这样来表述:“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整体通过每个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所掌握的以深刻而丰富的社会感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存在为目的、由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共产主义道德统一而形成的知识——道德体系。社会意识在个人身上表现为科学技术上的独创性和在社会劳动的分工协作体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关系中的高度协调性两种特质。社会意识在上层建筑中表现为能够将个人利益与人类利益融为一体,为人的个性与独创性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并且把一切个人的独创性组织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的政治法律思想理论与规章制度。”[5]

在劳动实体的客体上建立社会性是指在物质生产和物质资料的消费上创造的足以把经济人改造为社会人的物质条件。一方面,建立在人工智能自动机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性生产力把人从体力劳动与重复性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生产过程无人化;另一方面社会性生产力创造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来实现按需分配,使人的物质需求达到饱和。在此基础上不但能够建立起把公有制与私有制融为一体的社会所有制,而且还能够把人从谋生劳动中解放出来打破经济人的利己主义道德范式,使人成为个性充分发展,具有利己与利他统一的共产主义道德的,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劳动者。这样就消除了人类为了争夺物质资料而产生的内部矛盾,使其从经济人升华为社会人,为建立社会意识提供了基本条件。

一旦社会意识得以建立,人类就有能力用社会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人类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活动,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满足人类持续生存的需要。这就是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所表达的共产主义理念的真实含义。因此,共产主义社会实际上就是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主宰世界这一客观唯心主义原则改变为人类理性主宰人类的命运这一人本主义原则的理性王国。

(2)马克思依据劳动实体建立了能够按照形而上哲学对世界的共产主义前景的“解释”去“改变”世界的实践手段

在哲学史上实体至多是能够对世界提供一种解释的理性概念,我们既不能用经验的方法对其进行认识也不能够使其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实体一直游离于科学和实践领域之外。但是,在马克思建立劳动实体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由于马克思的劳动实体具有“感性意识”、“感性需要” [6]和“感性活动”[7]三个可以用感性经验来确认的属性,就把实体从形而上哲学的象牙之塔中解放出来,使之从哲学理念转变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概念从劳动实体所继承的三个属性,使其暴光于感性现实世界之内,不但使人们可以用经验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而且使之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能够改变世界的物质性力量。由于实践,特别是工业实践是人类作为智慧生物追求生存的本质性的活动,在其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不断地发射出人类智慧的冲击波,使之表现出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追求人类社会存在的趋向性。当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意识逐渐觉醒起来之时,实践活动就能够通过不断地试行错误和自我纠错活动使这种趋向性逐渐明朗化,而成为按照马克思对世界的共产主义“解释”去“改变世界”、创造历史的具有人类主观能动性的物质性力量。虽然在感性的现实世界中马克思依靠形而上哲学所建立的共产主义理性王国并不存在,但是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的本质规定,迫使其必然把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类社会存在的实践活动永远继续下去。因此,不管人类历史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这种强大的、具有逐渐清晰和明确起来的既定目标和不断地通过试行错误来发展自我纠错能力的实践活动,一定能够在感性经验的世界把这种理性王国建立起来,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意义所在。

  • 马克思用经济学劳动概念对世界所做的“改变”

马克思的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运用经验主义哲学从感性经验中得来的局部工人劳动概念。马克思运用这个概念建立了“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后,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社会主义国家就依据这个理论进行“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由于经济学劳动概念是从感性经验中提取出来的,这种可感性使其适用于经济学的定量研究。马克思利用这种可测量性在《资本论》中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只表示哲学劳动实体的三个属性之一,即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进行的肉体能量的生理支出,而不能够表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活动,所以用其作为价值论的劳动实体必然产生片面性。马克思本人没有严格区分哲学的劳动实体与经济学劳动概念之间的差别,在他从 “解释世界”的形而上哲学领域向“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学科转换过程中,在劳动实体概念的表意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劳动实体的内容已经悄悄地发生了错位,导致具有人类社会主观能动性的人本主义的哲学劳动概念被更换成为丧失了主观能动性的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其结果就是把劳动实体的属性之一误认作劳动实体的整体,把对劳动实体三个属性之一的投入劳动属性的定量化误认做是对三个属性综合而构成的劳动实体整体的定量化。劳动实体的错位造成了两个错误;1,把欲望导致的供求关系从劳动实体中排除出去就失去了人对自然的基本依赖关系,抽去了劳动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根基。2,把意识从劳动实体中排除出去就在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概念中消灭了自然界经过亿万年才进化出来的人的意识能动性。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就歪曲了人的劳动本质,否定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劳动对象化以及实践理论,并没有真正把形而上哲学的。于是,马克思在形而上哲学的劳动实体中建立的人类社会主观能动性的伟大哲学革命成果,在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中丧失了现实的根据,从而使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劳动价值论中遭受到重大挫折。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哲学劳动概念与政治经济学的劳动概念的矛盾,构成了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解释世界”的理论与“改变世界”的实践之间的内在冲突;一方面马克思的哲学劳动实体强调应该在人类活动的整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劳动概念却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导致劳动价值论的失败。

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内在的“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悖论,间接地导致了一百年间前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设计者在建立社会主义理论时没有参照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他们不但没有察觉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错误,没有认识到只有将私有制与公有制融合为一体才能够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而且不理解建立社会意识,发挥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因此,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全部火力加以消灭的资本主义剥削的全部战果不过是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科学技术和供求关系上的创新,而存在于流通过程的剥削和非能动性却在它的火力射程之外。这不但消除了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放任流通过程的剥削和非能动性的泛滥。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背离马克思对世界所做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解释去进行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只能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光明大道渐行渐远。

三,以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运动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去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模式就要接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失败的教训,把马克思的形而上哲学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彻底地贯彻到实践领域,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尚未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中建立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社会存在本体论为基础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建立社会主义新模式的首要工作就是在马克思的形而上哲学劳动实体基础上重建劳动价值论。这就需要在导致马克思哲学革命遭受挫折的劳动价值实体上废黜经济学的劳动概念,把马克思社会存在本体论哲学的劳动概念拥上劳动价值实体的王座,在一元三次的基础上重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笔者将马克思的劳动实体分解为意识,欲望,和劳动者肉体能量的生理支出三个属性,分别用技术函数、供求函数、劳动投入量对其进行定量化,然后将三者综合为一个劳动实体整体,用三者之积来表示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的办法提出了新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8]

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的价值量=技术函数×供求函数×平均可变成本

剩余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平均成本=(技术函数×供求函数-1)平均成本

根据一元三次劳动价值论,企业在生产商品的行动中,能否得到剩余价值取决于技术函数与供求函数之积与1的关系。当技术函数与供求函数之积>1时,企业通过生产活动就能够得到剩余价值即利润;当技术函数与供求函数之积=1时,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结果只达到了盈亏平衡;当技术函数与供求函数之积<1时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亏损。

一元三次劳动价值量公式克服了《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缺陷,使形而上哲学劳动实体所具有的意识与欲望主观能动性原则以经验的技术函数与供求函数之积大于1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元三次劳动价值论证明;剩余价值并非来源于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人的剥削,而是来源于劳动实体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才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新模式只有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纳入自身,在消除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的非能动性之后,充分调动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建立起足以克服劳动异化的社会生产力。

(2)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纳入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吸收其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存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为了克服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缺乏主观能动性的缺陷,就应该在理论上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纳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之中。又因为只有在公有制与私有制融合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所以就应该把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并列、混合及其向融合方向发展写入社会主义宪法,建立一个公有制与私有制并立,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样一来就把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既能够充分吸收两者的优点又能够扬弃两者的缺点,以生产的能动性和社会协调性高度地结合为动力推动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使自身向着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这种社会主义模式不但有助于在理论上结束意识形态领域左右分裂的乱象,使各个方面在共产主义旗帜下取得共识,而且在实践上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渡过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向着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诺亚方舟。

(3)社会主义新模式以解决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内在矛盾作为贯穿其始终的历史使命

但是,一旦实现公有制与私有制、国家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就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基本矛盾引进到社会主义社会之中,与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基本矛盾并立,交叉,纠缠到一起,构成社会主义新模式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本来,建立社会主义新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基本矛盾,把两者的优越性合二为一,在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但是在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之中,任何一对矛盾本身都具有适应生产力发展方面和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两重性。[9]

在社会主义新模式建立之初,在公私并立基础之上建立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两者之间的结合存在着外在性的场合下,就必然导致两种利弊相依的情况。一方面,在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基本矛盾中两种各不相同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之间的结合在官民合作的基础上实现独创性与协调性,正价值与正价值相结合,形成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基本矛盾中两种各不相同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的结合以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形式主导市场经济的以剥削与贫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劳动者个性发展所造成的障碍、社会劳动整体的无意识性、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劳动的消极性,造成独创性与协调性的破坏、负价值与负价值之间的结合,形成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10]成为劳动的非能动性之间相结合的黑色地带。于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的对立就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全面而集中地表现出来了。

基于在社会主义新模式经济基础上凸显出来的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与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之间的矛盾,来考察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制度与这一矛盾的关系,就使我们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深入到了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终极层次。在这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突破了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矛盾中姓资还是姓社的表层的非对抗性的论争,直击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生存还是毁灭之命运主题。于是,在社会主义新模式中,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是发挥劳动的肯定方面的能动性还是放纵劳动的否定方面的非能动性;是指导和支持劳动的积极方面去创造正价值还是默许和包庇劳动的消极方面去滋生负价值;是带领人类社会去获得生存还是将人类社会引入自取灭亡的万丈深渊。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所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成为新型社会主义模式所应该倾全力去解决的主要的社会基本矛盾。

4)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依靠完善民主与法治克服社会基本矛盾

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直接发展生产力,而是为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在公有制与私有制并立,市场与计划共存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如果没有民主与法制,放任流通领域的非能动性无限制地增长,就会使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积累并且膨胀起来,一旦其能量在某种程度上压倒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就会引发经济和社会危机,导致人类的生存困境。

那么如何克服社会存在本体论内部矛盾呢?从根本上来说,这个矛盾潜伏于自然经济,成长并贯穿于市场经济。只要没有超越市场经济进入共产主义产品经济就不能够彻底地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民主与法制来对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进行阶段性、局部性地解决,为社会主义社会跨越市场经济,进入共产主义产品经济,彻底解决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创造条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不应该坐等经济基础对其发生决定性的作用之后再缓慢地发生变革。上层建筑应该积极、主动、加速度地建设民主与法制,通过遏制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来推动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与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往往是混杂在一起,构成类似于磁场南北极之间的灰色地带。民主活动的功能就是对混杂在一起的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与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进行的认知、鉴别和选择,而法治就是人类依据这种认知运用强制的手段去消除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 、保护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而对劳动的消极方面所进行自我纠错的实践活动。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代,限于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有限性,人类对于两种因素的认知、鉴别和选择以及自我纠错的实践活动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使得人类在消除其“自我消灭的因素”的同时也多少消除了一些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在保存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的同时也保存了若干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使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公共力量无论在利益还是在意识上始终存在着某种矛盾,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尽管如此,在民主与法制所激发出来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的条件下,当主体与客体生产力社会化进一步增强之时,人类就能够不断地修正民主与法制,从而使人类有能力更加精确地认识到自我生存的因素与“自我消灭的因素”之间的差别,更加有效率地保护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更加彻底地消除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于是,人类就可以通过民主与法制从非社会生产力的矿藏中发掘、提炼出越来越纯粹的社会性生产力;从非社会的意识中解析出越来越纯粹的社会意识。

  • 5)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以建立人的社会本质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

用民主与法制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完成人的本质社会化,即把经济人改造成为具有“人类能力”的“社会的人”。根据人的一元三次劳动本质的规定性,人的本质社会化包括三个互相关联的基本内容,即活动的社会化、享受的社会化以及意识的社会化。通过民主与法制消除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的每一步进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类的内耗,将其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投入到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发展的过程之中,以促进生产力社会化发展。一旦人工智能自动机生产力得到普及,社会生产力得以建立,人类社会将会发生质的变化。首先人工智能自动机生产力将把人类从体力劳动和重复性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扬弃劳动这个概念”,随之将使马克思的按需分配,按计划生产和消费的共产主义设想逐步实现。在建立社会生产力实现按需分配的过程中必定会逐渐地改造经济人的行为动机,使其上升为“社会的人”追求“自我实现”的行为动机。虽然经济人的活动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当完成了的社会生产力发挥出高度的创造性、高度的协调性、高度的道德性之时,其所创造的利益就远远超越非社会性生产力所创造的利益。而个人只有放弃经济人的狭隘眼界上升成为“社会的人”之时,才能够在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社会生产力所带来的最大成果是人类意识的形成。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必将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上扩展人的智慧,建立人的社会感觉,而以人类的社会感为基础所进行的民主活动就能够以他们每个个人的正直、直率的性格,运用其深刻而毫无偏见的感性与理性能力打通社会的感性认识与社会的理性认识之间的障碍,克服“感觉和精神之间的抽象的敌对”,建立起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于是,社会意识就诞生了。

按照历史唯物论的原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意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个原则只是在劳动实体的异化发展阶段上,人的社会意识丧失之后才是真理。的确,在人类发展的“史前时期”,人民主要用其物质力量来创造历史,精神力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不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尚未建立起来之时,并不能够实现有意识地创造历史这一人类的理想。然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从其“史前期”向完成期、个人主体从“非社会的”经济人向“社会的人”发展的黎明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意识之光将冉冉升起,渐渐地照射进人类生活的一切角落,支配人类的生活,使人类社会发展成为由社会意识控制的理性王国。但是,作为出发点的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的人是具有个人意识的“经济人”,他们尚不具备现成的社会意识来指导人类的活动。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吸收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在建立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精神革命来改变人民用物质力量创造历史的旧时代,开创人民用精神力量创造历史的新时代。因此,建立社会意识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使精神革命成为一种恒常状态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的最低目标是建立一个健康、高效率、高道德的市场经济,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完成生产力社会化过程,建成社会生产力来彻底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消亡市场经济,建立能够在人类社会整体上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共产主义“自由人联合体”。但是,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根本不同。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用矛盾融合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并列着的公有制与私有制融合成为社会所有制,使对立着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道德融合成为共产主义道德,使矛盾着的公共意识与个人意识、社会感觉与社会思维融合而成为社会意识,使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融合而建立产品经济。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新模式用矛盾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以完善了的人的社会性为基础,通过民主与法治的建设,建立起具有实质性的公平和正义的政治思想与法律制度,彻底地消除经济基础中人类“自我消灭的因素”,确保人类自我生存的因素占有绝对支配地位,高效率地促进劳动的能动性方面的发展,直至彻底地铲除产生善恶对立的社会经济基础,引导人们自觉地改恶从善,最终使政治法律制度的强制手段失去意义。

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建立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分散的、如汪洋大海般的、受个人意识支配的一元三次个人劳动实体就通过联合扬弃了其纯粹的个人性,而上升为社会性,从而把个人性生产力的多元的独创性依照互补的分工协作原则统一于社会存在的目标之上,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集结为一个由社会意识、社会活动、社会享受构成的、能够在人类社会层次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元三次人类社会劳动实体。这种社会劳动实体就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

“自由人联合体”在人类劳动实体中通过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两个环节实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第一个环节是,在主观上“自由人联合体”依靠人的社会感觉通过健全的民主程序,能够随时打通人类劳动实体的“感觉和精神之间的抽象的敌对”,将个人的感性经验与合理性的意见汇集于上层建筑的决策机构,通过充分的商讨得出新的理论认识、提出新的方针政策去修正作为客观社会意识的政治法律思想和规章制度,从而形成一个把社会感觉与社会理性统一的社会意识的精神系统, 使人的“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于是,人类就具备了用社会意识对人类自身以及对象世界进行具有高度精确性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能力,在社会层次上实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

第二个环节是,在实践上“自由人联合体”能够运用社会意识去支配由“社会的人”构成的社会生产力主体,运用人类之手去操控社会生产力客体,按照人类社会存在的要求与自然发生物质交换关系,在实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将这两个环节结合起来就能够建立马克思所主张的立足于“人类社会”的“主观”“能动的方面”,形成了强大的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使人类社会劳动实体具有了高度的能动性。而这种由完善了的社会意识控制的人类劳动实体就具有了“人类能力”。作为“人类能力”的“社会生产力”虽然也具有一元三次劳动实体的结构,但是其供求函数接近于1,其体力劳动的支出接近于0,而其技术函数则远远高于供求函数与肉体能量的生理支出。因此,所谓的“人类能力”的构成成分主要就是“社会的人”主体所掌握的的精神生产力。当人类建立起“社会生产力”之后,按需分配就使谋生劳动终止了,代之而起的是科学技术、艺术等最能够表现人类的创造性本质的精神劳动。因此,从人本主义理解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把一切人类社会内部事物以及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关系的外部事物都交给社会意识去安排、组织和管理的理性王国。在那里,以“人类能力”发展为目的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929 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501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0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 520 页。?

[3]参见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 上卷——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白 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 页。年版,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2 页。)

[5] 梁生毅著《社会主义模式新论》,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第4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94 页。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499 页。

[8]参阅梁生毅著《社会主义模式新论》,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第三章,第92-113页

[9]参阅梁生毅著《社会主义模式新论》,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第四章,第四节,第158-170页

[10]摩尔根语,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198 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