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读者厚爱和提问,此文应《被老美忽视的一项与长寿相关的运动》读者要求,从我做为学生的角度,在Deepseek的帮助下,整理出来的姥姥系统穴位按摩操。
写在前面
姥姥(儿子的口气)今年86岁,从56岁开始跟着电视里的养生节目找穴位。这一按就是三十年。她平时散步不是掐掐这儿就是揉揉那儿。我们儿女们都习以为常毫不在意了。现在才明白,姥姥早起一个[
阅读全文]

今年,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健康减肥20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不仅增加了有氧和无氧训练,还从各类科学家的Podcast汲取知识,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运动组合:1)有氧运动如跑步打Pickleball,提高心肺功能,燃烧脂肪;2)无氧训练如举重,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3)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增强骨质密度,优化体能4)定期尝试新运动,如和儿子打打拳,刺激大脑[
阅读全文]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80多岁的老人家,刮风下雨,都不忘画画,这是什么神仙自律?真是硬核玩家-齐白石!死磕画虾几十年,从临摹到形似到神似,终于在似溪水的画布上游出神态各异的活虾来。在《南瓜图》中,他写道:昨天风大没画成,今儿补上。不教一日闲过!每日坚持做画,硬核!再看他的《钟魁搔背图》草稿,密密麻麻都是修改意见,细致入微!对比成品,干净利[
阅读全文]

我请DeepSeek把我的论点描述得诙谐幽默些,还算OK。自己再改一改,如下:哎呀,OpenAI这小伙子,一开始可是个心怀天下、立志为人类谋福祉的“非盈利小天使”,结果呢?走着走着,就变成了“赚钱小能手”,眼光也变得越来越“显微镜级别”,真是让我忍不住摇头叹气。这可不就是战略上的“大翻车”嘛!就在这时,Deepseek横空出世,像一位不忘初心[
阅读全文]

当时我一眼看中这块儿蜗居。卖房子的老太太很慈祥,她欢喜我们新婚,留给我们一把古董雕花木椅,还泪眼汪汪地说这儿是她人生的起点,是她一辈子的家………那时的这儿,便成了我们人生的起点……组建家庭、养育后代、开启事业、辗转中美、搬迁五次…..二十余载弹指一挥,如今的这儿,是二个犬子开启他们职业生涯的起点,也是我们再次创业的[
阅读全文]

纽约时报作者GretchenReynolds在"itbettertoexerciseinthemorningorafternoon?"文章里引经据典介绍了早起运动和晚上运动给人们身体带来的好处。一通复杂白鼠试验和人类对比,基本结论是: 早上运动有助于减肥 晚上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最后,DrChow一句话很经典:"最佳运动时间就是你能抽出时间来运动"。折腾了半天,还是回到妈妈那句老话:"管住嘴,迈开腿,得空多[
阅读全文]

周日了。放松一下,去拍个照吧!早上6:30,我到后院里检查天空。如果有云朵,我就不吃早饭先去Shoreline拍日出。自从一年半前学习摄影后,Shoreline湖边成为我们的固定练习场了。酱黑蓝的天空上什么也没有,我们圈儿的人称之为光板天,没啥可拍的。于是,我进屋做早餐和晨练,等待天光大亮时,太阳暖洋洋照着湖边,我去湖边寻着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去找漂亮的鸟儿拍。
[
阅读全文]

“今儿怎么看着怪怪的,好像缺了些什么?”我对着镜子仔细瞧,自言自语。扭着脖子左转右转的检查,终于发现了,紧紧贴着我的右耳朵上的钻石耳环不见了。它们默默无闻地贴着我十五年之久,和我耳朵完全融为一体。我丝毫没有感受到它们的存在,甚至在辗转反侧的不眠之夜。
这对钻石耳环是N多年前,我们海归回北京,一家人在春节假期去南非旅游时特意到当[
阅读全文]

两个儿子开车往南加去了。网课,虽然在家也可以上,却挡不住他们回学校的热情。他们口口声声道学校才有学习氛围。临行前,我们一家四口展望了各自在2022年制定的目标,并运用SMART原则将目标细分量化。我们提醒再次见面时相互督促检查。中午时分,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上飘着一团一团如棉絮般的洁白云朵,轻飘飘的软绵绵的在那儿挂在。两个儿子心情大好。疫情盛[
阅读全文]

2021年,又一年的居家避疫。这一年,老公在中国不能回来。两个儿子上半年在家上大学网课,下半年终于回到各自学校。在这令人无奈的一年,我很庆幸,自己在摄影爱好上继续精进,给天各一方的无趣岁月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欢喜。
为了捕捉清晨那一缕晨光,摄友们凌晨爬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一片漆黑里,开车上路行驶在空无一人的高速公路上,在披荆斩棘的树林草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