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三大博物馆的毕加索:玫瑰时期

(2010-08-11 16:52:16) 下一个



02-IMG_7281_1_1a1.jpg


1904年,毕加索第四次来到了巴黎,住在蒙马特高地一座被称为“洗衣船”的木板楼里。在他之前,这里就有众多的画家,文学家和音乐家居住过。其中有三十几位后来成名,并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马蒂斯,雅各布等。至于无名的艺术家就更多了。毕加索在这里住了六年,度过了蓝色时期最困难的岁月。在这里,他认识了他的第一位正式情人费尔南多,享受了玫瑰时期最甜蜜的时光。也是在这里,毕加索开立体派之先河,奠定了他在现代艺术史上领军人的地位,完成了从默默无闻的穷画家到艺术大师的转化。
 
费尔南多是一位金发碧眼,美丽的法国姑娘,在毕加索最困难的时刻走进了他的生活。她母性十足,把毕加索像个孩子那样小心呵护,精心照料,并把他从一个厮混于妓女丛中的浮华少年改变成一个成熟的男人,从而也改变了他的画风。毕加索的画布上开始出现鲜亮的玫瑰色,蓝色虽然还没有消失,但已不再占主导地位,开始了他的玫瑰时期。这一时期,马戏团演员和小丑是他描绘的一个重要题材,这一题材在他后来的创作中也反复地出现过。马戏团演员以其高难动作体现着勇敢,敏捷和矫健,与毕加索同样喜爱的斗牛士,芭蕾舞演员所体现的动态的,充满活力的形象都是他喜爱的描绘对象,激励着他的创作。另一方面,这个群体通常被视为社会的边缘人。他们贫穷却相对独立,漂泊不定没有根基。这种生活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毕加索这类艺术家的波西米亚生活方式。毕加索很容易在哈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事实上,他有时也会把自己描绘成其中的一员。

《马戏团演员》 (The Actor, 1905  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01-IMG_3520_1_1a2.jpg picture by qqqny

这是毕加索一系列马戏团题材作品的先声,也是玫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这位演员清瘦纤细,转身扭头做出奇怪的手势。他一身红衣,只在袖口和下摆镶着蓝色的花边,腰系蓝色的腰带,脚蹬蓝色的靴鞋。蓝色尚未褪尽,红色已居主导。今年一月间,一位在大都会博物馆学习的女士在经过二楼展厅这幅画前时不慎跌倒,抓破了此画的右下角。消息传出曾一度引起轰动。因为此画的市场估价达1.4亿美元。这要是赔起来可怎么得了。后来馆方表示因损坏的只是角落的局部,可以修复。这次重新展出时已看不出任何损伤的痕迹。
 

《马戏团演员之家》 (Family of Saltimbanques,1905  现藏国家美术馆)
03-IMG_7290_1_1a1.jpg

在这幅画中,一组马戏团演员,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或坐或站在荒芜的原野之中。毕加索把他们精心地组织在一起取得了一种均衡的构图效果,但他也有意使画中的人物之间缺乏向心的凝聚力,似乎各不相干,心理上相互隔离。仿佛随时可能会解体,漂移而去。此画被认为是连接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的一座桥梁。它仍然没有完全脱离蓝色时期的冷调,画面的气氛虽不那么凝重,凄凉,但仍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马戏团演员侧像》(Saltimbanques in Profile,1905 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04-IMG_3517_1a1.jpg


《在狡兔酒吧》  (At the Lap Angil, 1905 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05-IMG_3511_1_1a1.jpg


《小丑的家庭》  (Harliquin Family,  1905)
07-HarlequinFamily1905.jpg

这幅画很独特。它依然以蓝调为主,但却没有蓝色时期的凄凉和凝重。玫瑰色调仅仅是一种疏落的点缀,而整个画面却弥漫着亲情的温馨,营造出与马戏团系列其他作品迥然不同的氛围。


《杂技演员和年轻小丑》 ( Acrobat and Yong Harlequin, 1905 )

06-acrobat-young-harlequin.jpg


《拿烟斗的男孩》(Boy with a Pipe,1905  私人收藏)
08-2.jpg

这是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此画2004年在伦敦拍卖时创下1.04亿美元的天价,也让毕加索重登作品最昂贵画家的宝座。此画现为私人收藏。身着蓝衣的少年左手拿着烟斗坐在凳子上,画面的背景是大片的玫瑰色调,墙面上画着鲜艳的花朵。蓝色没有消逝,但已不是冰冷的普蓝,而是一种柔和的,梦幻般的,近似钴蓝的色调。鲜亮温暖的玫瑰色调主控了整个画面。这幅作品,被评论家誉为 “具有达芬奇《莫娜丽莎》似的神秘,梵高《加歇医生》似的忧郁的唯美之作“。


 《加歇医生》 (梵高,1890)
09--.jpg


《两个年轻人》  (Two Youths, 1906  现藏国家美术馆)
10-IMG_0069_1_1a1.jpg

1906年的夏天,毕加索和费尔南多来到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脉的一个偏僻的小镇Gosol度假。这是他1904年定居巴黎后首次返回西班牙。在这里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健康,自信的少年人为描绘对象的作品。《两个年轻人》便是其中的一幅。


兰调已经褪去,马戏团系列流露的那种漂泊之感及那种淡淡的哀伤也已经过去。 

 
 《牵马的男孩》  (Boy Leading a Horse,  1906  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11-IMG_4388_1_1a2.jpg

此画的主角与《两个年轻人》中的形象十分类似,他正牵着一匹马去饮水,角色似乎更为活跃而负有责任。这一相对更为成熟的少年形象常被认为是画家自己的一种象征。反映出毕加索对当时获得了某种程度上事业及经济上的独立与自由的喜悦之情。

 
《梳妆》1 (Le Coiffure-Hair Dressing, 1906  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12-IMG_3275_1_1a2.jpg

13-IMG_3509_1_1a1.jpg

这是一组表现浴室中梳妆的画作。德加应该说是这一题材的鼻祖,他的一组《裸体的浴者》最为著名。雷诺阿也曾画了相当数量同一题材的作品。这一题材的画作通常都或多或少,或明或隐地挟带某种情色因素。而毕加索的这幅《梳妆》却反其道而行之,屏弃一切情色,将之处理成类似神圣家庭宗教画,例如罗浮宫所藏达芬奇所作的《圣母圣子及圣安妮》那种严肃而又温馨的风格。这对以情色大师闻名于世的毕加索来说倒是很不寻常。


 《圣女圣子及圣安妮》
14-VieginandSaintAnne.jpg


《梳妆》2  ( 1906 )
14-201062814634-.jpg


这幅《梳妆》是毕加索和费尔南多在Gosol度假时所作。画中裸体的费尔南多对着侍女捧着的镜子梳理着头发。侍女一身蓝衣,这蓝色非但没有任何冰冷压抑之感,反而通过与费尔南多粉红色调身体的强烈对比,更衬托出费尔南多的青春靓丽和丰腴强健,体现了毕加索对自己心目中爱的女神的由衷赞美。


 《后宫》 (The Harem,1906  现藏克里夫兰美术馆)
15-TheHarem.jpg


《马戏演员一家和猴子》
16-.jpg

进入玫瑰时期后,毕加索的画作引起了更大的关注。斯坦因兄妹以惊人的速度收购他的作品。在他们的追捧下,巴黎的各国画商频频拜访毕加索并购买他的作品。”洗衣船“变得门庭若市。毕加索开始初尝成功的喜悦。


 
(照片带阴影者为本人在三大博物馆所拍,其余的转自网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