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

此博客纯属茶余饭后,不经意之谈。
正文

《父亲的身份》观后感

(2016-06-02 01:12:54) 下一个

《父亲的身份》一剧乃新上映的谍战电视剧,共36集,自四月初映以来,今已落下帷幕。初看感觉犹如《潜伏》,但比不上《潜伏》一剧乃此类题材的鼻祖,故事情节上聊无新意,也无法逃遁编故事的窠臼。且其中经不起推敲的编纂漏洞,更是比比皆是。但因为情节本身既不是本剧的成功之处,也不是该剧的败笔之作,本文无意就此展开评说。对笔者来说,该剧的精彩之处在于对郑翊这一人物的精心刻画,和对于以其为代表的国民党情治人员群体,换句话说就是对向来是臭名昭著的国民党特务的传统描写框架的突破。

               郑翊是剧中的女一号,是主要反角。由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知名演员俞飞鸿扮演。演员的阵容决定剧作的成功与否,的确是这样。郑翊的扮演拿捏得十分到位,将一个对党国无比忠诚、又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女特务头子,和对工作勤勉有加、不计名利、无私忘我、爱憎分明、大智大勇,对同志体恤关怀、知人善任,对敌斗争则火眼金睛、不依不饶,对事业对信仰具有视死如归的献身牺牲精神的国军精英人物的鲜明个性糅合地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说到俞飞鸿,笔者十分感慨。笔者旅居海外多年,之前未曾闻听此人。直至观看此剧,其神韵甚觉面熟,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直等看到演员介绍,才知其早年初出道时曾扮演过《牵手》一剧中王纯一角。该剧也是改革开放后此类题材的开山之作,蒋雯丽因此一炮打红。而王纯一角此后却不知所终。我当年就十分喜爱扮演王纯的演员,觉得其感情戏演得不俗,个性鲜明,就像剧中人物谭马说的,十分扎眼。形象也十分靓丽,活泼,虽是第三者插足,却是招人爱怜。而多年不见,今番冷不丁以冷酷无情的女特务头子亮相,着实令人意想不到,跌破眼镜。

               男一号为著名演员陈建斌。陈自《乔家大院》一举成名以来,近年来屡屡出镜,如《后宫甄嬛传》中扮演雍正,《大宋传奇赵匡胤》中扮演赵匡胤,都是镇山力作。陈在此剧中扮演中共高级潜伏地工俞北平。俞乃清城(背景为青岛)特调局代理主任,并以国防部二厅副厅长徐文正乘龙快婿的有利身份为掩护,与一路跟踪追查其共党身份的同事郑翊斗智斗勇。郑咬准俞的共党身份,明火执仗,单刀直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俞则老谋深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两人各为其主又棋逢对手,你来我往,各有胜负。陈建斌扮演此角从容镇定,游刃有余。最后虽以历史事实为背景,以俞的全胜而告终,然终因编剧无情,导演有意, 俞的光彩比之于郑翊则略显苍白。

               闲话少说,单说此剧的要害之处在于,非常罕见地褒奖了一大群国军将士在大厦将倾的危急关头不同凡响的忠勇之举。多少年来,大陆的谍战剧多把国民党特务描绘成一群贪腐小人,杀人恶魔。《潜伏》有所突破,但忠于党国之士除李涯外也寥若晨星。《身份》一剧则不同,它从上到下描绘了一群愿为党国殉葬的国军精英。这其中有国防部二厅副厅长,后被派往清城任绥靖总署副座的徐文正,清城特调局督察郑翊及其属下一整套班子,恪尽职守至最后一刻,无一人逃生降共。连以美军联络官身份为掩护的共党地工,亲妹妹林莎也无法策反其胞兄三十六师上校团长林冲。这里兄妹之间的一席对话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当林莎以时局安危力图说服哥哥时,林冲正义凛然回答说,你哥是一名军人,不和你谈政治,只知保家卫国,但愿求仁得仁。下面是这一段的对白:

林莎:一落地就缴械吧,这是唯一的办法。

林冲:莎莎,你哥我是个军人,那条路我是不会走的。

林莎:你就听我一次劝吧!

林冲:你回去吧,好好照顾自己。

林莎:哥,你还没看出来吗?这条船马上就要沉了!我不能眼看着你去送死!

林冲:我如果走了这条路,我怎么对得起跟我血洗的兄弟。又怎么对得起我自己出生入死的一辈子?临阵投敌,苟且偷生,真走了这条路,你哥我还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吗?

林莎:哥,从小你就告诉我,你想要一个公平公正、自由民主的国家。你当兵打仗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光明伟大的国家。没有私人恩怨,没有贪污腐败的政府。

林冲(提高了嗓门):你哥我是个军人,不和你谈政治。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一个国家遭难了,要垮了,军人就要改头换面,改换门庭,这样的军人,太可怕!

林莎(眼盯着哥哥):你太糊涂了!

林冲:说一千道一万,你就是想让你哥当个叛徒呗。(林莎转过头)莎莎,你们共产党需要那么多叛徒做什么?!(少顿)莎莎,你就让哥求仁得仁吧。

               林莎无言以对。随后的一段谈话更加令人百味杂陈:

林冲:自从打走了日本人,你哥我就在想,我们该过上好日子了吧?我会回去找你,我们多挣点钱,找个好人家把你给嫁了,风风光光地给你嫁了。我答应妈妈的承诺就给做了。你哥我也死而无憾了。可是你现在看看,这个国家给他们糟蹋成了什么样?我多少兄弟都死在这儿。我要去打仗,我要去流血。

               这是一段编导借林冲之口血和泪的控诉,期间林莎一直在哭泣,没有反驳。读者一定会问,这个“他们”指的是谁呢?是我们常说的国民党反动派吗?先前林莎描绘的今天,我们现在的国家公正公平吗?是一个自由民主,没有贪污腐败的政府吗?

               当林莎以多年挚爱心上人的身份策反情报处长程忠义时,也未能成功。程虽然多次帮助过林莎,但都是从私人情感出发。按他的说法,十年军统,五年特调局生涯,作为情报处长,他研究了共产党多年。像他这样手上沾满了共党鲜血,又是地主出身,与共产党是水火不容。虽然傅作义可以得到重用,但小人物和大人物的命是不一样的。他也深知已被郑翊怀疑,失去信任,但宁愿去台湾受处分,也决意不能投共。这番论述,是有其历史背景的。现在看来,不幸被其言中了。

               郑翊与何群的一场告别戏,将剧情推上了一个高潮。为了将美国人拉入中国内战,郑翊伙同保密局派来的参议何群策划了一个阴谋,其中必须有人做出牺牲。何群自告奋勇,郑翊深为所动,特身着旗袍去寓所看望何群。这一场告别戏,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感觉。我引用了一位网友在知乎上的一段评论。看得出是一个小女子的口吻,她为何群决意赴汤蹈火的悲壮情怀所深深感动了。

       郑翊和何群去赌场,去酒吧,一起看风景,就像一对普通情人那样。这是他们第一次这么做,也是最后一次。两个互相喜欢的人,其中一个即将慷慨赴死,他们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何群感慨:这条船就要沉了。郑翊回答:曾文正公说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他们也知道自己即使牺牲也可能不会挽回什么,但还是去做了。以前我一直觉得何群配不上郑翊,但是我现在觉得他和郑翊太合适了。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何群明知道郑翊是独身主义者,还是默默喜欢了她十年,也没有一副拯救苍生的态度要郑翊放弃自己的独身主义。看到他们这段的时候感觉比任何爱情剧都感人。何群为了国家为了郑翊牺牲自己,郑翊看到何群尸体的时候支撑不住,悄悄用手扶着桌子,表面上还要漫不经心的说这是特调局的一个参议。最后,比基尼计划第二阶段成功,郑翊在办公室回忆何群那段,哎呦我去,这才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啊,不是以往剧里的国民党特务

       剧中敌我双方有一些对白,都自称早年投身革命。俞北平说,郑翊的那一套是邪恶。但没有说明邪恶在什么地方。而何群的一段话则更加深刻一些。下面是与郑翊外出观赏清城夜景时的一段对白:

郑翊:来清城这么久,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城市,没想到清城这么美。

何群:当年我从家里出来投身革命,为的是反帝反封建。可没想到到头来,却要把全部希望和国家命运寄托在帝国主义身上。你说,我们做的对还是错?

郑翊:现实太残酷,我从来不思考哲学问题。

何群:有时我会想,如果我们成了,将来的中国人会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里?他们自由吗?他们幸福吗?

郑翊:现在国家风雨飘渺,想这些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何群:这条船就要沉了。

郑翊:曾文正公说过,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何群:是啊,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也只能这样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撇开党派偏见,这颇是一段忧国忧民的对话。编导的意思是让读者自己体味,这是邪恶势力说出来的话吗?如果何群对党国的未来都抱有怀疑,他还有为其献身的勇气吗?所以在笔者看来,只是编导借何的嘴说自己的话了。

       不仅是对党国的忠勇,敌的高层的视野也颇为不凡。当郑翊逼迫徐文正严惩俞北平时。徐有这么一段话。这些年我心里有些话跟外人不能说,也不敢说。今天跟你说。将来不管什么党什么人坐了天下,中华复兴都是需要人才的。全死绝了,有什么好啊? 这种境界比起某些人眼里只是盯着自己的政权,似乎多了点什么。

       剧中对人性的描写是颇费了一些笔墨的。对俞北平与女儿林莎,儿子林冲的生离死别应是一场感情重戏。但俞目送儿子去执行局中布置的行动,实际上去送死时,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共鸣,儿子也至死不认这个共产党的父亲。倒是徐文正为保俞北平所做的努力,使人感到还有比国家命运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徐几次三番说过的,家国天下,家是排在第一位的。他面对郑翊的逼迫愤然说,我这条老命还换不回我一家人吗?相比之下,俞北平算就女儿丹妮会经不住郑翊的威逼利诱而被迫招出他故意泄露的密电和密电码,竟将女儿的意志承受力也纳入了他的反间计划,为完成任务牺牲女儿的情操和命运也在所不惜。

       是编导对这一切都把握不住吗?答案看来不是的。相反这一切正是编导要使读者去体味的。近年来,随着历史尘埃的逐渐落定,大陆民众对抗战的主体力量有了越来越完整的了解。对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罪恶认定的最后疑点只剩下发动内战这一块。如果再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最后澄清,则蒋氏政权的倒台就没有了道义上的支撑。《身份》一剧既然通过了审查而能够上演反映了大陆文化界突破这一禁区进行的勇敢尝试,这是值得钦佩的。

       当然,剧中也掺揉了一些特务冷面杀手,灭绝人性的一面,如特务之间内斗纷争,几度杀人灭口。为致俞北平于死地胁迫大学教授迟又一,以致害死全家一案可谓惨无人道。笔者看来,这也正是为何该剧能通过审查了。

       写了自己的评论,又去网上搜寻了一些其他的评论。除了上面引用的一段外,多数都使笔者感到像在议论三国或水浒人物那么遥远。又多对情节是否真实过于挑剔。是啊,毕竟是一个电视剧在编故事,值得这么认真跟历史和现实较真儿吗?真是的,是大家比我更成熟,还是自己太幼稚了?

       最后引用一位网友写的话:讲道理的说,那个年代的人,不论是TG还是KMT都是有信仰的,就这一点都比现在大部分人要强太多!何群也好,郑翊也罢,哪怕是冯老演的厅座,内心都是有自己的信仰与坚持!船沉了,跟着陪葬的人太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南方道主 回复 悄悄话 只能说人物的塑造更立体丰满,但故事情节谈不上真实, 这是这部剧最大的败笔。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只能说现在的剧本比以前人性化,离历史的真实近了点!
南方道主 回复 悄悄话 该电视剧的确歌颂了国民党的特工人员,让共产党的间谍比起来黯然失色,让我感叹国内目前的审查极其开放,但是胡编乱造的情节让人很难看下去。一个中校竟然可以玩中美苏三国于股掌之上,荒唐的故事浪费了演员的表演。佩服笔者能有耐心看完这种脑残编剧的作品。
加成 回复 悄悄话 读了您的文章,我决定看看这部电视剧了。
白熊from北京 回复 悄悄话 “ 对国民党及其政府和军队罪恶认定的最后疑点只剩下发动内战这一块。如果再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最后澄清,则蒋氏政权的倒台就没有了道义上的支撑。”

你话没有说完,说完了行吗?
HappyNow?!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难得一篇好观后感。

郑翊与蔡英文,是否有与个性器质上的关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