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并转载一些他人写得比较好的文章
正文

欧洲和中国应为全球化担当先锋

(2016-12-10 16:40:37) 下一个

原标题:欧洲和中国应为全球化担当先锋

  “我的愿景是要振兴欧洲和中国的伙伴关系,为更好的全球化担当先锋。”在10日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曾经担任德国总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的经济学家霍斯特·科勒发言称。

  这一发言的背景是世界范围内“去全球化”思潮的抬头,科勒也表达了对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政策的担忧。他表示,只有合作才能达成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反对“去全球化”

  “世界贸易对全球GDP的贡献正在减弱,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正在加强,现在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言论。”科勒说,“似乎有很多人都相信,我们现在要构建一堵墙,无论是现实意义的墙,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墙,只有构建出来了这一堵墙,才是通往成功的秘诀。”

  科勒认为,特朗普的当选,以及英国“脱欧”,反映出一些西方民众“一定程度上对全球化投的不信任票。”

  针对这种思潮,科勒说:“大家不要忘记,在近代史中,凡是闭关锁国的国家都受到了极度严格的惩罚。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不仅仅是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还有科学和文化的进步。”

  对于如何让全球化做得更好,科勒认为,寻找新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并不难,它能够极大地推动投资和经济的进步。目前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全球的增速,TPP、GDRP以及其他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并不适合多边的贸易构建,因此需要振兴世界贸易。他提出,非洲将是下一个增长点,“美国和中国,需要为非洲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如果非洲的未来不是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的世界也不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非洲的人口在未来的30年将要翻一倍。”

  中国将对全球化

  作出重大贡献

  科勒表示,一个繁荣和包容的中国,将对全球化作出重大的贡献。

  科勒谈及了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他表示,增长会创造繁荣,增长也能给中国的政策,尤其是中国的政策改革提供必要的空间,让中国的经济向内需和创新转型。另一方面,科勒认为,中国未来的增长不应该只体现在数字上,还应该体现在增长的包容性上面。他提到,中国未来还应继续缩小贫富差距,他表示,“中国有能力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

  关于中国经济,科勒指出,繁荣、包容、可持续发展不应仅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应该是对外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指导方针。以“一带一路”为例,“这个倡议非常符合时机”。它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几十个国家,加强这些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友好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使“一带一路”成为更好的全球化标杆。

  科勒谈及中德两国贸易时说,“2014年欧洲对华出口的货物半数来自德国,德中两个国家都是重要的制造大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大国,当然也都是来自于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的受益者。我们现在正在遭遇巨大的来自于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德国和中国需要共同努力守护起长久以来建立起的伙伴关系,再共同成为各自地区的领头羊。”

  另外,科勒特别提到《巴黎协定》对于绿色发展的促进。“造福所有人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同时造福人类和地球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中国对于碳减排的雄伟目标,而且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国的这一决心,我对此感到尤其高兴。所以,中国的经济是要从传统的模式转型到环境友好型,我们要面对这些挑战。”

  南方日报记者 王诗堃 发自三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