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智力差距和raw talent

(2024-05-27 18:47:32) 下一个

在漫长的人生中,努力,运气,都很重要,但raw talent的作用可能比前两者都大。

不得不承认,人确实有智力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努力就能弥补的。智力接近的,努力的一方会做得更好,但如果差异过大,靠努力就弥补不了了。

我儿子高中在一个大公校上的。一届有500人左右。他跟另一个孩子一直是名列前茅。但到高中最后一年,一个比他们小三岁的孩子跳级到他们年级,他们两个跟人家的差距马上显出来了。人家每门功课都超他们两个,他们两个根本没办法超过人家。那孩子小学时就跟我儿子一起上课,我们跟他父母也挺熟的。12岁就把高中数学学完了,而且不是由父母推的,确实是自己感兴趣。我儿子跟他另一个同学在同龄人中,大概属于前1%的。这个小孩则属于万分之一的了。我儿子跟他另一个同学那样的也就是普通人里面还算不错的,这种人中学里面每年都有,而且不止一个。但那个小孩,可能一个学校多少年都不会有一个,算得上智力超群。他15岁参加数学奥赛,拿了个铜牌。当然了,跟陶哲軒还是有差距,陶哲轩可能属于百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的人了。

所以,我觉得在智力上,人和人还是有差距的。我儿子和另一个同学曾经也是傲视其他同学,不仅学习好,还参加各种活动,别人努力也赶不上他们,但跟那个小孩比,他两个就是无论如何努力也赶不上人家的。

说到raw talent,我觉得许多人都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只有那些大才才有raw talent,而普通人没有。其实把raw talent看作先天的智力倾向,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因为任何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智力倾向,在某些方面比另一些方面更擅长一些,也就平时大家爱说的长短板。真正哪方面都行的人很少,而且往往哪方面都行,也意味着没有哪方面特别突出。

中小学教育注重均衡和全面发展,目的是让孩子在各方面有基本的素养,不要有太明显的短板。大学以上,尤其走上工作岗位就不一样了,一个人的发展往往是要利用自己的长处,才能得到好的发展。比如找工作的时候,你要是去技术公司找技术岗位的工作,公司最不care的就是申请大学时候强调的各种才艺,最care的是你的技术水平怎么样。你会不会弹琴,会不会打球,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根本不会考虑。而有些岗位的工作,这些东西也许会有用。工作当中也是,做management的工作和技术岗位要求的skill是很不一样的。这两种岗位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长板很重要。要走得顺,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板,尽量避免用自己的短板,不要让它给自己带来太多负面影响。尤其不要用自己的短板跟别人的长板比。比如擅长技术的人,如果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就不要眼气人家做管理的,专心做自己技术就好了。因为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人,放到管理岗位上是一种折磨,不但做不好,而且对自己身心会有很负面的影响。什么人做什么事。后天的努力能够把短板提高一些,但远远不足以拿来与天生就有这种才能的人来比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