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华人le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四):香港闯荡…(贫富悬殊等级浓厚愚味农村人天堂)

(2019-02-25 09:39:17) 下一个

(四):香港闯荡…(贫富悬殊等级浓厚愚味农村人天堂)

据史料记载香港原先是中国广东一个小漁村,靠出口香木为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英国于1841年强占香港,正式殖民香港島。1841年,英国为全香港島进行人口统计,当时岛上只有村民约3,650人,聚居于20多个村落,他们是最早期的香港原居民。由开埠到1891年,香港人口只有20万,当中又大多以苦力和建筑工人为主,或是华工经香港出洋,很多都是流动人口。

踏入20世纪初,香港发展成为与中国贸易的转口港。香港人口稳步增加,市区面积亦按此增大。1876年香港人口14万人,至1914年已增至50万人。香港在民国时代才开始兴旺,人口由20万增长到抗日高峰的160万。战后香港的居民人数大减至60万左右。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数以万计的人从大陆移居移香港。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万,增加至1951年的220万。此后的三十年,大批大陆居民偷渡到香港,香港人口以每十年一百万增长。香港人口主要为于1945年由中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

我姑母一家人在解放前就移居香港,香港没有想象中美好,也不是农村人想象中的天堂,姑母一家人住在九龙仔大坑东政府第二期七层高徙置区,(第一期徙置区六层高,是在石硖尾大火后政府安置災民首批徙置区),這两期徙置区条件非常差,很多都是一个房子两家人合住,中间用三夹板隔开,住徙置区比住私人笼屋好,笼屋就是三、四层碌架床,可能也有两、三层的,四边用铁丝网围绕起來,一个人连住和全部家档就在里面,出门就把网门锁起来,和兽笼一模一样,我的偷渡同伴父亲就是住这种笼屋,我们找他时见过。

大坑东属政府早期徙置区,六层高无升降机,一个单元两家人合住,每家住一边同一个门进出条件非常之差,單位面積大部分為120平方呎。住家没有水管也没有厨房,在门前公众走廊做饭,走廊人来人往家家如此。間隔前後單位的牆上設有蜂窩形狀的窗花,以便通風,由於聲音和氣味皆可以透過窗花傳開,不少住戶因此寧願把它堵住。如果一家四口入住一個五人單位,他們必須接受另有一人遷入居住。香港当年揾食艰难并不是农村人可以想象的那样,沒有在香港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根本不知道当年情景,我姑姑一家在香港几十年到死还是住在六层高最原始两家人合住政府徙置区里。

政府早期第一、二期的徙置区,徙置区房子呈「H」字形,楼梯口设在徙房两头,居住面積多為11.15 平方米,供5 名成人居住,即每人平均佔用面積只有. 2.23 平方米,徙置区卫生环境非常差,厕所和淋浴地方设在H中间,长长一条厕所坑,到处都是屎尿,有时真的无法下脚,淋浴地方在厕所另一边,厕所、淋浴一层楼几十家人共用,每层楼都有一个厕所一个淋浴室,洗脸用水全到房子H中间位置洗用,由于香港缺淡水很多建筑用海水,厕所用的也是咸水,徙置区水管锈迹班班渠管全生锈,那时没有胶管。

在英国管治下香港等级制度非常浓厚,白人至上就不必说了,在那个年代香港政府对待“大陆仔”和本土人是分得很清楚,就举个例子拿护照来说吧,大部分“大陆仔”是享受不到黑色passport的,要旅游只能拿绿色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Identity,“CI”,大部分“大陆仔”是连“CI”都没有的更别说黑色passport了,穷人要护照何用,两餐都难解决还想出国旅游,出国旅游是有钱人的玩意,穷人只有做做梦或者晚上梦游一下罢了,我到英国是也拿香港身份證明書“绿色CI”的,“黑色passport”那时只有原居民才能享受到,“大陆仔”在港英年代是三等公民待遇,香港殖民时代白人永远至上,“黑色passport“天堂”人次之,拿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Identity,“CI”的偷渡佬只能算三等?想拿“黑色passport”做梦吧,除非你有钱。

 

(四):香港闯荡…(赌在香港大行其道赌马赌狗賭字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