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进攻南昌的经过》的回忆资料,作者是时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副处长的赵子立、第29军第79师工兵营营长任献廷和第60军第183师一位营长王光纶,彼时毫不搭界、此时同归政协的三人联名,在这篇资料里介绍了段朗如事发的具体过程。
段朗如虽然接到上官云相的命令,但不愿意对当面莲塘日军展开进攻,于是和各位团长商议办法,有一个团长建议,“组织一个突击队,钻隙到南昌市区,进行袭击和放火,并发出电报说本师已到达南昌。”
如此决定各团抽一个连组成一个加强营作为突击队,并由一位团附徐进之带队。段朗如亲笔写下电文“本师已经攻到南昌,正在扫荡焚毁中。”的电报稿交给徐进之,嘱咐他一到南昌就发出,并许诺事后给个团长。
“徐进之是黄埔四期生,好赌好嫖,做事马虎,不善逢迎,上级对他不满,周围同僚和他合不来,因此一直爬不上去。他虽是黄埔四期生,仍屈居中校团附之职,心中不满。”
徐进之并没有想自己能活着回来当什么团长,而是出门转身就找军长陈安宝告状去了。
第29军军长陈安宝“想按下此事以后再以作战不力为由,将段朗如免职了事。但军参谋长徐志勖却不同意,说:‘大敌当前,他段朗如畏死不前,还耍花招来戏弄我们,此风不可涨,此事不可姑息!’徐志勖又打电话向上官云相报告此事。”于是上官云相以开会为借口诱捕段朗如。
这篇《进攻南昌的经过》资料的作者是三个人,关于段朗如事情的描述出自时任第29军第79师工兵营营长任献廷,而且任献廷说当段朗如召集各团长开会时自己在场。
这种“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是“史学家”的头等宝贝,简直比皇上的圣旨还要紧,要是怀疑一个字就如同犯下了诛灭九族的大罪。万幸的是匝瑜不是搞历史的,可以完全不把“史学家”的金规玉律放在眼里。
虽说是工兵营长任献廷的红口白牙,但还是有疑问。
文中说“突击队”主意是“第235团团长王永树”出的,不过第79师没有这个“第235团”,倒是有个第235旅。
第79师下辖第235旅,第237旅,第235旅辖第469团、第470团和一个补充团,第237旅辖第473团、第474团。工兵营长会不会把自己师所属旅、团番号搞错?肯定不会,没有那么笨蛋的“工兵营长”是不是?
“突击队”队长“徐进之是黄埔四期生”,可是黄埔4期2654人当中姓徐的30人,并没有叫“徐进之”的,难道任营长又记错了?
再有,“徐进之”向军长陈安宝汇报之后,陈安宝“想按下此事以后再以作战不力为由,将段朗如免职了事。”
段朗如是陈安宝倚重之人,也是自己基干部队第79师的接班人,其信任程度不能说是一般,这个关系应该尽人皆知,那你“徐进之”为什么还要找刘备去告关羽的状?这个官司能打赢吗?
咱们退一步,“徐进之”就是找陈安宝告状去了,那么陈安宝一听就要撤段朗如的职吗?如果真有此事,陈安宝会立刻联系段朗如问问情况,如果情况属实而陈安宝又不同意段朗如的方案,那么就会要求段朗如更改方案。此时如果段朗如再抗命的话,这才能谈到“免职”是不是?这里边必须有一个军长、师长两人之间核实情况、交换意见的过程是不是?不可能一个团附拿一封电报来告状、军长立刻就免了师长的职,没有这个道理吧?
接着“军参谋长徐志勖却不同意,……打电话向上官云相报告此事”。徐志勖是黄埔5期,段朗如是黄埔2期,而徐志勖这个第29军参谋长是从第79师参谋长升上去的,这个军参谋长位置空出来也是因为段朗如实任师长之后辞去的兼职。你徐志勖刚刚离开第79师到了军部就搞原来师长,这个事情会不会发生?当时没有段朗如的同意、你会不会当上军参谋长?你自己说!
段朗如、徐志勖应该关系不错,特别是岷山恶战,代理师长和参谋长共担重任才能重创日军,这种恶战打出来战友情是可以换生死的。战后段朗如实任师长,而徐志勖从第79师参谋长升任第29军参谋长,如果此时真的碰上“徐进之”来告状,就是军长想处分段朗如、徐志勖还会拦住在其中做转圜是不是?况且这三人关系很好,军长陈安宝是忠厚长者,二位后进正是生死与共、大有作为之时,怎么会互相拆台?
南昌战役之后,徐志勖调往第86军任军参谋长、后又升任第32集团军参谋长,1943年,徐志勖任第63师副师长,1944年升任师长。1949年2月,徐志勖任第9军军长升中将,后来第9军裁撤,徐志勖调为第22兵团副司令官跑去台湾。从这些看,徐志勖在军中的职位是稳定上升的。如果真的发生黄埔5期学弟“陷害”黄埔2期学长、参谋长“陷害”师长的事情,这在国军里怎么能混下去?
还有“突击队”携带电台。抗战时期国军要求电台配置于团一级,其实根本达不到,一个是没那么多电台,再一个是没有这么多合格的电报人员,不过到了抗战后期团一级配备电台基本上可以做到了。现在1939年,团一级配属电台已属稀罕,如果让执行特殊任务的加强营配属电台也不是不能做到,问题是这个“突击队”要钻到南昌城里去,这个密码安全谁能打包票?给“陈安宝、上官云相、顾祝同的电报稿”的密码这个安全责任恐怕不比一个南昌要轻是不是?一个在陆大深造过的师长段朗如能没有这个意识吗?
其实最重要的是作战方案问题,上级命令打莲塘。莲塘镇是南昌的南大门,距离市区15公里,南昌南大门莲塘没有动静、部队却在南昌发报“占领南昌”、哪个会相信?没有这么出主意的“团长”是不是?
这样看这个“案子”,“王光树”团长番号不对、主意于理不合,“军参谋长徐志勖”“陷害”段朗如于情不合。整个“案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特别是这个“原告”“徐进之”查无此人。任献廷营长啊任营长,人家政协让你写回忆录你就好好写,演什么义?还开会诱捕,你评书听多了吧?还非要说在现场呢?你这不是把“史学家”们当猴耍吗?
这件事就是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命令第79师师长段朗如向莲塘发起进攻,段朗如一开始拒绝、然后只是派出一个加强营进攻莲塘。加强营的进攻失败之后,上官云相以“畏缩不进,谎报军情,贻误战机”的罪名处死段朗如。
“谎报军情”是指段朗如认为日军莲塘守军兵力是一个旅团,而上官云相认为不是,所以这是所谓的“谎报军情”;“ 畏缩不进”是指没有使用主力进攻,“突击队”失败自然是“贻误战机”了,这些罪名如果成立自然可杀。
可是段朗如没有“谎报军情”, 日军在莲塘的守军确实是第101旅团,第79师轻装步兵根本无法攻克日军重兵集团堡垒阵地,而在攻击失败之后必将遭到日军逆袭,必定是惨败,所以段朗如不愿意去打莲塘。
但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亲自下令要夺取南昌,那么莲塘必须攻克。作为主攻南昌的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来说,这就是听谁的问题?听段朗如的,那就是不执行委员长的命令;听委员长的,那就不能管段朗如说的,硬打也许还有希望。这两个选择一个,自然是要听委员长的,那么现在段朗如拒绝进攻莲塘,就必须要处理段朗如。如何处理呢?上官云相选择——杀。
淞沪会战时上官云相第11军团所辖第33、第40师基本被打光,第11军团也被划归西安行营,由所辖部队为第37军军长及第43师,毛炳文任军团长,这样的处理等于撤了上官云相的职,多亏保定军校军校同学顾祝同的照顾,这才在第3战区任长官部总参议的虚职。
1938年6月第32集团军编成,上官云相任总司令,下辖部队第79军、第49军、第73军。武汉会战期间,这三个军被先后调往第9战区,此次打南昌时。第32集团军指挥部队为第29军外加第102师、第16师、预备第5师。这些部队来自不同系统,新老杂混,此时作为集团军总司令要打南昌,“第一道”军令就被主力师顶了回来,这下面的仗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