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3 第三部 徐州会战 第六章 台儿庄真相 64
来这儿看那书的应该是不太看女频作品的。其实有些女频的作品也很有意义——大家要是看男频看得想吐就去看看女频,这样可以吐得更干净些。
大家都吐完了吧?这就好啦,该看咱介绍的啦,这下子大家就是再想吐也吐不出来啥了。俺就给大家介绍一篇吧,倒是没有佚名,大作家呦——谢婉莹写的——《踏进伟大的台儿庄》。
“天天盼着到台儿庄去的机会终于来到了!”这真是令人激动啊,这个机会得来不易啊,这都4月23日了,想去凑热闹采访的人太多、排队竟然等了半个月才等到。还不错、还来得及,黄瓜菜还没凉透,要是再晚几天,该换日本记者去台儿庄了。
“4月23日晚11点,我们跳上了开往台儿庄的专车。”真是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啊,又不是铁道游击队,叽叽喳喳还“跳上”火车?
“像前次去利国驿一般,我们又坐在头等客车里,每人独占了一张能够自由旋转的沙发。”女孩子就是女孩子,不是干铁道游击队的材料,小资产阶级情调立马暴露——“又坐在头等客车里”啦,沙发可以“自由旋转”啦。这几个文化人是和抗敌剧团一块儿坐火车的,剧团的人当然木有“头等客车”、“自由旋转的沙发”这个待遇。虽然头等舱和普通舱是一块儿叫一个火车头拉着出发的,可是“旋转木马”的感觉就是好的不行,立马发微信给闺蜜显吧显吧。
“要不是打日本侵略者,我哪里还有福气坐在这样舒服的好地方?”
?!?!对于这句话,匝瑜虽然嘴碎得令人烦,可是写这话人的心理到了如此地步也真是没心没肺到了极处了。
上午9点到了车辐山火车站,这里离着台儿庄还有16里路,日军已经开始反击了,这个火车是万万不能在往前开了,日军飞机是无论如何也能看见的,火车站站长只好请大家步行。
“但是因为久没有走路的缘故,一直到下午1时才到杨家楼。”第2集团军在这里设有招待所,歇一歇。杨家楼离着台儿庄还有3里路,16减去3是13,谢小姐一行从上午9点走到中午1点总共4个小时行军13里,一个小时平均3.25里,1625米,每分钟是27.08米,每秒钟是0.4514米。一般人步行速度是每小时10华里,谢小姐一行速度是3.25里,晃晃悠悠的春游速度是够慢的。
当然这是平均行军速度,中间因为休息耽误了一点时间,事后分析,如果要不是休息,成绩应该可以再提高点儿。“因为口渴得厉害,跑去老百姓家里买开水吃,耽搁了10来分钟。”
第2集团军招待所的接待工作早已规范化、程序化了,“桌上摆了许多敌兵的日记和太阳旗,于是向他们要了两面旗作纪念。”
旅游纪念品这些东西倒是周到,就是过了饭点儿了。第2集团军总还是野战军,不是开饭店的,过了饭点儿就是过了饭点儿,没饭给迟到的吃。走吧,去台儿庄军邮所试试运气吧。
走是不想走了,得找个车是不是?军邮所也许有车。几步路到了一看,院子里“有一副石磨子,上面摆着吃剩的馒头和白菜。”这就不能顾上许多了,先抓到手再说吧,到了台儿庄估计中午饭也是没了,只能等晚饭了,实在是靠不住啊。“我们3个人都有点儿饿了,就毫不客气地狼吞虎咽似的,各人抓了一个冷馒头吃着。”看来也不是“有点儿饿了”,太客气了,到这会儿了就别遮遮掩着了。
“我们连盘子里的一点汤,都用馒头涂来吃了。”这个吃相狼狈了点儿,不过也有解释,“在火线上吃到这么好的食品,真是太幸福了!”吃个剩馒头都吃出意义来,真是文化人啊!不像咱这粗人,吃馒头就是吃馒头的感觉、吃窝头就是吃窝头的感觉。
几里地,有车坐,一会儿就到。“跨过运河,就是台儿庄了,我的心是多么感到兴奋而紧张啊!”虽然是写的小说,可是文字像诗一样优美。下面这段文字是总算扯到正题的一部分,原文没有断句,好像是普通叙事抒情。俺认为这其实是诗,只不过没有押韵而已。俺给分一分,大家看了要是说不好,俺负责再给捏回来就好了。
“台儿庄,你这美丽动人的名字(说实话,俺这庄户人家从来都没有一丁点儿觉得这个名字美丽过),
你这用鲜血染红了的村庄,
用白骨砌成的堡垒(没想到女频作品也真敢用词儿),
你是何等的光荣和伟大!(这一句俺也能写得出来)
你深深地印进了每个中国同胞的脑海,
振动了每个中国同胞的中国同胞的心弦!”
“字、庄、垒、大、海、弦”——六句话,六个韵,是不太靠得上哈。木的关系哈,接着看下边的,没准就能靠上了:
“你的威名传遍了全世界,压倒了敌人。
台儿庄,你是值得歌颂的坦能堡啊,
你可曾知道这一页永垂不朽的光荣历史,
是用万千将士的血肉写成?
你可曾知道你的土地下,
埋葬了多少烈士忠魂?(知道,前一句你说过了,“万千”。)
你可曾见到运河里滔滔的流水
曾被烈士的鲜血染得通红?”
八句话,还是八个韵,没多也没少哈。抒情完了,进庄。战场惨象,然后是老百姓的访谈。这些就不给大家再介绍了。临走了,再找个纪念品带上也是人之常情,同行的一位记者叫怪愚的捡了一个雷管。
和军邮所的车一起来的主要是特意从郑州赶来视察的一位军队干部,人家视察完了要回了。要是还想坐军邮所的那辆车回去,那就得走了。临上车,这位记者怪愚把雷管往脚地下一扔,“啪”,响了!这位从郑州来视察的康先生叫唤了一声,两人卷起裤腿一看,“鲜血淋漓”。
这可是个笑话,“拿敌人的武器打自己,真是太不成话了。”肇事者“怪愚十分懊恼,我们也很难受。”
这种笑话和一般的笑话不一样,可不是用来开心的,“看看他们的血越流越多,这儿没有绷带和医药,只好嘱司机快快开往徐州。”
这可真是实打实的台儿庄“血的记忆”了。按照女频的惯例,无论何种题材和内容,篇尾总是要再次抒情的:
“别了,台儿庄!
虽然只是匆匆一见,
你满目凄凉而又悲壮勇敢的印象,
却深深地印进了我的脑海中。
台儿庄!你该是何等的幸运呵!
终于在我们万千勇士的手中,
把你从敌人的铁蹄下夺了回来!
你,虽然成了一片焦土,
但是你属于大中华民族的呵!”
下面是口号,最有力的结束方式:
“中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失守!
台儿庄,你伟大而光荣的战史,
将与日月争辉,与民族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