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歌唱二小放牛郎》告诉了我们什么真相?zt

(2015-11-16 08:01:06) 下一个

作者:莱茵的黄金

《歌唱二小放牛郎》全文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乓乒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二小,

可怜他死得这样惨。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作于1942年)

这首我们唱了几十年的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歌词主题目的是为了赞扬全民抗战的艰辛和儿童团员不怕牺牲的品格。那么,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歌中隐含着什么?

首先歌中很明确告诉我们:敌人扫荡,恰好遇上十二岁的放牛娃,于是勒令带路,放牛娃把敌人带进我军的包围圈,以自己牺牲换来打击敌人的目的。

好的,这是一场预谋的埋伏吗?---是的,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敌人的扫荡任务已经被我军侦破。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埋伏圈是事先准备好的。

 

问题出来了:

问题1:如果二小不把敌人带进包围圈,那么我军的埋伏就白费了?

从歌词我们看到:伏击是有效的。最后“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在我军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组织一场成功的伏击战,应该是策划地非常周密的行动,怎么会漏了“把敌人带进包围圈的”一个角色呢?

 

问题2:几千老乡都撤进山里了,为什么二小还带着羊群大模大样地在公开活动?二小不属于撤离的一部分吗?

有朋友会说,二小不知道撤离的命令,或者真的贪玩,掉队了。而事实却是:二小是儿童团长,大规模伏击战之前不可能比其他儿童更贪玩。而且--他知道伏击圈在哪里!

 

我其实不愿意得出这个结论:王二小是我军伏击圈的诱饵!----准备着故意牺牲一个少年来吸引敌人上当!

战争没有不死人的,是残酷的,我们不否认为了赢得胜利可以不择手段。

有朋友会说“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人家作词者随便一写,你去较什么真啊?”

我实在不想看到影响我们几代人的偶像,是词作者随便杜撰出来的。我相信歌词的真实性的同时,必须接受这么一个事实:

王二小的牺牲精神,其实超过了我们大部分成年人能够接受的限度!

他遇上敌人不是意外!

最后,再次缅怀这句歌词: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