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血壮山河》之3046 台儿庄真相 27

(2016-08-09 11:08:21) 下一个

3046 第三部 徐州会战 第六章 台儿庄真相 27

  第二十七节

矶谷廉介失去耐心,李长官也失去耐心了,很遗憾,俩人的耐心程度差不多,李长官还稍微激进一点点儿。李长官3月20日是准备“立空前之大功”的,到今天,觉得搞掉台儿庄前面的2000来鬼子也不错,当然这里边也有池峰城四处哭穷闹腾的原因,27日李长官就让汤恩伯南下算啦。其实按照汤恩伯的本意,是想再等等,等日军主力南下、再深入些,在台儿庄拉开了阵势、展开了队伍,这时候再突击日军背后,你看看你咋收摊子?日军你就是再机械化、再现代化,敌前调整部队部署也不是好玩儿的!手里捏着4个师,2000鬼子汤恩伯实在是没放在眼里。可是李长官27日南下的命令也不能不执行,拖了两天,峄县日军主力还是没有南下的意思,只好执行第5战区的命令,南下吧。汤恩伯调整部署,由第52军军长关麟征指挥第4师、第25师及第2师1个旅,于29日晚由女峰山经尚岩、兰陵镇向台儿庄沙凹攻击前进,协同孙集团歼灭当面之敌;第85军军长王仲廉指挥第89师及第2师(欠1个旅)向峄县佯攻。汤恩伯把这个布置汇报给了委员长,没有通知李长官,没有搭理他。

这就是巧的地方了。日军主力准备南下,汤恩伯也准备南下了。在比耐心的比赛上,国军差了一点儿,不过这次不要紧。

和回忆录中吹嘘的无所不知的诸葛亮有所不同,这次李宗仁是真的不知道己方汤恩伯南下的,当然对方濑谷启从峄县南下就更加无从知道了。30日1时,汤恩伯已经行动,李宗仁给汤恩伯发报,发布自己新的命令,这和第一次命令汤军团南下歼灭台儿庄之敌的命令并不一样,“……(2)我军以先行扫荡台儿庄附近敌人之目的,赋予汤军团如下之任务:(甲)王军(王仲廉85军)明(30)日应对峄县之敌佯攻,以牵制该方面之敌南下。但应保持由东向西原方向。(乙)关军(关麟征52军)应速向泥沟、北洛前进,到达该地后,以主力破坏铁路、公路,遮断峄县与台儿庄之联络,并与王军协同阻止峄县南下之敌。但王军保持由东向西原方向。……

李长官这封电报的意思是说,王仲廉第85军对峄县保持佯动,吸引日军主力不要南下支援台儿庄,关麟征第52军南下之后要用主力去干拆迁的活儿,以主力破坏铁路、公路”,也就是不让日军主力南下。可是台儿庄的日军怎么办?这个命令并没有提到,只是说汤军团长应速向孙总司令密取联络”,这说明李宗仁现在是准备让孙连仲3个师1个旅自己解决日军第63联队。汤恩伯看到这个命令肯定是哭笑不得——一边呆着去。

李长官并不能一边呆着去,这大半夜的不睡觉,还不是发愁么?

给汤恩伯的命令是“30日凌晨1时”发出的,这个命令的时间也很是问题,这个时间并没有紧急军情啊?为什么非要搞得这么紧张干啥呀?没有着急的事儿能不能等到上班再说行不行吗?

李长官大半夜不睡觉想汤恩伯的时候,峄县濑谷启是已经准备率主力南下了,可是还没行动,人家还想多睡会儿,早晨再出发。这时候你要说李长官就已经摸着肚皮算出“腹案”来了,那小鬼子可真就没活头了,因为得了李长官的蛔虫病。

临沂方面,坂本顺倒是开始行动了,于29夜开始收缩战场,率领大队,准备绕过临沂南下。可是这个事情是在“29日夜”,李长官的电报是“30日凌晨1时”,到底谁在先谁在后还真不好说。就是李长官的电报在后,那也不是根据这个坂本顺的行动而作出的安排,因为命令里根本没有对这一路日军的行动作出对策,也没有敌情通报,以至于两天后的4月1日第52军与坂本顺在兰陵镇遭遇。所以讲李长官这个时候并不知道谁是坂本顺。

那李长官为啥急三火四非要大半夜发电报呢?就是因为29日傍晚,日军1个中队又突入台儿庄与庄内的残兵汇合了。池峰城肯定是慌了手脚,然后汇报,然后孙连仲也急了,向长官部求援,这样一圈儿折腾下来,再拟定作战命令,就差不多到了半夜了,到了“30日凌晨1时”了。

这个命令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揭了李长官自己的老底儿。

还是拿出咱们的“神书”来看看,书里写的是“待我方守军在台儿庄发挥防御战之最高效能之时,即命汤集团潜进南下,拊敌之背,包围而歼灭之。”而这份命令却是“我军以先行扫荡台儿庄附近敌人之目的,赋予汤军团如下之任务”——佯攻、断路,防止日军主力南下。看来当时的情况,这个“台儿庄大捷”的“腹案”并不是在李长官的肚子里孕育的,而是在汤恩伯肚子里怀的。至于生下这个“台儿庄大捷”的孩子之后,李长官就说是自己亲生的,“台儿庄大捷”这个孩子姓李不姓汤!亲儿子!怎么着?不相信?李长官愿意抽血化验DNA搞亲子鉴定!公证处!“云山市雾罩区……”

至于“我训诫汤军团长说,如再不听命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办。”这个命令中可是丝毫没有。27日第一次命令让汤恩伯南下,今天30日第二次命令汤恩伯南下,巧的是汤恩伯已经行动,正在“执行”第一次南下的命令,和李长官事前事后的两次命令都合上拍了。这样看来只有两次命令,何来“三令五申之后”?既然不是三令五申,那么“训诫”一词就不可能有啊。“当照韩复榘的前例办”,你把韩复榘也搬出来吓唬汤恩伯,汤恩伯倒是吃你这一套吗?你倒是问问汤恩伯,他眼里有没有你啊?李长官在回忆录里这样说只不过是再次强调“台儿庄大捷”离不开他、而不是离不开汤恩伯。“仗虽然是汤恩伯打的,可汤恩伯是让俺拿鞭子赶上战场的!”这次李长官使的招法还是逻辑学铁律三段论!

1、  汤恩伯从后方抄击日军才有“台儿庄大捷”;

2、  李长官拿鞭子赶着汤恩伯抄击日军后路;

3、  李长官拿着鞭子打了“台儿庄大捷”。

这个三段论的好办法,李长官上次用在张自忠身上把临沂大捷搞到自己身上,这次用在汤恩伯身上一样好使,再把“台儿庄大捷”也搞到自己身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