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血壮山河》之2028 战区作战计划

(2016-05-19 05:38:09) 下一个

2028 第二部 冤杀韩复榘 第五章 日军进攻 第一节 战区作战计划 

俩人在济南分开后,第5战区也了无战事,不过韩复榘终于等来了战区的作战命令。

最高统帅部是在12月13日重新发布第5战区作战任务,“保卫徐州,确保津浦、陇海两线枢纽,巩固武汉东北战线”

可是档案表明,12月7日第5战区根据自己的“作战计划”下了作战命令。这就有点儿意思了,到底是谁指挥谁?不过谁指挥谁搞不清楚、这也没有关系,反正作战目标一样,谁先谁后那就无所谓了,但是这也说明此时国军的指挥系统比较混乱。最重要的是,从这个颠倒可以看出,最高统帅部对第5战区是比较忽视的,对全国整体抗战也是没有计划的。此时最高统帅部从南京狼狈逃出,到了武汉又得找办公室、又得给家属找房子……各个方面肯定很混乱,哪里顾得上什么第5战区啊?至于黄河防线那就更想不到了,这大概就是指挥倒置的原因吧。

不过无论如何,总算有个可以参照执行的的东西了,咱们当大兵的只管执行好了。

这个第5战区的作战计划还是很客观、实际的,因为人家开头就说了,是“遵循统帅部的意图,结合本战区当时的敌情、地形及任务。”看看,即领会了上级上级意图、又结合了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搞出来的计划,这还能不好?对头,看看开头咱们就已经知道了,这肯定是个好计划,肯定是个让日本鬼子大吃苦头的好计划。大家一定要仔细体会,根据战区作战计划搞好本部门工作,一定让小鬼子有来无回!另外强调一点啊,注意保密!

整个作战计划分三期执行,分别是第1时期、第2时期和第3时期。大家看这样的作战顺序好不好?

第1时期作战的目的是阻止敌之侵入。

一是守备黄河南岸之第一线兵团,直接守备黄河两岸,置重点于济南及其以西地区,分置有力之预备队于济南、泰安附近,并于黄河固守河岸,不得已时应确保直后方各要点,勿使敌扩大区域或威胁我主力之侧背。

二是守备海岸之第一线兵团,连接守备海岸各要点,阻止敌之登陆,并置有力之预备队于诸城、日照、东海间地区,以机动策应海岸直接守备部队,挫折敌登陆企图。敌已登陆时,亦须固守既设工事线,竭力阻止敌之发展。

三是第二线兵团位于徐州附近,添筑徐州附近国防工事,并准备利用津浦、陇海两线,应援第一线兵团之作战。

这是一个想极力撑开、撑大作战区域的企图,战役的设计思想来自于下雨天给女士撑开雨伞的动作。北线幻想黄河防线能顶住,东线幻想日军海上舰队不好好支持登陆。第二线兵团控制在徐州附近,要是没事的话就挖土修工事,要是有事的话,那就扔下铲子拿起枪,坐火车去支援第一线兵团去。日军如果攻击黄河防线,那就坐上火车沿津浦线直奔600里外的济南;日军如果想要登陆,那就坐上火车沿陇海线直奔450里外的连云港;如果日军既想攻击黄河防线又想登陆,那第5战区长官部就得负责找两列火车。

这个“作战计划”“第2时期”的设想确实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大无畏”精神,确实是胡扯得厉害,第一、二线兵团相距5、600百里路,完全无视日军的机动作战能力,幻想着自己能坐火车随便跑。说实话,这个胡扯的“作战计划”就是放在十年前的内战时期,也是靠不住的。当然如果是放在蒸汽机发明前的冷兵器时代,倒是可以勉强对付的。

第5战区参谋部(其实到徐州会战打完了也没有组建这个机构)也知道这个空心汤团是无论如何也靠不住的,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对于这一点、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也就“多算胜、少算不胜”,赶紧准备“第2时期”的作战——这可才是真的啊。

第2时期(兖州附近之会战)

一是黄河守备兵团,如受敌由长清及其以东正面压迫时,可向莱芜、泰安、肥城及新泰、大汶口地区逐次撤退,占领要点;并在该地区以北留置多数小部队,施行游击,迟滞敌之南进。

前节之目的业已达成,或敌由长清西北侧面压迫时,则平阴、东阿方面应竭力支持,掩护该兵团主力向南阳湖以北运河之线撤退,整顿态势,置重点于济宁附近,准备会战,同时对寿张、范县方面应予警戒。

二是济南以东之一部,不及向津浦路以西撤退者,可逐次向博山、泰安及新泰、泗水南北一带山地撤退,协助主力之会战,并向敌侧击。

三是日军主力于海岸上陆,或黄河守备兵团向泰安以南撤退时,海岸守备兵团之主力应逐次向日照、莒县、沂水之线撤退,左翼与新泰、泗水附近之友军连系,掩护战区右翼。其一部,当面如无敌情,仍固守东海附近海岸。

四是第一线兵团后撤时,第二线兵团即应以有力部队推进至邹县附近,间接支援黄河守备兵团之退却,直接阻止敌沿津浦线南下。余部仍控置于徐州附近。

五是兖州附近之会战,我以邹县、济宁两兵团及泗水、新泰附近之游击部队相互策应,以外线态势,保持重点于左,对南进之敌施以猛力反攻。

这个“第2时期”是“第1时期”的作战失败后的败中取胜之计!侬知道吧,败中取胜之计可是很厉害的呦,关老爷就是常用滴。兵法上是有的,具体到现在,那就是第一线兵团的黄河防线崩溃之后,其部队有计划地向南撤退,主力向西南转移到济宁,次要部队向东南转移到博山、泰安一带,与此同时,徐州正在挖土的第二线兵团派出“有力部队”,赶紧扔下铲子拿起枪,坐火车前进到邹县。如此,南下日军就进入了一个三面被围的口袋阵,葬身之地大概在兖州附近。

解释一下这个第二线兵团的“有力部队”,不是指挖土累的还有力气的部队,而是有战斗力的部队啊,各级执行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啊。

这个败中取胜之计的“第2时期”作战幻想基础有三点,第一是第一线兵团在第一线给予日军一定程度的打击之后才能失败;而且失败之后竟然损失不是太大,必须保持一定的战力;而且剩下的部队跑得还很快、跑得还很整齐,迅速在设计位置上重新组织起了战力;第二个幻想基础是日军必须只有一路南下进攻,傻乎乎地顺着铁路线钻进口袋阵等着下葬;第三个幻想基础是口袋阵里的日军不会等到援军。

有木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第5战区参谋部给出的答案是,“就有这么便宜的事儿!”当然“多算胜、少算不胜”,再多算一算也不是太费事儿,当然,前提是日军不满意兖州的墓地,那再给日军准备一个墓地好了。

第三时期(徐州附近之会战)

一是兖州附近之会战,万一不利,敌由运河之线突入南阳湖以西平地时,或敌由海岸向西强压、越赣榆之线西进时,或敌由运河以西地区渡过黄河时,本战区所属各兵团应按如下行动:

运河沿线兵团,一部退至商丘固守,掩护战区之左翼;主力集结于微山湖西侧地区,准备向西南进出;

津浦路正面兵团,退至徐州西南萧县与津浦路间地区,准备向西北及东北进出;

新泰、泗水附近部队,退至峄县(今枣庄南)、费县间山地;日照、莒县、沂水附近部队,退至临沂附近;东海方面部队,退至陇海路以南沭阳、宿迁间地区,准备向北方进出。不得已时,可撤于运河西岸,阻敌之进出。

以控置于徐州一个师,配合地方军警团队,固守徐州城廓。

二是徐州之会战,以极少数部队据守核心,以战区全力之大部,按上述行动,发挥游击战之威力。

敌如由津浦南段北上时,则以新属于本战区之兵团,于浦口、滁县、明光等处逐次抵抗,求得时间之余裕,最后于临淮关以西淮河之线竭力拒止该敌,俟北方之会战成功后,再转移兵力击灭之。

按照第5战区参谋部的“万一不利”设想,假设打了1万次的兖州会战,日军就已经被活埋了9999次了,基本上达到了DNA认定亲生儿子的准确率,而这个“第3时期”的作战计划就是为了剩下的那一次准备的,“兖州附近之会战,万一不利”。

“第5战区的各位长官,你们受委屈了!”

这样看来,第5战区参谋部委屈的还是很客观的,因为“百战百胜”这个传说是听说过的,“万战万胜”这个词儿还是没有的,只好客观点儿、勉强做出这个“第3时期”计划。这也是一个“败中取胜再败之后的取胜之计”,这个可是从古到今的兵法上都没有的,现在第5战区竟然给搞出来了,你看厉害不厉害?

说实话,就算是把白起、诸葛亮、成吉思汗、曼施坦因、林彪、粟裕,朱可夫等等古今中外这些数得着、想的起来的都叫到一起开个会,看看他们能不能搞出一个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把握的对日作战计划来?

“他们不行、俺们行!”第5战区的各位长官很委屈,因为南下的日军无论如何都已经在兖州被活埋了,这个“第3时期”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打的仗好打了,只好“发挥游击战之威力”收场算了。

另外有意思的是,第5战区只是搞出了北线的作战计划,而对南线,也就是淮河一带的战事,根本没有考虑。这就很有意思了,是已经料定日本人不会从南面打,还是觉得这个方向攻占国府南京的日军不值一打?

各位可以推想一下,韩复榘拿到这个作战计划会肿么想?

俺都懒得想了,反正是骂娘是少不了的——“这是个什么东西?!”

总的看这个作战计划不是个东西,而且这个不是东西的一个重要依靠、所谓现在应该在徐州挖土的“第二线兵团”在哪儿呢?空无一人啊!跟日本人玩儿诸葛亮的空城计?你猜猜日本人会不会上当?

果不其然,未等开仗,第5战区率先撕毁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