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并转载一些他人写得比较好的文章
将我的博客复制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于数据量较大,请您耐心等待复制完成
复制
正文
未来5年上海科创中心大布局,打造全球技术转移网络大节点
(2016-10-01 22:31:49)
下一个
【导读】成果的诞生、人才的集聚、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片充满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创新土壤。《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日前发布,其中的一大亮点,在于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个核心目标,未来5年,上海将构建以多元主体共生发展、创新要素集聚和活力迸发为主要特征的创新生态环境。
本报今起推出“上海,创新生态布局中”系列报道,抓取并呈现上海在营造科技创新软环境上的探索案例,思考上海培育良好创新生态的路径,对未来5年上海的创新生态进行展望。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走进了今年8月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2016年理事年会的会场。今年,东部中心成为该理事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来自科技服务业的理事单位。加入该理事会的企业,将可利用APEC平台,参与亚太地区更多的经济活动,这意味着东部中心登上了一个国际舞台。而这,仅仅是东部中心“走出去”的一小步。
这一小步背后的真正愿景,是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部署下,重点打造张江示范区国际技术转移功能集聚区,构建国际技术转移转化新业态。而东部中心将通过筹建要素市场及海外实体园区,将上海打造成与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并重的全球技术转移网络三大节点之一。
消除技术转移“痛点”
谈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绕不开的话题。从事孵化器行业十几年,谢吉华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痛点了如指掌———
首先,产、学、研之间的沟通障碍,至今未能有根本性突破。“如果科研是1,产业是10,那么中间的2-9谁来做? 怎么做?”他说,优质技术中介的极度缺乏,使整个科技成果转化难以“血脉通畅”,“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大量优质技术中介,需要搭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贸易平台,让优秀人才、项目、资源自动汇聚过来。”
其次,法规尚未理顺,很多政策难以落地。上海早在1993年就成立了上海技术交易所,但由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技术交易难以形成标准化产品,很多业务只能零敲碎打地展开。谢吉华认为,通过搭建技术贸易全球性平台,让技术进行公开交易,对知识产权形成有效保护,才能真正打通成果转化的血脉———当国外技术想要进入中国,中国技术想要走出去,都会立刻想到上海,那么上海科创中心的全球影响力也就不言而喻。
开辟波士顿伦敦创新中心
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上海张江波士顿企业园已在这里悄然落户。该园区由中美双方合作共建,是在张江示范区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下,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政府间合作的首例,旨在鼓励国内企业将研发中心设立于波士顿,与美国当地的创新环境更好地结合。可以说,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触角,通过这个园区,首次伸展到了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波士顿。
此前,张江管委会在波士顿周围做了一年的调研,结论是“在美国人心中,波士顿的科技创新地位无可取代”。这让张江管委会决定在波士顿建立企业园,由谢吉华团队负责具体运营,并与美方合资成立管理公司,员工全部在当地招聘。这意味着,直接吸纳国际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抑或输出技术,上海在波士顿的桥头堡已初步建立。
与此同时,张江示范区又在英国伦敦开辟了一个创新中心。与在波士顿不同,伦敦创新中心的设立旨在推动跨国并购。“为了顺利完成并购,我们还要把部分英国团队派驻回上海,这将催化国内技术转移体系的改变。”谢吉华说,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上海将可逐步成为全球技术转移网络的三大节点之一。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着力打造的“国际与国内创新资源整合的结合点”,将“向国内外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比达56%”作为核心指标之一。显然,今天的“破冰”将为明天的整合全球创新资源铺路。
改制“技交所”联通国内外
记者获悉,东部中心将主导上海技术交易所的改制任务,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上海技术交易所将完成改制,从一个事业单位变成一个股份制企业。这将使它能在“十三五”期间,更好承担起技术交易平台的职责。
上海技术交易所已建立了以上海为主,覆盖长三角、辐射多省市、联通世界各国的技术转移网络,在2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多个国际技术转移合作伙伴。而未来,上海技术交易所将在全球科创中心布局3至5个分所,实现技术全球流动;在国内建立10至20个区域分点,实现技术与需求对接。同时,它还将尝试“互联网+技术券商”模式,通过证券化,将技术变成标准化金融产品,方便资本周转。
国际化、商业化是海派文化的特质,曾经造就了上海商业的繁荣,使上海迅速崛起成为国际大都市。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下,人们期待并相信一个技术贸易的“新疆场”也将出现在上海。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