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2016年中国的春运大战全面打响。至3月3日结束,今年中国春运共40天。相关部门会商预测,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29.1亿人次,旅客平均出行距离约410公里。日前,记者走访北京部分火车站发现,在相关政策严厉打击下,昔日公开倒卖车票的“黄牛”几近绝迹,仍在贩票的“黄牛党”则表示生意越来越难做。
时近岁末,归乡情切。尽管春运在民间语境中的刻板印象未有根本改观,但,伴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春运记忆”确实也在悄然转身:绿皮车没了,候车棚拆了,排队长龙不见了……来自铁总的数据显示,网上售票占比超过60%,买票彻夜排长队现象已成历史。
这些年,某种意义上说,“吐槽春运”就像“吐槽春晚”一样,成为一种民俗图景。一票难求,满地黄牛,还有磕磕绊绊的12306购票网……若再加上15块钱的高铁盒饭、“站前杀鸡”等桥段,铁老大在春运中,已成为不折不扣的“暗黑者”:再正义的举动,也会归零于运能的“痛楚”。这样的舆论风潮,说冤,似也不冤。
道理还是交给数字来阐述:据初步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1亿人次,增长3.6%。其中,道路24.81亿人次,增长2.4%;铁路3.32亿人次,增长12.7%;民航5455万人次,增长11%;水运4280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今年客运量增速虽缓,但绝对量新增1亿人次;从铁路方面来看:尽管去年又有近20条高铁新线3000公里投入运营,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但,高峰时段、热点方向铁路仍然“一票难求”。
中国的“春运”被评为“世界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可见,指望火车解决春运数十亿人次的大迁徙,实在是不能承受之重。从社会责任而言,作为公共供给的一部分,性价比高的铁路客运是“重头”,但也没有哪个国家,仅靠铁路就解决了节令性出行需求飙涨的困局。比如西方国家的“双旦节”(圣诞节和元旦),穆斯林国家的开斋节,以及各个国家的宗教节等。火车一票难求,乘客席地而卧,也非怪事。
说这些的意思,当然不是要为铁路部门开脱春运责任。而是在春运这个公共话题上,须看到两点:第一,如果目光永远只盯在一种出行方式上,春运症结可能永无终结。铁路在延展,时速在提升,然而出行需求也在与日增加。总不能按照春运需求去安排铁路资源的日常供给。此时,如果飞机票能卖得顺畅一些,少些“去哪儿”的烦恼、少些“携程”式失联,又如果拼车合法化的步子能快一些,APP在集结民间出行资源上更给力一些,那么,也许有关火车票的抢票攻略就不会如此炙手可热。第二,有关依托城乡一体化纾解春运需求量的想法,听起来固然很美,但忽略了两个现实:一是中国人的故土情节,就算家在城市,过年返乡,也是常态;二是春节是“国假”,短途出游的需求,迟早与日俱增。这些变量纠葛在一起,就算城镇化的步子如“飞毛腿”,恐怕中国式春运仍是一场“人海即景”。
该联动的还是要联动,该努力的还是要努力。在1月19日刚刚结束的2016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信用建设将成为今年春运工作的重点,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公安等部门将联手打击失信行为,努力打造“诚信春运”。春运是一场大棋局,走哪步、怎么走,还得多点现实思维、全局思维。
春运来了,这是一场盛大的公共监督。该骂的骂,该喷的喷,该静下来想想的,也不能靠情绪与成见过日子。让春运,如春风十里,带着春天上路——这终究是一场情怀与智慧、作为与权益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