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戏
春节总是小秋最喜欢的节日, 奶奶会买红色的蜡烛和粉色的头花给她, 还会有新衣服穿, 好多好吃的糖果和饭菜, 嫁娶的会雇吹鼓手, 小秋一听到吹唱声就准时去当街报到, 一站几个小时听人吹唱。小学五年级时, 她还问过爸爸, 自己是否可以去学唱戏, 当时县文化馆招生, 被秦铁丁一口回绝。他说: “学唱戏很苦, 也不好找工作, 有的孩子去唱戏是因为没别的出路, 你念书不错, 去唱戏就不能和青松一起念书, 你得退学, 我和你妈要是现在答应你, 你长大了会埋怨我们。” 她不想退学, 不再要求去学唱戏, 但一如即往地喜欢听人家吹唱。 从刘巧儿, 到小放牛, 从四郎探母到宝莲灯听了一遍又一遍, 百听不厌。
当时电视里正在播放《天涯明月刀》, 每天五集, 小秋和青松天天看, 一集不落。 姚丽炒了花生, 两个人边吃边看。奶奶为了让一家人多睡会儿, 她每天早晨起来做早饭, 饭后趁着街上人不多, 兄妹俩出去走走, 外面好冷, 据说有个孩子好调皮, 他怂恿另外一个小伙伴去舔门帘吊, 由于气温低, 舌头粘到黑铁做的门帘吊上,不得不使劲儿才把舍头拽下来 一扯掉了一层皮。 青松说这是骗人的, 其实往舌头和门帘吊粘合处倒上点温水就化开了。老人们都说青松聪明 , 日后必成大气。
走街串巷
两个人从儿时玩耍时的路线走过, 静悄悄的。 偶尔有几声狗叫, 杨四家的土坯墙倒了, 院子里整整齐齐地堆了几堆秫秸,靠墙角还有个鸡窝, 一只美丽的红冠公鸡趾高气扬地站在鸡窝上, 见两个人走来, 伸长了脖子打鸣儿, 黄色的眼睛警觉地看着小秋和青松。 往村西头儿走, 黄大水家老父亲刚去世不久, 门前扫得干干净净, 院子附近的消毒粉味儿还没散尽。 北方的冬天对老年人来说比较艰难, 有的老人有哮喘或气管炎, 冬天一到就犯病, 从卫生所拿点儿药, 管用当然好, 不管用, 就只好听天由命。 胡同口马大鹏家刚生了个胖小子, 院墙内传出婴儿的啼哭声。 门口的老槐树光秃秃的枝干笑盈盈地注视着轻轻走过的兄妹二人。
谁家的收音里正播放着袁阔成播讲的评书<<薛刚反唐>>, 青松说他喜欢善田芳和袁阔成,小秋觉得善田芳的嗓音沙哑, 想不通哥哥为什么会喜欢听他的评书。 十年后她重听<<三国演义>>, 得知善田芳在文革期间遭红卫兵迫害, 牙齿脱落 , 嗓音受损而变得沙哑, 对他心存敬意而顿觉得他声音独特,儿时枯燥无味的<<三国演义>>竟然成了她最喜欢的评书。
走到王范江家门口,漆黑的大门紧闭, 红色的对联异常醒目, 左联是: 龙腾虎越吉祥到, 右联是: 风调雨顺贺新春, 横批: 福星高照。 这与邻家各户无多大分别。 除了村西头五保户刘清风家的大门是红色的, 全村一百五十六户人家家家都是黑漆大门。 王家有四个儿子, 大儿子王山过继给王范江的大哥王范海, 王范海给王山娶媳妇,王山媳妇管王范海叫爹, 管王范海媳妇叫娘, 叫王范江叔叔, 管王范江媳妇叫婶子。 小秋问过奶奶多次 , 却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王山的爹娘是王山媳妇的叔和婶子。而王山媳妇叫的爹娘, 王山却叫他们大爷大娘。
王家老二王丘因此成了老大,也就是说等王范江过世后,由王丘夫妻领头出殡。 王丘人长得很帅, 年轻时参军去了新疆,说是在伊黎附近的军区,是炮兵连的。青松每逢见到王丘在春节期间回乡探亲, 都联想到王丘在往迫击炮里装炮弹, 把敌人打倒一大片的场面。 直到后来王丘说他是维修大炮的, 不但从来没发射过大炮, 也没有见过谁发射大炮打伤敌军。 现在是和平年代, 没有敌军较量, 他们的部队离苏联边境有几百里,平安得很。
几年后王丘转业去县林业局工作, 再后来当上了林业局局长, 把王范江老两口都接到县城去了,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村里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