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回: 初读圣经感悟伊甸 贵妃醉酒戏寓梁园
第二天,印度人瑞吉很早就出去办事了。重生也打算出门散散心,但是心里又惦记着楼上的姑娘叶梦缘。想找一个理由,到楼上去找她,但又没有什么理由好找。正在百无聊赖之际,突然又听到有人敲门。有了上次的经验,重生以为又一个国际研究生要来住房了,就大胆去开门。开门却见是一对穿着整齐的白人夫妇。一问原因,原来他们是在挨家挨户的传教,正在派发《圣经》和传教小册子。重生很高兴,这下子至少有了点事儿做。就客气到把他们请到了客厅里。细一交谈,才知丈夫叫约瑟夫,妻子叫玛丽娅,他们属于一个叫做“耶和华见证人”的教派。
上回书提到,重生的母亲和姥姥家门上都是天主教徒,所以重生对于基督教总体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重生却从没有听说过“耶和华见证人”这一教派,并且惭愧在国内连中文《圣经》也没有读过。重生刚上中学之时,母亲曾和重生郑重地说,“你在咱家开明悟最早,受洗也最早,算命先生又说你才高八斗胸怀大志,我把你送给神甫去修神甫去如何?我跟你说,你二姥爷就是在很小的时候,跟一个外国神甫走了,去巴西传教去了。这还是解放前的事情呢。”重生就对母亲说,“如果神甫能够说服我信教,或者天主向我显了圣迹,我可以像我二姥爷那样,不管到哪里,用一生去传教。可是神甫讲的道理我听着不通嘛!”其实,重生最讨厌那些神甫们在做弥撒时,让教友们跪着念经,并且用半懂不懂的经文甚至拉丁文来糊弄农村里文化程度不高的教友们。有一次,重生在有限的讲道时间,乍着胆子向神甫要书看,但却被神甫以年龄太小看不懂,再者并没有现成的《圣经》汉语译本推托了。所以,重生除了读过一点天主教经文以外,还没有读过全版《圣经》。这次重生见完好的《圣经》中英文译本轻易地送到了眼前,就向他们各要了一本。
向重生派发《圣经》之前,约瑟玛丽夫妇建议重生应该先读“耶和华见证人”印刷的宣传册子,再读《圣经》,而且《圣经》应该从新约的部分开始读,读完新约再读旧约。两星期之后他们会再来讲教理、作见证。还热情地留下他们的家中电话。并说期间若有什么感悟,或有了什么要帮忙的地方,尽管随时给他们打电话。重生心想这些都还不妨,本来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被妈妈拉进中平的北堂里洗了礼,又稀里糊涂地听过神甫们做的许多弥撒,这次只是重新补习一下基督教的教义而已,顺便还可以学英语,于是爽快地一一答应了。在他们走后,重生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那个宣传册子很薄,一开始便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饥荒、战争、疾病、瘟疫、人性贪婪、信仰危机、道德堕落、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一个出来三个,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技进步虽然日新月异,但却对这些问题却是无能为力。然后得出结论,用醒目的标题说道“人们再不能按这种方式长久生活下去了”。重生觉得这些说教,对于现实社会的针砭,倒还切中要害,而且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翻出自己带来的一本大学课本《马克思主义原理》,翻到“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一节,赫然而见“社会再不能按这种方式长久生活下去了”这样的标题,标题下面讨论资本主义社会各式各样的危机:贫困、失业、毒品、犯罪、贫富分化、享乐主义、价值沦丧、精神空虚。重生原来上大学时对于这些政治课本的内容是味同嚼蜡,然而现在却觉得这样的对比阅读和学习挺有意思的。再去回想自己在国内所历所闻的事情,竟然感触颇丰,好像就是在读先知们的预言一样。当然依重生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开出的药方自然是那必定要如期而至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而“耶和华见证人”的宣传册子上归结的根本原因是人民背离了代表至真至善的上帝耶和华,开出的药方是要重新认识《圣经》里面包含的亘古不变的真理与价值,痛心皈依主。最后,二者都有一个相似而美好的远景,共产主义或者天堂伊甸园。想到这些,重生自以为得道,激动地连饭也顾不上烧了,午晚饭均和早餐一样,冷面包蘸凉牛奶,却也吃得津津有味。一面吃着饭,一面满怀欣幸,把自己带来的一大堆文史理哲经典书籍重新整理了一次,都一本正经地摆在案头。又发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宏愿,走笔写道是:
客临寒窗坐,诗书卷案前。
文理皆我顾,工程亦未难。
中西有通慧,得道忘食寒。
何伤羁旅单,丈夫心似山。
然后题曰《咏志》。写完后仍然意犹未尽,又在那《圣经》的扉页上写上一句不知哪个哲学家说过的哲学名言:“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又去那大学课本的扉页,也煞有介事地写上:“记住,这也不是《圣经》”之类的可笑话语,才又丢下它去读《圣经》的新约和旧约。
重生觉得四福音描述的耶稣基督的传道故事引人入胜,这使他回忆起妈妈以前讲的关于耶稣的许多传说,又开始庆幸自己有从母亲那里传承下来的天主教背景。而现在这些故事们又用汉语写出,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读起来,让重生觉得好像又回到了中平家中,倍觉亲切。读完之后,重生感慨万千,如果人们都能够信基督和神,都能按照耶稣所说的道德律生活,那地上必少许多尔虞我诈,一切近乎天堂。这样的一本好书,应该到中国去大力发行,至少应该和《论语》、《马原》之类的书比较阅读,让人们自觉地选择什么是正确的信仰,才好更有收获。
但是一读到《圣经》最后的启示录,重生觉得晦涩难懂起来,除了老生常谈的末日审判和天堂地狱,也并没有觉得里面有什么新道理,便很快地跳过去读旧约。
旧约创世记的故事又非常有趣。虽然神六天之内造天地万物和人类而第七天休息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但重生还是在这里用铅笔郑重地标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神六天内就能创世?然后再读那个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亚当夏娃伊甸园故事:耶和华神在伊甸园里分别种有吃了能长生不老的生命树和吃了能分别善恶的智慧树,后来夏娃和亚当便被蛇引诱吃了智慧果。重生在这里写道:“深刻,人生烦恼识字始,这里应该对应进化论中所谓人类脱离了动物界,有了自我意识即所谓的智慧吧?”当又读到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情形:“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重生又不解,在“我们”那里打上一个问号:这里为什么说“我们”,难道犹太教一开始也是有众神的?然后又写道,到底是人弃绝了神,还是仅仅因为人犯了所谓的原罪,而神弃绝了人?心里又想:如果我是亚当或夏娃,我也一定要吃分别善恶的智慧果的,没有意识不知好歹,不分善恶没有爱憎自由,则与动植物无异,多么可悲!若是这样,纵然能活千万年我不羡慕。东谚云“只羡鸳鸯不羡仙”;西谚谓“不自由、宁勿死”,皆此道理是也。
接下来,重生读到神毁灭所多玛城而救义人罗得一家的故事。重生觉得这新世界译本的《圣经》讲得太简略了,有点美中不足。妈妈给他和姐姐秋莲讲的那个天主教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栩栩如生:说当时天主启示罗得,要罗得的所有家人出城门以后,要至少再跑上一百步,方可回头观看,否则只跑九十九步也不能获救。可罗得的妻子就是不信,不但自己不肯走,还不让罗得背着她走。结果罗得背着她,忍了九十九步都没有回头看。可是就在罗得刚要迈出最后的一步之时,突然感到身上特别沉重,再也背不动了,就只好放下妻子,又向前迈出最后一步才回头一看:天啊!不仅所多玛城毁灭了,自己的妻子也变成一个钉在地上回头观望的盐柱!那盐柱便是天主故意给少信多疑的人世间留下的神迹。盐柱经年历月风侵雨蚀,当它完全变平变没的时候,便是天主第二次以大火永远灭世、并且最后大审判之时。
故事的教训是必须信天主,否则天主必罚,谁也救不了;而如果真心信天主,世界各地到处都可以发现天主留下的神迹。
那时重生和妹妹当作神话故事听得半懂不懂,只是替罗得的妻子慨叹和惋惜:为什么她就是不听天主的话呢?!现在重生读着《圣经》,再回忆一遍这个故事,心里竟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这是不是神在通过这个故事启示我,为什么我就不信天主呢?自己孤一无靠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看到的第一本而且备觉亲切的书,竟然就是本《圣经》,这难道不是一个地道的神迹?!
姜重生这样想着,却不曾想自己也像那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样,真假难分,是非不辨,似乎也要把一些超现实的唯心神道论招入信仰的膏肓了。此乃后话。
晚上老钱如约赶来。开车出了校园以后,又花了很长时间才到了农夫店,七拐八转地,重生也不知道老钱拉着他到了哪里。等买完一些蔬菜水果之后。天已经完全黑了,老钱才又拐弯抹角地开车去还他借的那个手机。老钱在路上给重生随便地说着手机主人的情况。
“这个玉寒姓杨,人长得非常漂亮,所以大伙都叫她杨贵妃,不知是谁起的头,她也不反对,所以现在可就在咱常春校园中叫开了。两年前她和现学生会会长杨为民同机一块儿来的,都是我接的机。杨为民现在咱校园里可是一个呼风唤雨人尽皆知的人物,你很快就会认识他的。现在不说这个为民,咱单说这个杨贵妃,原来她可是一个很爱干净,新鲜花朵儿一样的好姑娘。刚来时,一大堆中国留学生在她面前就像蜂蝶采蜜一样地献殷勤。据说她一开始和为民好过一阵子,但后来呢就散了,也不知是谁蹬的谁,后来俩人倒还能以普通朋友相处,相互无事。可自打去年暑假里,贵妃和一个很精明能干的白人小伙儿开车去纽约华盛顿玩了一趟。回来以后,性格可就变了。抽烟,喝酒,邋遢而不顾形象。晚上还大声听音乐搅得四邻不宁。据传是因为那个白人小伙儿是4F党的。杨妃被洋小伙儿甩了以后,中国留学生中再也没有人敢接盘了。不过她对我倒是一直是很热情的,可能是因为我第一次接她飞机的原因吧……”
说着说着就到了杨玉寒的住处,那里是一个单层小别墅。空间比老钱的蜗居大了许多。但里面的物品摆设,竟然凌乱到了十分不堪的地步。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散落满地,满茶几满沙发到处堆满还不算,满屋里还弥漫着浓烈的烟酒味。立体声录音机里正唱着幽怨的歌词:
给我一个理由让我去追求
让我一次喝个够
都说那爱情美呀我却无所谓
我为爱情留过太多的泪
只好现在才能找回
端起爱情的酒呀疯狂有滋味
一杯一杯我也不会醉
满脸都是爱情的泪
红红的那个嘴呀弯弯的柳叶眉
洁白无垠散发着青春的光辉
这样的女孩真让我陶醉
见老钱来了,杨玉寒也不去关录音机,手指向那满满的烟灰缸里娴熟地弹上一下,头也不抬地对老钱说,“钱哥,还我手机来啦?新人你接到没有?怎么,这么快就有新一届的新生入学啦?”
“接到了,接到了,”老钱指着姜重生介绍,笑着对杨玉寒说,“你快抬头看一看呀,就是这个小伙子姜重生,看人家多年轻,长得高又帅的!——怎么样,后生可畏吧!”
这时杨玉寒才抬起头,一面用遥控器将录音机摁掉,一面撩开遮住半个脸的青丝披肩,仔细地打量着姜重生,一面说,“嘿,你叫姜重生,是江泽民的江,还是姜子牙的姜?不管你是哪个‘将’,你这名字有福气,瞧你爸妈怎么给你起的!看来你的一生,或许能有两条命呢!我叫杨玉寒,虽然大伙叫我杨贵妃,但是我可没有人家杨玉环那大福大贵的命呢!”
这时重生才注意到那杨玉寒的容貌,和她的内务可真是天壤之别。真个是红红的那个嘴呀弯弯的柳叶眉,一看就是一个惊艳绝伦气质脱俗的大美人,活脱脱就是杨玉环再世。只是那过分白皙的面庞,说明她已经宅在这里好久没有出门见阳光了。
“哪里哪里,我可不迷信这个。只因为我有个春天生的的哥哥叫春生——一个很常见的名字不是——而我是农历三月初三生的,我妈没有其它的名字可起了,说,得,干脆就叫重生吧。后来就有许多人叫我重(ZHONG4)生,这也倒还好;可偏偏又因为我胆儿小,一些同学就为这个名字叫我‘虫子’。然后我就跟他们急,多难听的绰号呀,那里比得上你‘贵妃’的名字好听!”
姜重生接的一席话,说得杨玉寒呵呵地笑了,那女孩笑起来好似花枝乱颤,丰腴的圆脸蛋上出现两个浅浅的酒窝,显得更加娇媚可爱。“‘豆蔻花开三月三,一个虫儿朝里钻’——看来你确实应该叫‘虫子’的,这正好合了你的生日了!——而且你的三月三生日也确实不错嘛,什么时候你也会交桃花运?”说着那杨玉寒竟然当着老钱的面给重生抛起媚眼来,看来她真是已经喝得大醉了。
重生到底还是未经世面的一介书生,哪里见过第一次见面就这样既大胆又开放的女孩,自己倒被那姑娘羞了一个大红脸,再也接不上话茬了。
等到从杨玉寒家出来以后,老钱开始嘲笑重生,“好嘛!你小子,咋的,看人家姑娘长得漂亮,第一次见面,就把自己的生辰八字报上门了。‘我是阳春三月农历三月初三生的,和您杨贵妃的生辰八字正合’——在人面前那么多废话屁话干吗?!——看来你小子和杨为民一样,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怎么样,这次碰了一个软钉子,长见识了吧。”
然后老钱郑重地和重生说:“咱们玩笑归玩笑。像杨贵妃这样的女孩,如果没有相当的胆识和肚量接盘儿,你就别去招惹她。你没听说过现在咱们这里流行的顺口溜?一等女孩嫁美军,二等女孩嫁日军,三等女孩嫁国军。国军日军美军,全他妈的都是我们无产阶级的敌人!可像她这样的心高气傲,最后不嫁给美国人那才怪!”
重生突然觉得这个话题很无聊,赶紧找茬岔开它:“这个说法我理解。自从八九六四以来,虽然中共一直警告全民不要全盘西化,但全社会一直有崇洋媚外的风气,谁叫人家富裕先进呢。你知道现在北清校园里面流行什么口头禅?——一等学生本科就出国,二等学生硕士再出国,三等学生博士才出国。我在国内读完了硕士,已经是等而下之的了。”
老钱接着说:“你再别提什么中共,我们这一代亲身经历过六四清场镇压、并且知道六四真相的人们,早已经对中共现在的那一套做法深恶痛绝。老实说,对国内的政治人事失去了信心,正是我千方百计要出来的原因之一。”
“那您知道什么是六四真相?”重生笑着问道。
“八九年的时候你上初几?”老钱反问道。
“我已经上高中了。”
“上街游行过没有?”
“没有。我们中平市一中的老师们,都管大学生们六四的时候上街游行,叫吃饱撑得闲闹事。”
“还是啊。我可是哈工大七七级的,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那时我是我们班里最小的,咱当时也和你现在一样年轻,不,比你现在还要小几岁呢。我告诉你,我们班上还有解放前出生的呢,属于老三届,比我大了十多岁,都快差一代人啦。我大学毕业后直接保研,研究生毕业之后刚到上海工作不久,就赶上了第一波学潮,那时还只是八六年呢!现在人们都知道八九六四,但把学潮的根——八六、八七年倒忘了。”
“八六学潮我也听说过的,而且当时就知道的,不就是中科大的方励之他们搞起来的?说起来方励之也是北大物理系出身呢。我还专门在物理楼图书馆试着查阅他写的书。他的介绍天体物理和相对论的书倒都还没有被禁,随便儿看。”
“八六学潮发韧于中科大所在地合肥,高潮于上海,终止于北京。可以说是八九年的大学潮的预演。原来合肥的学潮是因为方先生的一句话:‘民主不是自上而下给予的,而是由下而上争取来的’而鼓动起来。这理儿当然是对的。但是参加游行的除了学生还是学生,并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当时老百姓们普遍只持观望态度,上海的学生们当时又被老江用民有、民治、民享一段英文背诵唬了一下,就被压回去了。”
“就是就是,当时我们的初中班主任老师就在八六学潮过后跟我们说:‘那些不懂事的大学生们,好不容易挨到邓大人改革开放,好不容易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凭考分上大学了,好不容易又考上个什么大学,又好不容易可以守着铁饭碗吃皇粮了,这时,却受他人蛊惑跑到街上闹闲事,追求什么民主自由这些没有影子的事情,这不是吃饱撑的么!’”
“那你认为此评论如何?”
“当时我还是小孩子呢,自然认为我们班主任老师的评论是对的。记得当时他正在教我们初中课文鲁迅先生的《药》。他让我们背辅导教材里的关于‘药’这个文章题目的三层涵义和那篇小说的中心思想,说是考试的重点难点。决定一生命运的中考都可能要考呢。甚至连篇末那个乌鸦‘哑’的一声大叫的一大堆深刻涵义什么的也让我们背下来。但是后来上大学以后,才慢慢觉出那些所谓的学习和背诵都是枉然,应试教育而已。既然‘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是疯话,一旦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理念之后,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对了,不说这些,你倒还没有说你所知道的六四真相呢。”
“看来你小子还真不是一个书呆子,你对时事政治也满关心的吗。是不是你们这些从北大考出来的学生,都有这种心怀天下眼高手低的臭毛病!今天天很晚了,我把你也安全送到家了,任务也完成了。你若真的关心时事政治,咱们改天再好好聊。但是,做为学长,我认真奉劝你一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想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有用,在这里你就得忘了国内正在发生的一切。好也罢,歹也罢,管它天外云卷云舒。你好好地学英语,工作,挣钱,找工作,挣大钱,找个老婆在这里扎下根来才是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