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血壮山河》之2026 济南夜话 2

(2016-05-18 07:15:01) 下一个

2026 第二部 冤杀韩复榘 第四章 第5战区 第四节 济南夜话 2

2026 第二部 冤杀韩复榘 第四章 第5战区 第四节 济南夜话 2

场景回放。两人还是商谈这一宿,到最后天也亮了,韩复榘当着李宗仁的面,部署部队撤退!命令部队撤往周家口、郾城,眷属和物资撤往豫西南阳。

李宗仁当时说这话,是为了说明韩复榘不听他的命令。一般来讲,违抗命令那是要藏着掖着的,是要百般找理由搪塞的。而这次呢,韩复榘你不听命令好了,为啥要当面部署撤退呢?为啥非要当面给上级长官这个难堪呢?

这说明这一宿的谈话并不像《李宗仁回忆录》里写的那样,韩复榘最后服了李长官的思想工作,恰恰相反,而是彻底谈崩了!而且是闹得非要当场分个高下不可!韩复榘撩下这个态度就是说明,俺韩复榘,是绝对不听你这个李宗仁的了!

为啥不听?当然是韩复榘认为李宗仁说的不对,大大的不对!而且,俺推断,谈了一宿到了早上,韩复榘已经对李宗仁得出了结论:李宗仁是个草包,而且是个没安好心的草包。

咱们先看一看现在第5战区的形势。北线,日军已到黄河北岸,所谓的黄河防线根本就靠不住。南线的淮河防线只有一个桂系新编成的第31军,此时日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南京失守是早晚的事儿。南京一旦失守,日军就可以右旋,立刻北上,突破淮河。东面是大海,日军也可登陆。西面,日军已经占领河北大名,形成半遮盖。第5战区是三面受敌,甚至四面受敌。第5战区现在只有韩复榘的第12军、第55军,桂系第31军,东北军第51军、第57军,庞炳勋的5个团。其中最有战斗力的就是韩复榘的第12军、第55军,桂系第31军新成,总要打点儿折扣,东北军第51军还好,第57军就差点儿了,其他杂牌更是靠不住。北线日军是第2军,下辖第5师团、第10师团,可谓硬手,还有第109师团。南路日军不知是啥打算,如果从最坏处着想的话,几个围攻南京的师团一起北上,第5战区就靠现在这些兵力,那是啥也干不了的。日军南北对进,第5战区不可支持。

怎么办?

全力南线作战,放弃山东,全战区集中力量支援南京?意义不大。

全力北线作战,把第5战区所有部队都调上来,韩复榘的第3集团军、桂系的第31军、于学忠的第51军、庞炳勋的5个团等等,都集中到北线,狠狠搞一下当面的第10师团和第109师团,率先打破北线的威胁,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可以的。不过,俺估计韩复榘现在不是太愿意这样搞。要是放在半个月前,李宗仁刚到徐州就开始准备这样干,有限出击一下,韩复榘倒是有可能支持的。问题是半个月的时间白白过去了,李司令长官只是在徐州忙着“经济建设”,军事部署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现在军情变化了,这个方案现在实施恐怕不行了。

第5战区是在8月20日成立的,其作战任务为,“本战区作战之特性,为对敌强行登陆之作战,故以立于主动地位,确占先制之利,根本打破敌军登陆之企图,此为作战指导上之第一要义。纵使敌军一部先行登陆,务必迅速围攻而歼灭之,不使后续兵团借此以为安全登陆之掩护。此为作战指导上之第二要义。必要时,在指定地区之范围内扼要固守,绝对限制敌军之进展,运用机动部队而歼灭之,以确保我国军南、北两战场作战联系之中枢。”

军令部给第5战区的这个任务,基本上是妄想,而且也没有足够的部队去布置,更谈不到完成。所以,最高当局也很快发现自己的不切实际了,改正的很快也很彻底,发布建立第5战区的命令当日,就干脆痛快地撤销了第5战区。10月16日又重建第5战区,此前设立的第6战区与此相同都是因人设事,新设第6战区是为了安排冯玉祥,此时重设第5战区是为了安排李宗仁,此中详情后文再交代。这个时候并未发布第5战区新的作战任务,自然应该以前面发布的为准。南京失陷后,就是在12月13日,重新发布第5战区作战任务,“保卫徐州,确保津浦、陇海两线枢纽,巩固武汉东北战线。”

11月28日,两位战区的正、付司令长官筹划军事,此时战区新的作战任务还没下达,就应该以原有的战区作战任务展开讨论,这一点是不应该有所怀疑的。二位如有不同意见,也是建立在完成战区任务上的基础上的分歧。

“本战区作战之特性,为对敌强行登陆之作战,故以立于主动地位,确占先制之利,根本打破敌军登陆之企图,此为作战指导上之第一要义。”

抗登陆是第一要义,问题是现实情况是日军陈兵黄河北岸,这是太明显的进攻了,反倒是抗登陆还暂时看不见。

第二要义是消灭登陆日军,其实是第一要义的延续,其实是一回事儿。

作战任务中反倒是没有点明的第三要义,“必要时,在指定地区之范围内扼要固守,绝对限制敌军之进展,运用机动部队而歼灭之,以确保我国军南、北两战场作战联系之中枢。”倒是符合现在的战区情况。

韩复榘是有能力可以深刻理解这一任务的。因为他有对日作战经验,有很好的地理掌握,有着很高的军事指挥素养,这个从前文所分析的黄河防线部署就可以看出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就是白崇禧也没有达到韩复榘的军事指挥水平。

就在1个月前的淞沪战场上,10月21日,桂系第48军以6个步兵团,向蕴藻浜南岸的日军发起冲击,企图一鼓作气击溃当面日军。这次战斗虽是薛岳指挥的,不过白崇禧也对第48军很有信心,也是认为第48军的战力是可以达到这次战斗的目标的。

结果很惨很惨。21日19时6个步兵团全线开始冲击,彻夜激战,各路均有有限进展。不过天亮之后日军立刻发动反击,桂系全线各部是步步后退,到了23日,第48军损失惨重,反倒失去出发阵地。第48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庞汉祯、第171师第511旅旅长秦霖以及团长廖雄、谢鼎新、诸兆同阵亡。一次出击就搞成这个样子,实实在在是大大出乎白崇禧的预料!白崇禧对于桂系牺牲如此惨重之战深以为耻,在回忆录中是绝口不提。可见这个时候,白崇禧对日军的战力和中日两军作战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然就谈不到正确的指挥了。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以后,白崇禧对待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就是一个思路,“开放战场,后退决战。”没别的办法,只有这一个办法。

俺推断在这个时候,韩复榘已经形成了这个“开放战场,后退决战。”的思路,因为在前一阵子的德县,韩复榘手里掌握5个团,就在德县后边几十里的地方,愣愣等了宋哲元三天,眼看着自己的一个团被歼灭,他是一点儿都没有冲上去和日本人拼个你死我活的想法。

“小诸葛亮”白崇禧都不行,那“李猛仔”差的就更远了,无论从对日作战经验、山东地理、人情,军事指挥素养上来看,这几点完全不能和韩复榘相提并论,就是从判断战场情况、理解上级命令的层面来讲,李宗仁恐怕感到也会很困难的。这个并不奇怪,“李猛仔”的文字水平也许就是“让秘书写成大字版来讲一讲”的水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