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日媒:中国人是真的喜欢日本和日本人

(2016-02-25 23:06:29) 下一个

虽然中日两国的关系一直别别扭扭,但“普通的中国人”却对赴日观光及购物热衷不已。不过,他们所喜爱的,真的只是用钱可以买到的“日货”吗?

中日接近的80年代

之前曾有一个对中国反日活动家的采访。虽然该活动家是登上钓鱼岛队伍中的一员,但日本媒体记者带着日本的茶和和式果子去拜访时,他却高兴地收下了。当记者询问“不是‘排斥日货’吗”,他回答说“对好的东西还是要认可的。”

据悉,该反日活动家的职业是专门的电视摄像。他表示,“虽然尽可能的买国产货,但是相机必须是日本制造的。这一点无法退让”、“日本人懂礼仪而且很认真,也很守时,爱干净。有许多中国人必须学习的地方”。“钓鱼岛的问题是钓鱼岛的问题,不能和这些混为一谈”。

记者也采访了在日本“爆买”的中国人。在这些人当中,既有年轻人,也有带着上了年纪的家人的,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给人的印象,是很多人在1980年代时曾与日本有过或多或少的亲密联系。

报道称,198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重视经济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成为中国的主席之后,中日关系急速升温。这时,虽然包括欧美在内的舶来品在中国国内也得到了解禁,但最受中国民众接受的还是以高仓健的电影、山口百惠的电视剧等等为代表的日本文化。

不仅如此,当时进入中国的日本产品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松下、东芝等日本品牌大放异彩,在设计、性能、可靠性等等方面都比中国产品优秀。因此成为了中国人憧憬的、昂贵的产品。

总而言之,中国人对日本产品的喜爱并不是从最近开始的。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在那个时代日本不是说去就能去的。但随着签证发放的放宽、日元贬值使得日本产品更容易获得、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提高等等原因,实现了许多中国人赴日旅游的梦想。

继承了中国文化的日本

虽然说许多中国人在日本爆买,但除了一些特别的富商之外,平均每个人的购买额为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万元)。虽然这其中确实有很多人时初次到国外旅游,但这也的花费也并不算特别多。

当然,有许多人还是受到了政治上的影响。随着钓鱼岛问题越来越紧迫,人们也不好大张旗鼓的说想去日本。一方面,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日本的感觉可能和上一辈有所不同。80年代的亲日可以说是“官方”的。然而,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人们自己通过时尚、动漫、音乐这一些自身的兴趣爱好来感受日本的魅力。常听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说,对于他们来说,日本看起来像是一个“平行世界”。他们心中有这样子的疑问:“中国倘若发展成现在的日本这样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是事实上为什么中日两国大不相同呢?”

无论是禅道,武士道,还是茶道,都起源于中国。然而在中国,他们并没有很好地继承这些文化,现在已经基本过时,丧失了活力。另一方面,在日本,这些文化不仅仅得到了体系化,代代相传,还作为“源于日本”的文化概念对世界文化产生着影响。

通过日本理解欧美文化

事实上,也有很多人是通过欧美文化而注意到日本文化的魅力的。比如说,乔布斯制造iPhone就是收到了日本枯山水的启发。喜欢美国文化的年轻人,就有可能从这里对日本的禅文化产生兴趣。他们会注意到,“原来自己喜欢的欧美的东西,实际上是从日本传来的呀!”又比如说,“生态”、“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等等欧美潮流,是通过日本传入中国的。明治时期的日本人在引进欧美的概念后所创造的“科学”、“哲学”、“经济”等汉语,至今仍然还被中国人使用。可能正如此,对于中国人来说,西洋的东西经过日本之后也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住在城市里的年青一代小市民之间,之前还流行起“小清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强调简单、注重生态,同时又时尚,注意食品的安全。虽然日本的“森女系”可能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但实际上年轻的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就是“简单、生态、时尚”。

所以有很多的中国人会喜欢日本的“优衣库”、“无印良品”等等品牌,也会爱读村上村树或者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又或者,有些人会在套房中设置一间铺着榻榻米的、日本式的房间。并不羡慕名人一般的奢华的生活,只要是能让心灵和身体都得到满足的安心的生活,只要能用手抓住的幸福都会让人珍惜。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出现的生活方式,带有一点“日本人羡慕的西洋风”的感觉。比如说戏剧、西方音乐的录音等等。这与中国的年青一代对欧美的向往,可以说是异曲同工的吧。虽然中国不是很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但中国人的意识却是对外的。想去外国旅行、想去外国的大学读书,甚至想到外国移民。

虽然带着异域风情但却是由自己的文化和文明所建造起来的日本,对于中国人而言恐怕将会一直是个充满魅力的多元宇宙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