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并转载一些他人写得比较好的文章
正文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2017-02-27 17:13:14) 下一个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新闻传播学研 2017-02-27 21:07

 

政治正确与政治不正确的关系--------“维齐非齐”

 

请问你能够把一个面包,绝对平均的分给5个人吗?
并且每个人所得到的面包,不准有一个原子的差别。

 

请问你能够把一个面包,绝对平均的分给5个人吗?
并且每个人所得到的面包,绝对相等,误差为0。

 

 

作者 | 张旭

本文由 新闻传播学研 原创出品 转载请授权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震惊!颁奖乌龙这么大热点,学研君却不打算追,竟是为了这个......”

2017年1月24日,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名单在美国洛杉矶揭晓。《爱乐之城》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等14项大奖提名,追平《泰坦尼克号》和《彗星美人》的纪录,成为今年奥斯卡提名的大赢家。本届奥斯卡获最佳影片提名的有9部影片,黑人题材的《月光男孩》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8项提名。

在过去两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绝大部分的提名奖项的获得者都是白人,这一现象引起了评论界的诸多批评指责,后来在社交媒体上还出现了“奥太白”(Oscar so white)这样的讨论话题。而在今年充满混乱的美国总统大选季之后,奥斯卡奖委员会似乎决定毫不犹豫地拥抱了政治正确。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本次奥斯卡评委会不仅创纪录地让6名黑人演员获提名,还让《月光男孩》《藩篱》等表现黑人的影片入围最佳影片,而5部获得提名的纪录片中,就有4部来自黑人电影人。此外,奥斯卡奖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共有九部电影获得提名,其中《月光男孩》、《隐藏人物》、《藩篱》、《雄狮》等4部电影,均是由少数族裔电影人操刀或是讲述少数族裔的故事。

奥斯卡一向被称作“披着娱乐外衣的政治机器”,《月光男孩》的获奖毫不意外,因为很多演员的确目前对川普闭关锁国、打击来外移民和难民的做法很不满,自然会希望通过一部少数族裔为主角、充满人性的作品去展示美国的“民主与包容”。

《月光男孩》恰好讲述了敏感又让人心碎的男孩儿成年故事,男主角同时身为黑人和同性恋,正是好莱坞一向希望支持的“弱势人群”。这份获奖名单再一次证明了奥斯卡的政治正确。

 

? “非黑即白”的奥斯卡多样性还远远不够

 

在连续两年的“奥斯卡太白了”的批评声中,今年奥斯卡终于凭着多项对黑人演职员的提名避免了再一次的口诛笔伐。然而,不再“太白”的奥斯卡就意味着奥斯卡和好莱坞符合了“多样性”这一政治正确吗?

《经济学人》杂志在一项调查中指出,族群之间的不平等是影视行业的常态。2000年以来,黑人拿到了10%的奥斯卡提名,而美国黑人的人口比例是12%。但是其他的少数族裔的境况就没那么好了。占美国人口16%的拉美裔得到了3%的提名,亚裔只拿到了1%。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不仅仅是种族问题,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则指出奥斯卡“太年轻了”。这项研究针对过去几年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25部电影进行了分析,发现仅有两位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主角——而且这两个角色都由迈克尔·基顿出演(《鸟人》和《聚焦》)。在这25部提名影片中“仅有22.3%的老年角色为女性,10.1%的老年角色是少数族裔,并且没有一个是西班牙裔”。研究报告中还称,得到刻画的老年女性角色仅有4个是有色人种,而且全部是黑人。老年西班牙裔、亚裔或是原住民女性完全不见踪影,而LGBT中的老年人也消失了。总而言之,在电影角色的食物链中,年轻人高于老年人,老年男性高于老年女性,老年白人又高于老年其他族裔。

 

? “政治正确”与“政治不正确”的前世今生

 

这里提到的“政治正确”,与我们熟知的不犯“政治错误”不同,前者的指向不在于特定的政治或经济制度,而在于避免对社会上弱势或少数群体的冒犯。在语言上,“政治正确”督促社会拒绝对弱势或少数群体的偏见性议论与受害者指控,用词上也尽量避免历史上的歧视性称谓,避免以强势或支流群体代表全部群体的倾向;在政策上,“政治正确”主张对弱势或少数群体实行历史性补偿政策。

自1960年代的美国平权运动以来,“政治正确”由一种价值主张逐渐融入社会政策。许多政客、大学校长、脱口秀明星、节目主持人因为一不小心发表了对少数族裔、弱势群体的歧视性语言,被迫下台、辞职或道歉。

 

最记忆犹新的例子,就是哈佛前校长summers栽过的跟头。 summers 曾在一次午餐会上提出:女性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比较少,可能是因为男女在“内在智能”上的不同。此言一出群起激愤。哈佛大学女教师委员会写信给他说:“你的行为让哈佛大学蒙羞”。一些校友则宣称,如果summers 不公开道歉,他们将停止给哈佛的捐款。事后虽然summers 一再道歉,最后也不得不因为此事而辞职。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然而时至今日,反感“政治正确”的声音逐渐抬头,有些人甚至公开宣布“政治不正确才是最大的正确”。

 

“政治正确”这个词本身其实是反“政治正确”者在1990年代为主张反歧视者贴的标签,因为前者认为后者将多元复杂的社会简单视作“压迫者-被压迫者”的二元对立关系,片面强调“被压迫者”的权利,容易导致逆向歧视,从而忽视了社会整体的发展需求。

 

前者还认为,“政治正确”者对平等的过度追求,也有可能鼓励通过权力来消除一切不平等的做法,从而将民主社会推向威权。

 

从实然角度来看,“政治正确”所试图保护的群体仍处于广泛的结构性不平等之中,“政治正确”正是要在社会完全达成结构性的平等转变之前,即先行将反歧视原则确立为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化自律为他律。而反对政治正确的理由则都是针对政治正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践的问题应在实践中解决,其利处是无法否认的。

? 比奥斯卡结果正义更难的是电影业的程序正义

 

这一届奥斯卡尽管避免了“奥太白”的称号,却又有陷入“奥太壮”的危险,可是奥斯卡应该背负如此之多的要求吗?或者说,是“中老年白人男性基督徒”的趣味导致了好莱坞对弱势群体的不友好吗?其实恰恰相反。重点不在奥斯卡,而在电影产业。

 

并不是奥斯卡不把票投给少数族裔,投给老年人,女性,而是在电影工业中,他们所占的比例本来就少之又少。奥斯卡投票上要求关注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无可厚非,但造成弱势群体集体失声这一结果的原因才更是需要关注的,不铲除根源仅仅要求奥斯卡投票时的结果政治正确,无异于是转移视线掩盖矛盾。认为奥斯卡趣味主导了好莱坞的,不仅是高估了奥斯卡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也给两个相对独立的事物强加了因果关系。

而为了应对公众对于自己的责难,美国电影学会选择了改革。《洛杉矶时报》此前的一份调查显示,学院会员有6000多人,其中94%是白人,77%是男性,且为终身制。为了避免奥斯卡缺乏多样性的责难,主席艾萨克斯推行了一项改革,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打破投票权终身制,引入淘汰机制。但是这一政策的出台,也迅速引来了质疑。

 

    学院成员的编剧史蒂芬·盖勒在给艾萨克斯的公开信中表示,“缺乏多样性是电影行业目前的现状,但没有任何理由要因此去惩罚电影学院的会员,会员的投票跟电影公司决定拍哪部电影毫无关系,所以这些会员也不应该因电影公司的选择而受到惩罚。”

 

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弱势群体的上升渠道和话语权问题,认为“避讳”就可以解决问题,则有可能在社会上出现反弹,近年来“受够了政治正确”声势渐响就是民众对僵化的政治正确产生的不满。

 

正如缺乏程序正义的所谓结果正义,也不会是真正为人们所接受的正义。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 奥斯卡的第三条道路——不政治正确

 

奥斯卡作为一个美国的电影奖,本身评价标准如何并不具备强制性,而政治正确作为社会隐性规范,也并不是强制性的,那么两种非强制性的叠加是否造就了一个更好的好莱坞?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平权运动之后,少数族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黑人在电影行业的地位和形象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女性和老人的缺席也正在得到关注。

 

政治正确”招致批评的原因并不是它所期许的理想,而是它作为一条禁令强迫人违逆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么或许在“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不政治正确”:承认我们所处社会中存在的冲突,并抵抗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对这个困境的自我逃避式的解决方式。我们直面冲突,因为它既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可能性。

 

在好莱坞,冲突并不是弱势群体获奖少,那是冲突的结果而不是冲突的原因。冲突实际上是弱势群体在现有的电影格局下受到的种种歧视性原则,是这些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导致了他们更难进入这一领域得到好的发展。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不政治正确”并不是要冒犯他人,而是不以“避讳”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一个问题仅仅靠回避就能解决得了的。奥斯卡上越来越多的少数族裔所获奖项也不是因为投票委员会发的安慰奖,而是实实在在的投入资源得到的结果。最后用乌比·戈德堡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我们应该持续关注这种事,而不仅仅只是关注小金人”。

但是知道大家还是关心小金人花落谁家,所以贴心地附上获奖名单:

拥抱政治正确的奥斯卡,是不是比“乌龙闹剧”更值得关注

 
 
 
“维齐非齐”
 
请问你能够把一个面包,绝对平均的分给5个人吗?
并且每个人所得到的面包,不准有一个原子的差别。
 
请问你能够把一个面包,绝对平均的分给5个人吗?
并且每个人所得到的面包,绝对相等,误差为0。
 
 
这句话出自《书经》,叫做“维齐非齐”.
 
就是说你要达到社会的平等,那就必须要“非齐”,一味追求“齐”,结果可能反而是“不齐”.
 
对于我们现在来讲,这是一个对平等观念的理解问题.怎样才能达到平等呢?其实一定的不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因为人在智能、体能上都是有差异的,因此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也是有差异的.
 
同样的,人们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
 
(就像穿衣服,如果要求每个人都穿成一个颜色的衣服。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
 
(就像穿衣服,如果要求每个人都穿成一个颜色的衣服。一个品牌的衣服,一个样式的衣服。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
 
(就像吃饭,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吃鱼。不准吃其他任何东西,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那就太难吃了)
 
(就像吃饭,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吃鱼。不准吃其他任何东西,要求每个人都吃一个品牌的鱼,要求每个人都吃一个样式的鱼。要求每个人都吃一样大小的鱼。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那就太难吃了。)
 
(就像吃饭,要求每个人,无论大、小。无论男、女。无论胖、瘦。无论长、幼。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吃4两饭。不准吃其他任何东西,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那就太难吃了)
 
(就像吃饭,要求每个人,无论大、小。无论男、女。无论胖、瘦。无论长、幼。如果要求每个人都4两饭。
不准吃其他任何东西,要求每个人都吃一个品牌的饭,要求每个人都吃一个样式的饭。
要求每个人都吃一样多少的饭。
并且,要求每个人,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吃同一样的饭。
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那就太难吃了。)
 
(就像地球上的鲜花,如果要求地球上的每个鲜花都长得一样的颜色。不准有其他任何的颜色,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
 
就像地球上的鲜花,如果要求地球上的每个鲜花都长得一样的颜色。不准有其他任何的颜色,要求每个人都只能拥有红色的玫瑰花要求每个人拥有一个样式的玫瑰花。要求每个人都拥有一样大小的玫瑰花。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
 
(就像吃水果,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吃苹果。不准吃其他任何东西,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那就太难吃了)
 
(就像吃水果,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吃苹果。不准吃其他任何东西,要求每个人都吃一个品牌的苹果,要求每个人都吃一个样式的苹果。要求每个人都吃一样大小的苹果。那就太单调啦,那就太死板了。那就太难吃了。)
 
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对待的话,那当然就不公平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荀子提出的“维齐非齐”这个观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尚书?吕刑》.原文是“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维齐非齐”.
 
意思是说,刑罚有等差,治理才能有效.
 
引申开去,可以这样理要实现或维持“齐”(一致、划一、公平)的状态,最好的途径是承认或允许“非齐”的存在;
 
也可以反过来看:如果只维持(追求)形式上的“齐”,其结果必然导致实质性的“非齐”.

希望对你有用!有不会的继续探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