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柏林印象

(2016-10-11 13:26:32) 下一个

    秋日里, 孩子上学, 通常不远游的。 今年情况变了, 大宝开始大学, 小宝还在小学3年级, 不上也罢, 校方又没有 minimal attendance requirement, 所以数月前选好十月初在柏林的会议。 短短6天, 倒时差还是件很痛苦的事。 

 

    这只是第二次去欧洲, 聊点印象。 因为耳闻欧洲的难民危机和恐怖袭击, 又逢美国大选的好戏, 不由自主, 印象都和这些事连上了。 结尾的插曲不是很明显, 猜猜看。  

 

    在柏林, 当然要去柏林墙。 沉重的历史, 没有时间, 只能走马观花。 除了柏林墙, 还有详细的资料介绍希特勒和他的第三帝国。 小宝曾拒绝同往, 因为他知道那是纳粹的故乡。 因为他读过这本 “Surviving Hitler: A Boy In The Nazi Death Camps”, 还因为他选择了 Jesse Owens 作为他的作业 hero project, 那个在柏林奥运会, 在希特勒眼前赢得四枚金牌的传奇。 当他发现展览里 Jesse Owens 的照片, 所有的抵触就烟消云散了。 因为有旅游团的领队在照片前向团员娓娓道来那段本不该有的历史, 小宝不能立刻和偶像的照片合影。 我们只好看完全部展览, 再折回到 Jesse Owens 那里满足了他的心愿。 自然我的感悟和小宝不同。 纳粹的宣传机器和我们年轻时经历的洗脑如此类似, 也看到了当下美国主流媒体的影子。 我在深蓝州, 在州立大学, 又被抓差在本学院的 Equity Committee。 深深体会到 political correctness 和 diversity 的荒唐。 荒唐, 又不容质疑。 希望这样的趋势能在大选后止住。    

 

    当然也去了勃兰登堡门, 两次。 第一次, 人山人海。 赶上东西德统一纪念日。 自然有 security check, 不过很友好, 松弛。 领导还有过犹豫, 原因很显然, 邻国的国庆纪念日仿佛在昨日。 里面最多的是卖酒的, 而且只卖酒。 问了十个亭子, 才有一个卖软饮料。 

 

    第二次, 勃兰登堡门前, 巧遇俊男美女大提琴师在演奏经典。 大提琴的悠扬, 伴着绚丽的夕阳, 在广场回荡。 这样美妙的时刻, 该是每个人都渴望欣赏, 愿意呵护的。 可惜现实不懂风情, 总是把美和丑同时给你。 美妙的琴声引来两个十几岁的少年, 一男一女。 他倆没有停在观众圈, 而是径直走到地上收钱的琴盒前。 倆人绕着琴盒嘀咕着什么。 琴师的脸上露出困惑, 也许不懂两个孩子的语言, 也许不懂他们为何对琴盒感兴趣。 可美妙的琴声仍旧飞扬。 男孩先离开。 几秒钟后,女孩从容地弯下腰, 从琴盒里拾起一片纸样的东西, 再从容地离开。 两位琴师交换着一脸的惊愕, 可美妙的琴声仍旧飞扬。 我真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 一曲终了, 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 “Bravo”, 虽然两位琴师自己定不会满意这一曲。 很多观众, 包括我家的小宝, 都走到琴盒前, 留下深深的感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颤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萨兰乌2' 的评论 : 谢谢更正! 我以讹传讹了。改了过来。 柏林, 还是美好的记忆多些。
萨兰乌2 回复 悄悄话 柏林的叫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