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思想

让历史告诉生命的意义。
正文

中国人,你为什么该自豪(一)----有容乃大

(2016-03-23 13:51:35) 下一个

一、人类文明史是一部野蛮征服文明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意即文明的中心。。。亲近它你才是华人,远离它你只算蛮夷。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蛮族不停地往中国挤,争当华人。。。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王朝都是认同仰慕中华文明的蛮族人建立的。

秦并六国,它最初并不是周分封的诸侯,而一直都是个发奋学习中华文明的好学生。”亡秦必楚”,建立汉朝的楚人处于开发较晚的长江流域,一直有问鼎中原,与黄河文明一较高下的野心。。。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五代十国, “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一直是各种蛮族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是野蛮人将中国蹂躏的惨不忍睹,然而这些野蛮人却总是宣称自己才是”华夏正统”,中华文明的继承人。

宋朝是一个转折点,汉族文人士大夫将中华文明玩弄到了一个蛮族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宋汲取唐的教训,“杯酒释兵权”,武将地位低微,文人当政。儒家理学升华,经济文化发达,人民幸福安康。。。人命太过值钱,打战成本太高。。。所以他们对付蛮族的办法是先用金钱收买(纳贡),再通过贸易成倍的挣回来。。。结果搞得蛮族对中华文化羡慕的不行,辽金西夏前仆后继,最后由蒙古人灭亡了中华。

蒙古人似乎带来了些中华文化不能容纳的东西。此后的王朝不再分裂,而是走向彻底的专制和僵化。不过仍然是冥顽不化的蛮族如蒙古人终被驱逐,而向往中华的蛮族如满族人则完全消融。其中满清尤值得一提:它被汉人拯救过一把----当然这拯救是基于双方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最后清帝的退位也算和平而非血腥,其结果是满人完全融入。

所以,中华之大靠的不是武力征服,如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或大英帝国。而是靠文化的熏陶,文明的教化,”有教无类”,是以能长久。

 

二、华夏能,蛮夷不能

 

前面讲到人类文明史是一部野蛮征服文明的历史,其实这可以简单的用人性来解释。野蛮人觊觎文明的成果,有充足的动力。而文明人去征服野蛮人,则因无利可图,非得有不得已的苦衷才行。中国历史上有限的几次开疆拓土,充分显示了文明的惰性。

中国现在的版图基本在汉武时代就已达到,盛唐时恢复过,元只是世界性的蒙古帝国中执牛耳者,满清则带来了些嫁妆。汉代,中华文明血气方刚,不甘心受辱,为解除边患,才有了几次对匈奴的大规模讨伐。这种征伐从来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打通丝绸之路,既不是汉武帝的初衷,也没给汉朝带来多大经济利益,因此即便以大汉之强盛,武力扩张也都难以为继。

那么为什么与汉同时的罗马帝国似乎终其一世都在不停的征伐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是野蛮人。被罗马帝国占领和掠夺的地中海沿岸,西亚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经济更发达,文化更昌盛。罗马帝国的繁荣就是靠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压榨和奴役来维持的。当文明世界被它征服完毕,它不得不独自面对比它更野蛮的蛮族,也就是现代欧洲人的祖先的时候,它可被揍得不轻。罗马城被反复烧掠,成了一片废墟,西罗马帝国则进入了大约与中国西周相当的封建社会。

古罗马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据说是共和和法治精神。所谓共和其实在罗马帝国时代早已荡然无存。而法律也许能维持社会的次序,但实在不足以慰藉人的心灵,当然也远不足以教化野蛮人来延续它自身的文明。不仅如此,它其实几乎摧毁了整个古代文明,仅留下宗教来医治人类心灵的创伤。

 

三、有容乃大

 

那么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延续,古希腊罗马文明却消亡了呢?因为规模,因为内涵,因为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成完整、独立的体系。中华文明奠基于商周,而周的“礼乐”观念/制度则塑造了“华夏”民族的性格,成就了”礼仪之邦”。读中国历史,我看到满篇的对古圣先贤的赞美,对仁义道德的歌颂。对战争与杀戮则充满警戒与谴责。即使是兵书也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开篇。而立下不世伟业的秦皇汉武因滥杀、苦民。。。通常成了被谴责的对象。

而野蛮人当然只会崇拜强者,炫耀武功,胜者为王。相较于中国从周代以后就基本禁绝了奴隶制,同时代的同时代的其他文明中通过战争因战争而导致种族奴役乃至灭绝的现象十分普遍。无论希腊还是罗马都大规模的使用奴隶;甚至马其顿和罗马在征服了希腊之后,会让希腊奴隶当老师来教他们的孩子。。。西方人是如此好这一口,以致于美国直到十九世纪还为奴隶制的存废大战了一场----一个奴隶制的社会被贴上民主、平等、自由的标签。。。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巨变催生了各种思想:儒家、法家、老庄、墨子、兵家。。。各种思潮争鸣激辩,为当时和后世社会制度的改良和革新提供了充足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这就是维系中华大一统的郡县制、科举制。。。产生的土壤。中华文明不仅是由不同族裔的人所创造,也大量吸纳其它文明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这样的系统是完整的、自洽的,也是宽容的,这就是为什么乾隆皇帝能够对英国使团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再来看看古埃及,中亚以及地中海沿岸那块大致与中国面积相当的区域。这里的文明此起彼伏、联系紧密、互相争竞,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领域。古希腊文明号称商业文明,是其中的后起之秀,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领域均卓有建树,渐渐的爬到了食物链的上层。但我得说它既继承了古两河流域和古埃及等古老文明,又与地中海沿岸诸文明是共生乃至寄生关系。而且希腊与罗马终其一世都没有脱离城邦体制,他们与他们的殖民地既没有政治平等,也谈不上文化融合;有的只是以武力为后盾的条约,权力作基础的法律所施加的不平等限制和义务。

现代西方与古希腊罗马是何其相似!地球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成员该谨守本分,得有分工协作的意识。但西方文化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其思维和行为准则,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试图凌驾于他人之上,更自以为是的去复制自己。。。实在是在作死!

 

四、人性的明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儒家假定人性是善良的,人可以通过教化而有道德,守规矩。君臣,父子,夫妇为纲,仁义礼智信为常。。。儒家的这套伦理道德其实一开始就被老子冷嘲热讽,但仍然由于符合帝王统治的需要而被官方大力推崇。。。渐渐的中国人被潜移默化,有了些许善良的基因。

中国人的社会是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我们有神仙,但其本质只是死(去的圣)人和(得道而不死的)活人。当秦汉时代编户齐民的时候,是在宣示帝王之下人人平等。郡县制取代了封建制,贵族世袭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就走向衰亡。隋唐开科取士,文官政治确立,平民百姓有了晋身之阶。。。中华文明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远非蛮族能望其项背。即使是皇帝,贵为天子,也应该受命于天,只能替天行道。而且天人合一,一切权力的基础来源都是那个集体的人。。。这样一个由善人团体组成的社会应该够美好了吧?未必。

圣经却告诉我们人性是败坏堕落的,需要公义的神和虔诚的信仰来约束。。。这是古埃及巴比伦社会的真实写照,更是希腊罗马人所需要的!古希腊罗马社会起初其实是完全世俗的,看看希腊神话就知道。他们追求肉体感官的享乐,完全不知何为羞耻。。。没有个性的压抑,没有道德的束缚。。。只有人类欲望的放纵。。。这样的社会在它上升的初期也会表现得很美好,当然这种美好是片面,局部的,绝非被它抛弃的人的感受。。。最终这个社会败坏到了只能靠基督教来收拾残局。

那么耶稣基督带给人类什么了呢?爱人如己天国的福音。这些其实都是针对罪恶的人性的。爱人如己本性自私的人做不到,于是耶稣让人们将自己罪恶的躯体当作天国的圣殿,让圣洁的灵命在其中生长。。。这是心灵的救赎!在耶稣之前人类所敬拜的神。。。只是偶像。偶像是由人根据自己通常是物质利益的需要而设立的,可以谈条件,讲价钱,可以贿赂。。。当然也可以更换。而在耶稣的天国福音中,这天国存在于每一个信仰它的人的心灵之中,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世间一切贵重的东西,金钱,名誉,地位。。。都无关紧要。。。唯有人格精神不朽。。。

那么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它既不成立也不会有答案。一切生命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充满违背自然的规律(熵增原理)的欲望。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因此毫无疑问圣经所揭示的人性更接近于真实。人类文明在人的欲望下催生,发展,进化,毁灭,重生。。。因此,人类社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文明或愚昧之别。。。但善恶,美丑。。。乃至仁义道德,民主自由。。。都不过自私人性的遮羞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