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朱德外孙刘建在《朱德: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普通爷爷》中告诉:“黄洋界上炮声隆”的炮声只是一发迫击炮弹的爆炸声,这个故事的文字是:
上世纪60年代,刘建还是北京实验二小的一名小学生。因为爷爷朱德从来不讲自己在革命斗争中的丰功伟绩,就算偶尔提及,年幼的刘建也并不能完全听懂,所以,和同学们一样,有关爷爷在战争年代的事,刘建都是从课本上读到的。
当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课学的是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了黄洋界保卫战的情景: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大家读到“黄洋界上炮声隆”时,一位同学举手提问:“老师,我听父亲讲,井冈山时期红军的条件非常艰苦,物质供应和武器装备都很差,子弹平均每人才有几发,怎么会有炮弹呢?”
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因为那个年代、那些战役他也没有经历过。于是,老师说:“刘建,当年你爷爷在井冈山打过仗,回去问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那时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啊,我就赶紧回家向爷爷报告。”刘建说。
当听刘建问到这个问题时,朱德很高兴,立刻对他说:“你回去跟老师约一下,让他星期日到家里来,我给他讲一讲。”
于是这周末,朱德的家中来了实验二小的四位老师,有教刘建语文的吴老师,有两位高年级的老师,还有教导处主任。大家坐下听朱德讲井冈山上这门大炮的来历,年仅10岁的刘建也在一旁认真地听了起来。
其实,这门大炮是红军攻打许克祥部队时缴获的。“当时许克祥的部队里装备的是德式迫击炮。”刘建说:“爷爷讲,打败许克祥后,红军大部队乘胜下山,往瑞金方向扩大革命根据地,山上只有人数很少的留守部队,敌军趁此时又向井冈山进行围剿。”
那时的井冈山没有现在交通便利的盘山路,要想爬上陡峭的山峰,只有从湖南炎陵到井冈山的一条小路可走,红军就在敌军围剿的这条必经之路上设了很多路障。但是,路障毕竟不能将敌军部队全部挡住,留守的红军战士们有些着急。
当围剿的敌军离红军只有两三千米远时,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缴获的迫击炮中,有一门因故障,被留在了山上修理。排除故障后,指挥员发现围剿的敌军指挥所距离不远,就要求迫击炮射击。”
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第一发是个哑弹,根本没发出去;第二发炮弹送入炮膛内也没有击发,战士们将炮弹倒出来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没有拧引信;只剩下最后一枚,大家都很谨慎,拧好了引信,对着敌军指挥所瞄准后开炮。
“轰隆”一声,炮弹不偏不倚,准确击中了敌军的指挥所。敌军并没有想到山上留守的红军还有一门炮,指挥所被炸后,敌军只得慌忙撤退了。
附:《朱德: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普通爷爷》在 http://dzb.rmzxb.com/detail.aspx?id=39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