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忍性与任性

(2017-03-24 07:33:20) 下一个

忍性与任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老话说, 百人百性,就是说每个人的性子是不一样的。而且老话还说,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所以要求人们改变自己的性情(性格)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一个人能顺着随着自己的性子活一辈子, 也就够幸福的了。

然而, 人作为社会动物, 很难时时处处随性出言,率性做事,必须遵循多如牛毛的风俗习惯,礼仪规则,尤其是和生人交往时必须有所克制。几千年来,“ 礼”这玩意儿就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的。

但是, 人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 还是可以随性的。 比如孩子在父母面前, 夫妻在自己家里,好朋友之间的交往。 虽然有时也难免磕磕碰碰, 甚至厉言相向,拍桌子摔门, 但气头一消,所有不快也就烟消云散, 和好如初, 甚至亲情友情更笃, 所谓 打是亲, 骂是爱, 不打不相识之谓也。

所以整天囿于人情世故中圆溜溜讨赞口活着,也是十二的分憋屈。久而久之,也就把人憋成了个三寸金莲,虽然偶尔会受到怪癖者们的嗅爱, 把爱, 甚至舔爱,你的“忍性”功夫也甚是了得, 但代价是你成了个彻底变形也变性的怪怪。

实话作家王小波说:“我向来不怕得罪朋友, 因为既是朋友,就不怕得罪,不能得罪的就不是朋友(《黄金时代》)。”结果是他朋友不多, 有几个都是心肝级的朋友。

“忍性”的人活得顺溜,忍久了,成了绕指柔,像贾桂那样, 站久了,要坐下, 感觉一万个不自在。“任性”的人活得比较清爽,无论是面对人本二性的呼唤, 还是游走四海江湖,或庙堂, 或书房, 言表心声,行出至诚;坦荡荡以待人,任劳辛以做事。但“任性”也有代价,容易得罪好多熟脸(并非朋友),仅落下几个铁杆。这是个价值观问题,就看你怎么取舍了。人活在选择当中,有选择必然有后果。面对“忍性”与“任性”,你是选两极, 还是玩平衡, 您自己拿捏。倒有建议一条, 先把生存环境搞清,因为环境既限制也助长你的选择。 但什么是“把生存环境搞清楚?”这倒又使人糊涂了,您不明白, 就等于我没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