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地球

关爱地球,这可笑吗?
正文

海洋之灾

(2016-04-16 11:47:00) 下一个

    海洋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然而,海洋物种正面临灭绝危机!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生态学家麦考利在《科学》杂志1月15日刊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可能即将面临大灭绝。”

     为取得更全面的报告,科学家採集了广泛的资料,包括化石记录、集装箱的运输记录、捕鱼量和海底採矿资料等。儘管这些资料早已存在,但这是科学家头一次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报告发现,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人类已对海洋造成显著破坏。一些海洋生物因人类过度捕捞而濒临绝种,但更大的损害是物种栖息地的大规模消失,这种情况可能会随著技术的进步而加速。

     报告指出,全球的珊瑚礁已减少40%,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此外,有些鱼类已经迁徒到较冷的水域。与此同时,碳排放正在改变海水的化学成分,让它变得更具酸性。

     研究的作者在文章中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使用的变化以及化肥使用带来的地球生物化学迴圈的变化,全都在根本的改变著地球。

     养殖业和这一切变化都有直接联繫。

     人类在过度捕捞海洋鱼类,不只是供自身食用,更多的是加工成鱼粉用来喂养本不食鱼或食肉的牲畜。所有这一切导致了6500万年来最大规模的因栖息地消亡而造成的物种大灭绝,据生物学家估计,每年地球上大约要消失20万个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丧失,连同与畜牧业息息相关的气候破坏,不仅威胁到鸟类、哺乳动物、鱼类、其它动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同样也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每年将近1000万吨鱼在公海上被捕捞,相当于全球海洋鱼类捕捞量的12%。公海对临海国管辖水域中的生物起著重要的生命支援功能,公海区域的活动严重影响著专属经济区的生态健康和生产力。据估计,每年非法、不报告和无监管捕捞产值可达100亿~230亿美元。大约80%的海洋污染,包括塑胶、化肥、垃圾及其他有害物质,来自基于陆地的人类活动。”这是全球海洋委员会2014年6月24日正式发佈的《从恶化到恢复——全球海洋救助方案报告》中给出的结论。《报告》分析,资源需求增加、技术进步、鱼储量减少、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减损是导致全球海洋恶化的五大因素。像红树林这种脆弱的生态系统,正在被养殖场所取代,预计不到20年,我们消耗的大部分鱼类就将来自这些养殖场。

     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已经危机四伏,我们再不回头,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要化解地球危机,请开始吃素!

     这不仅仅是保护环境,更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不仅仅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更是为了现在的健康。

     这些天媒体对病死猪问题的不断曝光,令很多肉食爱好者怅然若失,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以后还是少吃肉,多吃鱼吧。

     难道吃鱼就可以高枕无忧吗?为什麽就不肯放弃食肉呢?

     海洋已经被人类污染,那些可怜的海洋生灵每天都要被迫吞下人类酿造的苦果。

     当我们用这些海产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时,我们正在自食其果。

     2014年8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地球科学论文显示,受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地区海洋中汞水准已经变成了原先的三倍还不止,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汞都位于1000米或者更浅的海域。

     你或许对这些新闻早已麻木不仁、习以为常了,但是你想过没有,人类每天食用的海产品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近年,根据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丹麦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对一些鲨鱼鱼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发现鱼翅中含有大量的汞,食用后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孕妇,若摄入过多,不仅可导致流产、死胎,会影响倖存胎儿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长,使他们患上“先天性水俣病”。此病因多发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轻者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脑的其他功能发育迟延;重则可导致幼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畸形,甚至脑瘫痪死亡。科学家还提醒,即使母亲摄入的汞不多,胎儿的发育也可能发生迟延。即便非妊娠期的育龄妇女,摄入多量的甲基汞也不利优生,严重的可导致不育。

     对上述严重后果,绝大部分食客并不知情。研究认为,鱼翅之所以含有多量汞,主要来自鲨鱼的生活环境海水的污染。实验表明,水体中的汞极易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吸收率高、毒性较强、易溶于水的甲基汞。甲基汞能在水中迅速扩散,并在水生生物中逐级累积,而鲨鱼处于食物链最高层位,所以甲基汞会最终大量积聚在其体内。

     十几年前,环保组织“野生援助”曾发表报告,表示2001年5月对曼谷出售的鱼翅进行两次抽样的毒性测试,发现七成鱼翅受到汞污染,其中汞是人类可接受水准的42倍。

     我们对海洋的污染仅限于此吗?

     根据一项估计,仅在2012年,人类就生产了将近3亿吨塑胶。研究者发现,在摩尔船长经过的那片位于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中间的“太平洋垃圾带”,塑胶的密度从1970年代到2012年增加了两个数量级。海面上平均每10立方米的水中就有一片塑胶。在2014年7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海洋学家们对塑胶污染表示了最新的担忧。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2014年12月10日发表一篇研究报告称,在全球海洋中估计有5.25万亿个或大或小的塑胶碎片,重达26.9万吨。甚至在某些最偏远的海域也能发现这些塑胶碎片。小的塑胶片正在消失这一事实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实际上,它可能比难看的塑胶垃圾堆更令人忧虑。塑胶製品容易被多氯联苯及其他有毒物质包裹起来。研究人员担心,吃了这种有毒塑胶的鱼类及其他生物可能会重新吸收这些有毒物质,如果这些鱼类被捕食者吃掉,毒素就会传给它们。

     在早先的研究中,科学家已经发现,塑胶让世界范围内的海水持续积累DDT、多氯联苯、多臭联苯醚等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浓度的增加呈现数量级的变化。儘管海洋生物摄入它们会受到何种影响尚缺乏研究,但实验室中的证据已经表明海洋动物的确会摄入这些物质。

     早在2011年,世界鲸鱼和海豚保护协会就已经开始谴责这种类型的海洋污染。2012年,在《费加罗报》上就有这样的报导:塑胶颗粒含有有毒成分,进入生物体内就会引发严重的疾病。而通过食物链,这些塑胶颗粒又可能以各种方式进入人类体内。

     我们提倡素食,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有利于地球和谐。此外,我们提倡素食也是基于对生命的爱。

     看看我们对这些大自然的宠儿们做了些什麽。

     在2013年1月17日的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了一个纪录片的片段,曝光了外国捕鱼船获取鱼翅残忍过程。

     鲨鱼被拖到渔船甲板上,船员用利刃活生生割下鲨鱼的背鳍、胸鳍、尾鳍,然后抛入海中,任由鲨鱼沉入海底、慢慢地死去,毫无人道。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7000万条鲨鱼被捕杀,其中很多鲨鱼都是被这样残忍地杀戮。鲨鱼是海洋生物的活化石,处于海洋生物链的顶层,对鲨鱼的滥捕滥杀已经严重影响到海洋的生态环境。

     正是因为获得鱼翅的过程异常残忍,全世界目前共有27个国家已禁止猎杀鲨鱼,也严禁任何鱼翅或相关产品的贸易。那到底是谁在伤害这些海洋精灵呢?

     据人民网提供的资料,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裡面,全世界鱼翅贸易的总量从不到4000吨,激增至14000吨,其中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鱼翅消费,佔据著全球鱼翅贸易和消费的95%以上。

     我们中国人该脸红啊,这样的排行榜我们还是不上为好。

     在大型海洋生物中,受关注的还有鲸鱼和海豚。鲸,世界各海洋均有分佈。它是水栖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其种类分为两类,须鲸类,无齿,有鲸须,鼻孔两个,像长鬚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齿鲸类,有齿,无鲸须,鼻孔一个,像抹香鲸、独角鲸、虎鲸等。海洋中绝大部分氧气和大气中6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製造的。须鲸却能灭浮游植物的劲敌——浮游动物。另外,齿鲸也有助于保持鱼类的生态平衡。齿鲸的食物就是以鱼为食的大型软体动物。因此世界上没有鲸,人类就要灭亡。

     在国际捕鲸委员会1986年禁止商业捕鲸之后,日本开始以用于科研目的为理由,继续捕鲸活动,捕杀海豚的数量也在1.5万到1.8万隻左右。但反捕鲸人士则认为,日本是利用了《公约》的漏洞,每年在南极海域鲸类保护区以科研名义猎捕大量鲸鱼,但这些鲸鱼最后大多都被摆上了当地人的餐桌。

     《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裡克•奥巴瑞主演,该片记录了日本太地钉当地的渔民每年捕杀海豚的经过。每年在这裡有23000头海豚被日本渔民捕杀。本片真实而客观的记录了这一残忍的行为。日本有400馀年商业捕鲸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捕鲸、食鲸国。对鲸鱼的屠杀,从每年的9月份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

     我们这是在以怎样的节奏自我毁灭呀!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停止杀戮吧,这样地球才有未来!

By Amanda, 关爱地球学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