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张40年的彩色照片

(2016-12-11 10:05:36) 下一个

这张1977年初的照片令我感触良多,图中是我瑞士的姨妈和德国的表哥夫妇与我姐弟三人。表哥表嫂新婚回广州探我们,这是他们第一次回广州到现在也是唯一的一次,那是难忙的时刻,七十年代大陆赤贫、封闭,海外华侨大都不愿或不敢回来。这次姨丈姨妈和表哥夫妇回来给我们带来了十分丰盛的东西,有瑞士手表、凤凰单车、衣车、风扇,大量的衣服、布匹等等生活用品,还有瑞士糖果和曲奇饼,很多东西国内都没见过,我们家里那些天就象中彩票一样兴奋,比周边的邻居和同学幸福太多了。通过那次短暂几天的表哥表嫂接触交流,我震撼于我们和当时先进国家的差距,记得当时问表嫂在西德月工资多少?她说她们是按小时算的,那时我妈月工资是68元,当时在广州应属中上收入了,表嫂的时薪按当时西德马克汇率换算人民币她5天半的收入就等于我妈的年收入,因为数字差距实在太大都惊呆了,5天半等于一年印象特别深刻,难怪在华侨大夏一顿30元满桌好菜我们喊贵,他们说便宜。表嫂说在德国常被洋人问她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她说是中国人时他们都感到惊讶,那年代在德国的中国人希奇吧。表哥则很豪爽大方,逐一问我们兄弟姐妹喜欢什么东西下次回来一定带到。得人因果千年记,四十年一直感激他们对我们穷亲戚困难时期的关照。2014年我去了德国怀感恩之情专门拜访表哥表嫂,几十年无联系,我把照片拿给他们看,表哥看着照片良久,对表嫂说原来我年轻时是这么英俊。令人感慨,世事变幻无常。曾经辉煌过的表哥表嫂,从八十年代末期佣有十间餐馆,住大别墅开跑车到早几年破产边缘,由于扩张过度理财不当现在回归租房打工。我们聊到理财时,我问八十年代中期赚大钱时为何不在香港买层楼,你们是香港来的啊,他们说读书少不懂理财,都没想过,对啊,要是香港有套房也不致于现在这样。好在他们俩心态都好,本来就一无所有,他俩十几岁从香港到德国闯天涯,现在起码有一个令他们非常骄傲的女儿——出色的神经外科医生兼考核滑雪教练牌照的考官。他们的故事足够写本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