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 4月 11日
这是外部链接,浏览器将打开另一个窗口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自2012年11月执政以来,通过高调反腐、整顿党纪、管控媒体和互联网、大幅改革军队、全面领导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导小组等措施,被不少人认为是继邓小平以来中国最强势的领导人。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前英国外交官凯瑞-布朗(Kerry Brown)即将发行的新书将习近平称作“中国的CEO”,他认为虽然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在内政和外交上都显示出强势,但也蕴藏着危机。
布朗教授结合其新书 “CEO, China: The Rise of Xi Jinping” (《中国CEO:习近平的崛起》)接受BBC中文网的专访,重点谈到了习近平的政治性格和他所想谋划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成功的企业,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也提到这一概念,(《党:中共统治者的神秘世界》一书作者)。中共不是一般的政党,现在致力于创造财富,这似乎与创建之初的革命、反剥削的宗旨相背。如今,这就好像是一个公司,而总书记习近平就好像是CEO。
亲力亲为是在宣传和传递出的形象和信息层面上。至于政策层面,是他的助手在做,他好像对具体的政策,比如经济政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他对党、对党的未来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他热衷于此,而不是具体的政策。
即便有政策,政策的执行也不太清楚。习近平的领导看上去比较抽象,没有太多的细节。这就反映出习近平的为人,他在大的理念和传递出的信息方面,有很多掌控,但不太谈具体政策的细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比以前要小,七人而不是九人,习近平把他置于其他人之前,无所不在,尤其在宣传上,这样给人的印象就是他才是决策者。
但我们也不能很确定,现在是一个微妙的时刻。党中央想表示团结,习近平能把这个信息简单化,这是策略。那么,他是否有远见,知道把社会带到哪个方向呢?我看不一定,除了他说要使中国更富裕和强大之外。至于经济该怎么发展、市场和非市场手段的运用等,都很模糊。
我想,这是他的个性。中共领导人都是个谜,他们很遥远,并不是生活在正常环境下。习近平展现出亲民一面,比如去包子铺等,这些宣传让人们觉得他脚踏实地。
但他也是从党的这个体系中出这来的,这是个封闭的体系,他一直身居高位,也因此距离遥远,他并不一定能体会到现实的情况。
问题是,谁会接近他、谁给他建议、他听谁的?我在书中也提到,陈希(中组部副部长)、刘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沪宁(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这些人似乎有些渠道,但谁对习有真正的影响,很难说。
首先,习领导的反腐运动历时长。以前也有反腐运动,但持续时间没有这么长。至于习近平此举是清除异己、还是保卫党的基本思想,现在还不清楚。
如果说,习身边有一帮人,那他们共通的理念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什么“习近平主义”,所以还是基于党的决策。反腐是习的标志性措施,恢复党的伦理道德当然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结束?是否会对党员造成负担?民众当然支持反腐,因为他们讨厌贪官,但最担心的还是生活水平、生活的成本,工资、住房等,他们会以此来判断这届政府的作为。习近平可以继续反腐,但工资增长停滞、物价水平上升、增速放缓,如果这些方面出现问题,人们会不那么关注反腐。
对异见者的镇压一直都有,这种压力从未减轻过。现在是影响面更广,比如维权律师、公民社会、乃至对外国人,都受到更大的压力。这很奇怪,为什么中国在强调法治的的同时,这些人会受到压制。我想,这是因为党知道,人民的忠诚度很浅,因此很紧张,阻止批评的声音。
这显示出党的脆弱,而不是强大,因为这种压制政策说明党过于敏感,毕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高兴。所以,在中共表面的自信下,其实显示出紧张和担忧。
他的目标是领导一个更富有和强大的中国,他正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政治上也是很重要的国家。他上任三年,出访了40多个国家,这符合他希望被认为是强有力领导人的想法。
中国希望得到这样的认同,而他是帮助中国获得这样认可的领导人。他也许还想在统一两岸上有所作为,当然由于台湾的民主和美国的介入,他难有作为;对香港,他表现强硬,在对香港和南海争端上,政策强硬。所以,他希望中国自信、强势、维护主权、政策自主。
这样带来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民众体会到一个更富有强大的中国,习就想让民众感到自信,支持共产党。习要让人们知道,如果你不支持我们,强国梦就实现不了。
这种考虑不对,毕竟,中国和世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中共领导人不认为民主能帮助他们应对目前的挑战。
这是一个出于实用主义的抽象表述,对习近平来说,最核心的集体就是城市中产阶级,这群人对中国的未来很重要,习必须要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如果他们不能成为利益攸关者、不能成为发展的驱动力,中国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习要得到城市中产阶级的支持。这群人比较苛刻,他们要有经济增长、期待更好的环境,目前他们还没有得到。
(采写:高毅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