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阕网登载一篇文章<80后和50后的冲突,或许刚刚开始>。 全文转贴在文章的最后。
本人基本上同意文章中所据所论。也深有同感于这两代人的差距。50后与80后, 已经面临着转折的时刻。所以,清理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且中国从非常时刻的封闭, 走向世界领导位置的开放,正是在这两代人之间进行的。社会的发展必然因为人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变局,但是,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成就历史。
历史,在成就美国时,表现出巨大的慷慨。让全世界为美国的发展出钱出力。同样,当历史需要中国时,也必然要有能承担起这种使命的中国人。50后就是历史的选择。
做为一种存在现象,如果只是从眼前的,个人的,和短时间的角度去看的话,那么很多事,就是矛盾而不能解的。这就是文章中引证的现代人们之间的争论的原因。可是历史是不会错的。又是什么理由,使得一种现象能真实存在如此之久?正于人们说: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鸣响几十年了,但资本主义还是好好的。在一个被广泛支持的理论中,似乎有一种没有被人类眼前觉察到的,更有意义的未来,在赋与当前看起来不好的,无价值,无意义的现象,一种必然性.
历史到底要给予中华民族什么样的使命?这大概是解决这种代沟的唯一出口。希望我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国内更多的朋友知道,为何现在网络出现的80后对50后的理解上的强烈的负面内容,其实是有不那么正确的原因。提供一些有限的思维方法。必然有益于社会的和睦相处吧。毕竟未来不能分裂,理解的前提是知识和见识。屏除不必要的个人恩怨,为大局着想。两代人必然要达成共识。方可为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历史贡献,有共同的认识基础。
总体来讲,50后是马列残酷的一代。经历了正规的马列思想的薰陶和中国最艰难困苦的生活时代,并在这个残酷时代严格训练下生存的一代了不起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现实是一种不同于80后的马列思想教育下的现实, 使得50后有着一种很顽固的坚定的思想根基,但又不能简单的解释为保守和急进。人性被强烈扭曲后的一种极强的定性。不能被任何人所诱惑的固性。当然,在后来的巨大金钱利益中,还是腐败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当年六四,表现出50后与80后之间的, 正是这种强烈的意识形态上的区别。80后的人,深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才有了六四的出现。如果他们成为国家主宰,那么中国将全面向西方学习。可以想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将不同于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不知道了。但肯定没有现在的中国。这大概也是为何六四最后以失败告终的根源之一吧。
如果当年六四成功,那么80后将不可能承担起在90年代初期,世界对中国的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冲突, 而保持定力走向开放. 他们会使的未来中国,陷入一种非常被动的世界地位。
这很如同人的个性。一个人就如一个国家。比如,这个人的性格很开放而且很好奇而热情积极,如果他又比不上別人。那么他的人生会比较多喜欢跟他生活中的其他人一样,全面的融和进去而成为其中一员。甚至存在跟别人攀比以求的被人认同的需要。这是种很普通的心理。如同印度,这个国家就是如此,他们强烈的同化自己于西方文明中,而基本上失去了自己的轨迹。我想很多人能理解这一点。
而这却是未来中国能否成就自己,领导世界最重要的素质。没有这种素质,中国目前大概已经成了西方主导的历史下的某个谋取生存空间的小国度。
50后的人,是有理性的一代,他们过于理性。而这正是一个国家转型到另外一种生存型态中时,哪怕自己还很落后,也不会因此就把对方看成是上帝。因为太了解人性的可怕吧.不丢掉自己的文化之本的重要的素质。看起来非常的唯妙.
六四为什么没有交给年轻的,热情的,没有什么生活经历的马列思想熏陶过的80后,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点。上天看中的就是50后的残忍弱肉强食后的人性变化而造就的一代不能被任何西方诱惑所干扰的,未来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承担人的特点。非常抱歉,历史没有选择80后。
当然,80后是不是就不重要。不是。80后的真正历史使命正在到来。未来是80后的。希望你们能承担起这个历史重担。非常的艰难啊。这个历史使命是什么?以后谈。
八阕网登载一篇文章<80后和50后的冲突,或许刚刚开始>。 全文如下。
-----------------在豆瓣网上,有一个18000多名成员的小组,这个小组拥有一个惊悚的名字:“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的80后们用“祸害”来形容他们的50后父母。
在子女眼中,这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小组的组规充满旗帜鲜明的战斗性: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自古以来,家庭、亲情、孝道对于中国人来讲,都有着终极性的意义。“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的言论,自然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媒体对此事的讨论主要是集中在子女教育和家庭等问题上,而实际上,此事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与其说是子女教育的问题,不如说是80后和50后的社会冲突问题,而发生在家庭里的冲突,仅仅是两代人、两个阶层之间的社会冲突中的冰山一角。
虽说“五四”以来几代人都有过“弑父”的冲动和经历,代沟问题在各个代际中都会存在,但80后和50后的冲突,却注定比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加广泛和激烈。
不管是在价值观、对游戏规则的理解,还是现实的社会资源的分配,发展机会等问题上,80后和50后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是尖锐的对立。发生在家庭里的冲突主要反映的是两代人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而在价值观的冲突之外,更尖锐更难以调和的冲突或许正在家庭之外展开。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正常人的一生,大都是循着家庭、学校、求职、成家等这样通常的轨迹成长着,但是绝大多数50后,他们脱离了正常的成长轨迹,经受了极大的波折,就像是灾难的幸存者。他们中的多数一生命运相当坎坷:出生不久就遇到饥荒,刚上学就遇到“文革”停课,还没长大就下乡劳动,好不容易在上世纪80年代进城参加了工作,但是很多人却在90年代下了岗。
由于经历了太多信仰破灭和信仰玩弄,孩子最后成了他们唯一真实的信仰。这些父母几乎把所有的物质和爱都放在孩子身上,倾其所有资源为80后的独生子女打造了一个他们自己没有实现的梦,甚至连贪污腐败都多数是为了孩子。而如今,子女们却称他们为“祸害”,这实在是太可怜了。
然而,可怜并不等于正确。有人这样定义“错误”:“错误”就是没有任何一方成为赢家。这些50后父母未必是祸害,祸害的可能是他们错误的观念,而这些祸害的观念,是由特定的祸害时代造就的。
我们听到过太多赞美50后的言论,赞美他们在坎坷中的坚韧,赞美他们的乐观和顽强。在经历了山呼海啸、山崩地裂后活下来的人,他们的心理与众不同。他们因此而不同,但也可能因此而丑陋。更何况,在那些浩劫之中,他们有些还是积极的参与者。
在价值观上,他们是真正的由纯狼奶喂养大的一代。在他们刚懂事的时候,社会在赤裸裸地宣扬丛林法则,只有敌我而无是非,只为目的而不择手段。不管是赢家还是输家,他们都缺少渴望公正的意识。
至于说谎,在那个年代,对个体来说并不陌生。那个时代作伪、造假、两面三刀的本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至于这一代人的知识素养,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今天头顶着各种显赫的学术头衔,但连他们自己也承认,他们是知识素养相对较弱的一代。比起1949年前的老先生们,他们鲜有家学渊源,比起他们的后辈,又缺乏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
在他们需要基础知识训练的年代,学校里除了生产劳动就是政治运动,与学术有关的,只有骂街似的“学术批判”。除了极少数自学成才的特例,50后一代人知识上有着先天不足,尽管他们思想活跃、敢想敢干,但知识训练上的残疾却永远难以弥补。
尽管带着知识训练上的先天残疾,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却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在各个行业占据了核心位置。这显然得益于“文革”之后人才的青黄不接。
50后与子女的必然冲突
50后生长在一个常被扭曲的时代,他们特定的人格和价值观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下,开始显得不太适应。当他们的子女在一个稍微靠谱一点的时代长大之后,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
在“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里面,一个常见的对父母的抱怨就是“他们很虚伪”。对于在“文革”中开始懂事的50后一代人来说,虽然他们内心里难有坚定的信仰,但还是将一些理想口号喊得震天响,而且特别认真。这种行为甚至成了一种习惯,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孩子,依然一本正经。
“父母皆祸害”网络小组里的方馨的故事很生动:初中毕业后,方馨成功考入外地重点高中,如愿以偿开始独立生活。每周,方馨都会收到母亲寄来的信,那是一种标准小学生作文的文风,比如,“香港准备回归祖国大陆了,我和你爸爸都为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你即将迎来高考,我们都为你的刻苦学习精神感到骄傲而又担心??????爸妈相信你一定会长成国家的栋梁”??????
这种虚伪,对于人人能使用英文和网络的80后们,已经不具备欺骗效应,子女们对于父母的这种表述,除了反感,就是嘲笑。
冲突的另一个主题就是父母的专制。50后对子女的干预和操控几乎是几代人中最多的,这和50后一代人残酷的生存经历有关。
50后一生特别坎坷,他们亲眼看到了太多的弱肉强食,对人生的路径选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多元的生活选择,如果不拼命往上爬,想活好一点都难。
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一些事业成功的父母,子女不愿意读大学,甚至想一辈子做货车司机,父母也欣然接受,因为只要子女快乐就行,况且,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快乐和尊严,人生的选择可以是多元的。
但在经历了“文革”等残酷时代的中国50后父母看来,人生就是一场场决斗,失败者没有任何尊严。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女成为失败者,他们决定从小就要用心栽培,甚至进行魔鬼训练。子女成长中的每一步,他们都企图去操控和干预。想想前段时间的新闻,我们很难想象,父母竟然能容忍网瘾治疗机构的肉体施虐方式,这是何种的“父母之爱”?
我想要回我的房子和女人
80后与50后的冲突,在家庭中体现的主要还是价值观的冲突。然而这很可能仅仅是两代人冲突的一个开始,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两个群体,甚至两个阶层,80后与50后在价值观和社会分配诸多领域都将可能爆发冲突。
50后的很多幸运儿在相当年轻的时候就成功上位了,因为经过了多年浩劫,人才严重断档,很多50后抓住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才青黄不接的历史机遇。之后的改革开放给这些年轻的掌权者们提供了无数黄金机会,让他们一步步迈向成功。
历史机遇慷慨地向一部分50后的幸运儿开放了,然而在他们成功上位之后,特别是90年代中期之后,他们却逐渐向其他人关闭了机遇的大门。
垄断,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提起,社会资源和财富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这部分掌握权力资源的人。一个垄断和封闭的体系,造成了赢者通吃、输者什么都没得吃的局面。而在这些赢者之中,80年代在权力体系中上位的50后们,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当80后们念完大学出来工作的时候,社会给予他们的机会寥寥无几,50后们几乎拥有一切。尽管在知识和眼界上,50后在遭遇80后的时候是溃败无遗的,但80后并不能像30年前的50后们那样得到机会,因为机会只对已经成功的人开放。
在一个贫富差距巨大、发展机会又被相对垄断的格局之下,除了少数富二代,80后举步维艰。一群80后这样感叹,我们的校花都在同学爸爸的床上。我们工作一辈子,难道就是为了买一套他们卖给我们的房子。
这就是80后和50后的真正冲突:我想要回我的房子和女人。
50后的顾则徐先生自己是这样评价的:“我们中除了极少数人会有自知之明,会知道自己由于深重的残疾没有资格领袖未来,将作为个体努力跟上时代外,正在悄悄发生着的更是瞄准年轻后人缺乏“文革”经验的单纯,依靠专制力量控制、左右、排斥他们。
因此,新三届人(77、78、79届)为维护自己,将越来越成为专制最忠实的维护者乃至专制本身的中坚。但是,新三届人终将逃避不了年轻后人的批判和挑战,终将因为自己的日益暗昧而加速衰朽,更无法抵抗历史车轮的滚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