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中文学校教师年会上学到了什么?

(2015-11-15 23:30:10) 下一个

每次参加华夏中文学校的教师年会,见到那些勤奋耕耘,努力传播中华文化的同行们, 我总是学到许多宝贵经验, 同时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群专业与非专业老师们对海外中文教育的passion(激情)和探索。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样有新的收获, 并得到令人振奋的启发。于是趁着记忆的新鲜记录在此,与朋友们分享。

每年的教师年会都会向与会者征集学术研究, 教学经验文章/论文, 并由作者在大会演讲。 今年的演讲有对初,中, 高年级不同阶段的教学特点和方法的总结, 有介绍历史教学, 中华文化, 书法的报告,  有教育心理学对中文教育辅助, 还有引进网络技术加强教学管理和多媒体教学的演示, 以及中国汉办代表对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及中文标准考试的介绍。 短短一天半的大会议程满满当当,高质量的教学报告一个接着一个, 令人受益匪浅。

那么, 今年我又学到什么新的经验?又为什么说收到令人振奋的启发呢?那就是再一次意识到海外华裔学习中文的必要性,以及课堂管理的新策略。 

首先令我非常感动的是这些中文老师们对传播中华文化的热情。他们许多人是在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备课教学的。如果不是真正热爱这一行,很难想象有谁会把一年中的三十多个周末的时间交给中文学校,还不算平时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他们大都不是中文专业,为了在中文学校教好书,他们要不停地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策略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他们的辛勤劳动真的很令我敬佩。置身于这些人之中,他们的热情和努力总是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也不敢懈怠。参加这样的会议,好像长途跋涉之后来到了加油站,充实和提高了之后又整装出发了。

在大会的第二天我有幸有遇见了华夏中文学校的创始人和元老之一的李老师。正是她开创了高级中文教学的先例,以及将中文标准考试引进了华夏中文学校。她还是资深的大学中文教师,教学管理者和AP中文考试的阅卷者。最近几年我因执教十年级的中文高级班,所以听过李老师的示范教学课。这次李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信息。她说,现在大学里对中文感兴趣的非华裔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语言才能和对中文的热衷和执着。很多商科,经济专业的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国这个市场,纷纷选择中文为外语学习。有的学生甚至是数学,物理专业的。李老师还极力建议华裔学生坚持学习中文。她说,世界上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讲中文,你就是其中一个;世界上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讲英语,你还是其中的一个。这是多么可贵的价值!相反,在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的时代,如果作为华裔的你都不会中文,那该是多么令人尴尬的事!李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大学接受中文AP成绩的情况,如果学生在高中通过AP中文的考试,就有可能在有些大学得到免修一定外语学分的待遇,或者通过评估考试直接选修高年级课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得到节省学费的经济效益。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李老师说,中文学校就是在帮助学生成就这样的好事。(以上是笔者整理的与李老师的谈话,在此对李老师表示感谢。内容并未经过其本人校阅)

另外一个对我很有启发的是本校刘老师关于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应用的演讲。我之所以对此印象之深是因为我们非教育专业出身的人,在学校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刘老师的演讲高屋建瓴地概括了如何利用动机信念灵活教学,因动机施教,给学生机会满足他的动机,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她说专家认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仅次于学习能力。刘老师以她在课堂上的教学实例演示了心理学概念的实际应用。

还有老师对不同的教材的特点和优劣,实用性做了详细对比,并对教材的转换提出了建议。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经验。但我认为教材的选用固然重要,但实际上它们大同小异。教师对教材的讲解利用,以及家长的参与,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中文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所在。

最后还有关于网络课堂管理,远程教学的报告也令我们眼界大开。并给了我们一些需要与时俱进的压力。尽管我们一开始运用一些多媒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但这方面提高的空间还是很大。

由于很多高质量的报告在同一时间段,这里所提到的仅是个人所参与的,非常遗憾分身无数,对很多演讲只能忍痛割爱。

总之今年参加教师年会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强了我继续坚持中文教学,弘扬中华文化的积极性,坚定了我对华裔小孩学中文的提倡和坚持。

以前自己以及有些朋友同事对小孩中文学习的无奈,放弃,以及“尊重”小孩意愿之类的理由现在看来是否可以三思一下。做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如果就这样轻易放弃了,是否对孩子是一种失职呢?尤其是近年来大量中国高中生涌入美国(我不是对此厚非),他们的中文无疑是在美国生长的abc们无法能及的,而他们的英语往往却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可能与后者不相上下。况且他们大都是真正的“学霸”。那么abc小孩,是不是觉得又多了一种竞争呢?之前提到过,如果你的非华裔大学同学或同事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你作为华裔却在小时候放弃了中文学习而不会中文,但其他你的同胞却正好相反。那能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我想对一个人的能力和挑战力应该不会加分吧。

最后我很感谢中文学校的创建者和管理者们所提供的这样的机会,让中文老师有个交流的平台和学习提高的机会。以上匆匆草成,词句未加雕琢。聊以纪念2015教师年会并记录个人感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宣武门外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各位的评论和建议!坚持学中文也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但学多学少在个人。学好和学不好也没什么奇怪。贵在坚持。祝大家继续努力共同进步!
noexit 回复 悄悄话 要让孩子学有所用,而且是有趣味的运用才有效果。比如,有选择的看中文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看眼下新时代偶像的音乐会等,很有效果。在家坚持说中文也很重要的,至少在家里有语境,日常的口语交流能听懂和应对,家长要经常有意识的用一些新的字,词,语来循序渐进提高孩子的掌握程度。这些对于我的孩子是有效果的。不一定适合其他孩子,家长要用心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还有,家长的坚持是最重要的!坚持到底一定有成果。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三点雨 回复 悄悄话 孩子能不能坚持学中文还得看家长。家长每天只跟孩子用中文聊吃喝拉撒的,孩子肯定学不好中文。
孩子对中文感兴趣而能学好中文的,家长肯定从孩子小时候起每天都给孩子讲中文故事,尤其历史故事。
同学,坚持每天花十五、二十分钟给孩子讲个中文故事很难吗?
走马读人 回复 悄悄话 其实我的书已经解决了英语中文字连接的秘密http://www.amazon.com/dp/0986078301,我的下一本书将面向大众市场.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艺不压身。多一门语言只会是好事。但我们确实要考虑到这个艺是以怎样的代价得来的。如果孩子兴趣高高,从小就学,玩似的就掌握了,go for it!
如果是要天天鸡飞狗跳的,也许就不值了。
学一门语言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孩子没兴趣,甚至反感,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别的,一样可以很有成就。
要看长远效果。不要以为现在孩子识了多少字了就是成绩了。打听一下,好多华人孩子是在中文学校学了7、8年的,而且考试都是100分,但到了20多岁的时候,与没去过中文学校的孩子比,没什么两样。
能学好中文,真的是好,我也真希望孩子们都真正学到了。只是,看看过来人,几乎这些努力都打水漂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