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简明扼要地认识中国古文化的精华》区文伟 (ou wenwei)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016-02-02 09:20:45) 下一个

简明扼要地认识中国古文化的精华

(简说中国古文化)

区文伟 (ou wenwei)

2012年12月22日完稿

 

中心提示:以顺应天道为根基,以品德至上为灵魂,是中国古文化最重要、最辉煌的精髓。

 

光辉灿烂的中国古文化,浩瀚如海,源远流长。只要稍为用心去浏览,随处可见其绚丽辉煌。

可惜的是:现代人不注重古文化的教养,至令很多人不谙古之文字与文法,产生“望古生畏”的学习障碍。长此以往,岂不辜负了老祖宗一片苦心的伟大创造与殷切期待?!

为了让同学们能掌握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迅速领悟古文化的精华,且把我零星的学习体会整理成文,以期抛砖引玉,一起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添砖加瓦。

 

对“古”有个清晰的定义

 

要学好古文化,应该对“古”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

不少史学家把“古”划成几个阶段。

元、明、清被定为近古。

唐宋代表中古。

秦汉代表远古。

商周以前为上古。

 

有些史学家认为,中国的上古文化最为辉煌(特别是品德方面)。

春秋战国时,尽管战事频频,但诸子百家仍然蓬勃发展。 

秦暴政下的焚书坑儒,曾给中华文化造成惨痛的伤害。尚幸秦始皇焚书坑儒两年后就病故,再过两年秦皇朝就灭亡了。且民间私藏了不少书籍,故此中华文化的代际传承不致被割裂。有效地保护了很多上古文化的作品。 

到了汉代,多数时期都是政通人和、国强民富,因此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加蓬勃。虽曾有人提出独尊儒术(家),但并不妨碍百家争鸣,诗辞歌赋极其璀璨华丽。汉人、汉语、汉文化之美誉从此而生。 

唐因兼容而兴盛,文化艺术也因此大放光华。唐诗更是千古传颂,远扬海外的文化精品。唐与汉一起成为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最高荣誉的代名词。韩愈、王维、崔颢、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层出不穷,连十岁八岁的小童也屡有佳作。足见文风之盛,世态之兴! 

宋代基本保留了唐之仁政,“包青天”的故事深入人心,历久不衰。宋词继承了唐诗的严谨、精炼,又在表现形式上另成一格,令人回味无穷。一幅《清明上河图》勾勒出当时社会平静祥和、繁华兴盛的场面。就连到了南宋将亡的时候,一个到福建泉州经商的意大利人还惊叹泉州是“光明的城市”,是他见到的世界上最繁荣的商港。其实,那时的泉州还算不上是华夏大地上最兴旺的城市。 

元朝是蒙古人奴役汉人的年代。为了实施对汉人的统治与奴役,则必须既利用汉文化,又阉割汉文化。当时的统治者蛮横地抽离了中华文化的“品德至上”的主张,而残暴地推行强权专制,又强行以蒙人的发音为准,肆意改变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秀语言——雅言。于是,代表中华文化的优良的表现方式之“诗词歌赋”被无理废止了;于是,代表丰富情感、格调悠闲高雅的语言——雅言也被废止了;于是,暴政苛捐横行,粗野尖厉之音充斥,以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如果说在这个非常时期还有一些表达了正义呼声的文艺作品,那当数以关汉卿所创作的《窦娥冤》等戏剧为代表作了。 

朱元璋依靠汉人推翻了元蒙的统治,建立了明朝。明朝统治者用了一百多年时间致力复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语言得到正音,诗词歌赋得以恢复,华夏大地重现歌舞升平之盛世。郑和七下西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礼尚往来”、“和为贵”的良好的大国风范。遗憾的是,明朝后期的帝皇骄奢淫逸,忘祖训、失民心,给满清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在中国的“古”文化历史上,满清统治时期,是对汉文化破坏得最严重的时期。虽然初期的满清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统治与奴役汉人,不得不深入学习与利用汉文化,也曾对汉文化作出某些妥协与让步,故此,出现过短期的“康乾盛世”;但是,满清统治者始终奉行“满人至上”的统治观念,完全背离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无论君或臣、臣或民都以“品德为上”的做人理念,对汉人及其他民族施行残暴的种族歧视,又大兴文字狱,因而不断把中华民族推向灾难重重的深渊。清乾隆曾组织四千多人利用十年时间编修和缮写《四库全书》,收录上起夏商周、下迄清乾隆之历代典籍三千四百六十余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二十七卷,计约九亿字。但凡被认为对金、元、清不利之处,都被篡改或删除。这样做,是功抑或是过?只有天知晓了!

在这样残暴专制的社会里,很难培育出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人才,偶有出现,都是家学丰厚、个人自强不息的结果,决非社会培育之功,也不可能孕育出如汉唐时期那样丰富多彩、千古传颂的佳作,更不可能诞生如上古时期那种品德至上、哲理深邃的巨著,如《易经》、《道德经》等

呜呼哀哉——满清历时两百多年,竟从未出现过一首家喻户晓的诗词,光辉灿烂的中华古文化被衰败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更令人叹息的是:满清侵略者野蛮地以其东北口音入主中原语系,强暴地改变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支柱——优良的语言音韵。因其单调僻异的发音方法,无法恰当地学习和使用中华民族传统语言的丰富音韵,故以其统治者的强权势力,蛮横地改变了汉语的发音,并以其发音为准,强加于华夏各地民众。这种强权无理、横行霸道所导致的恶果,一直祸害至今,仍无法得到修正!

满清统治者的东北发音方法,很难读出中原语系的入声,故其强行改为上声或去声,对于无法改动声调或无法发出近似声音的文字,则一概删除。明朝以前的中国,一直使用着五万七千多个文字。而《康熙字典》只收录了四万多个文字,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被收录的四万多个文字,仍有很多文字很难以满人的发音方式来发音,于是满清统治者就出于功利主义的需要,不断削减中国文字的使用量,还美其名曰:“删繁就简”!到清末时,中国人使用的文字已不足一万个!

作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字和语言,到了清末时,已被满清侵略者肢解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

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时下不少华人,不知是出自功利主义的需要,还是因为无知浅薄之故,竟把源自满清侵略者强加于汉人头上的语系,看作是华人世界的理所当然的“国语”!

这些人对自己祖宗的文化——中国古文化的浅薄认知,也的确让人感到心酸!

 

以顺应“天道”为根基

 

中国的古文化,可能是这个人类历史中最完整、最丰富、最文明的文化体系。

说其完整,是因为文化的两大元素——文字(符号)和语言(声音)彼此紧密相连,相得益彰。文字的含义可用声音来恰当地表达,声音的含义又可用文字来准确记载。

中国的文字——方块文字和语言——雅言,是一些人通过长期细心地感悟“天道”而创立的。二者同时出现于黄帝时期。因此,有人把中国古代的文明源起定于黄帝时代,是以后人都爱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中国文字最显著的特点是:形神兼备、望文生义、触类旁通。有不少文字,见其形已可知其义,大部份文字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分类,往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种特定的事物,无论放到哪里,都使人一望而知。这种奇妙的特点,可能是全世界那么庞杂的文化种类中,唯一独具的!

中国的语言——雅言,最重要的特点是:声调丰富(有九个声调)、音韵悠扬,抑扬顿挫、宛转流畅,心启口动、和于阴阳。因此,最能贴切地表达人内在的丰富情感和多姿多彩的意境。若运用得当,还可怡情养性、调心调身。

中国的文字和语言配合运用时,大多数的文字都是一字一意一音的,也有一字多音,亦有同音不同义的,还有在特殊的组合时可按平仄的需要而变音的……可说是丰富多彩、妙不可言。当然,使用得恰当与否及水平高低,那就要看使用者的文化修养程度了。古时主张以精炼、准确、言简意深为优。 

何谓“天道”?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天道”不仅包含了现代人所认识的种种事物的自然规律与法则,更包括了创造种种自然规律的“天意”。“天意”是指上天的旨意,即宇宙的理性力量,引申为神灵。也可以说,“天道”、“天意”、“神”的实质含义是一致的。

诚然,这个人类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古文化,都是以信奉神灵(或称为崇尚自然)为基础的。所以,都有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或宗教传说。

但中国古人对“神”的理解与描画,更为丰富、完善,也更有指导人如何与大自然相容、相安、共生共荣的实际生存意义。

在中国古文化里,“神”最重要的含义是“超常”。

意思是说,在宇宙里有一种远远超越了人类能力的无形的伟大的力量。是这种力量创造了万事万物,又暗暗地操纵着、引导着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力量虽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体现在种种事物事理之中。

把这种力量人格化、形象化,就成为了像人那样有形有体、有模有样的“神”了。

中国古人把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伟大力量称之为“盘古”,把具体负责某一项事物的力量,称为某个“神”,如“风神”、“雷神”、“山神”、“水神”等。 

中国古人认为“神”具有大善大爱的最高尚最伟大的品德,所以才会创造人类和创造万事万物。而且,“神”主张人类也要学会具有至善至爱的高尚品德,才能与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相容相安、共生共荣。这就是中国古人所崇尚的“天道”之核心内容。

故此,中国古代的君王每年最重要的事情是祭天祭地。虔诚地向神灵汇报工作,认真地检察自己的不足,请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一般平民百姓,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祭祀神灵、祭祀祖先。祭祀的内容与目的也是大同小异的。

人们不管做什么重要的事情,都必然会先虔诚地祭祀相应的神灵。如打猎前先祭祀山神、捕鱼前先祭祀水神等。 

古人的这种信神、祭神的行为,绝不是现代人简单的一句“封建迷信”就能解释得清楚的!

他们信神、祭神的目的,是为了坚定自己的善与爱的信念、培育自己的“忠、孝、仁、义、信”的品德,从而要求自己顺应着“天道”的指引,去实施利己、利人、利物的生存行为与生活行为。这些行为是可敬可佩的!

例如:他们是如何理解与贯彻“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呢?中国古人约定春季不捕鱼打猎,不砍伐林木;野草枯黄了,但昆虫未蛰伏,也不会烧作肥料;打猎时不能四面埋伏,必须留一条生路让动物逃跑,若见到动物从这条道路逃跑,就不追杀;还有,不捕杀怀孕之动物,不掏鸟蛋等等。

这种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文明的行为,现代很多人都远远做不到。但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约定俗成的自觉行为。这就是中国上古时代所倡导的顺应“天道”的文化日夕熏陶的结果。

中国古人之圣贤者,对“天道”(神明)的信奉,已达到至诚的境界。 

古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意思是说,若人的心灵进入了至诚的境界,去求神问卜,就有可能得到神明的启示,预知未来。

《易经》就是最经典之作。

在那个时代,上至君王、下至庶民,若遇到了人力不能解决或解答的问题时,都会先放开心怀,然后沐浴斋戒,摒除杂念,努力让心灵进入至诚的状态,再去虔诚地占卜问卦。在得到指引后,就自强不息地朝着被指引的方向努力为之。在不懈努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以德为上,以仁为本的做人宗旨。故此,他们的成就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人还认为:诚,来自于心中无贪无欲、无怨无恨的善意。

在真正完全清楚地了解了古代圣贤的心灵境界后,可能现代人就不会那么轻易地给古人扣一顶“唯心”或“迷信”的帽子了。 

事实上,在中国古文化的伟大殿堂里,任何一本古籍都是主张人们尊崇“天道”的。因为这是为了教导人们学会对天、对地、对人、对物持有一份真诚的尊重和真诚的爱!这正是中国古文化最光辉灿烂之处。

 

以品德至上为灵魂

 

中国古人从原始人过渡到文明人(有文化的人),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些圣贤之人不断累积着众人的观察与感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贪欲之心,如果不想方设法去抑制与改造这种私欲,任其为所欲为地发展下去,势必形成害人害己的恶果。这样,人与禽兽何异?

于是,一代一代的先哲圣贤更刻苦用心地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观人和万物的相生相克、相容相安之道,终于创造了“顺天道,立品德”的中华文化。 

三皇五帝就是这个时期最出色的代表人物。

那时,为皇、为帝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     品德最高尚。二,能力最丰富。三,深得民众拥戴。当然,具备了前两个条件,第三个条件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请让我们以崇敬之情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吧! 

太昊伏羲氏。“帝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于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于人,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书制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谐声。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天下文字必归六书,作甲历。”又始作网罟,以佃以渔,以赡民用。又举贤任能,分理宇内,政化大治。又亲作音乐《立基》,以桐木为琴(二十七弦),桑木为瑟(三十六弦),用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伏羲在位一百一十五年。 

炎帝神农氏。“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zhuo,雅言读雀)木为耜(si,雅言读字)、揉木为耒(lei,雅言读来或泪)、始教民蓺(yi,雅言读艺)五谷,而农事兴焉。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由是民居安食力而无夭折之患,天下宜之。炎帝之世,其俗朴重端悫(que,雅言读确)。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 

黄帝。“生而神灵,长而聪明。……帝受河图,见日月星辰之象,于是始有星官之书。命大挠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子。命容成造历,命隶首作算数,命伶伦选律吕,命东区占星气,容成兼而总之。为文章以表贵贱,作舟车以济不通,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作《咸池》音乐…… 

帝少昊。“凤鸟适至,因以鸟纪官。帝之御世也,诸福之物毕至。爰(yuan,雅言读桓或元)书鸾凤,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风;作大渊之乐,以谐神人,和上下,是曰九渊。” 

帝颛顼(zhuanxu,雅言读专郁)。“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动静之物,大小之神,莫不砥属。”

帝喾(ku,雅言读谷)。“帝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 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既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 

帝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一民饥,曰我饥之也;一民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也。百姓戴之如日月,亲之如父母,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尧重用贤能之士,观察日月星辰运行周期制定历法,以昼夜相等的那天为春分,以白天最长的那天为夏至,以昼夜平分的这一天为秋分,以白天最短的那一天为冬至。教化民众按照节令来耕作,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设立闰月推定四季,三百六十六天为一年。尧制作音乐《大章》。尧在位七十年时,考虑自己的儿子不够贤明,于是寻求贤德之人继位,接纳群臣推荐的舜,培养考察舜二十八年。尧在位九十八年,寿一百九十八岁。 

帝舜。舜出身于平民家庭,母亲早亡,父偏信后妻和少子,曾想杀舜。舜极尽孝顺与仁爱之道,耕地于历山,历山的人都谦让地畔;打渔于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在黄河边制陶器,从此,那里出产的陶器没有次品。舜所居住的村落,两年后变成圩镇,三年后变成城市。舜二十岁就以孝出名,三十岁被举荐给尧。尧为培养与考察他,让他倡导五伦道德,结果民众顺从;让他统领百官,百官臣服;让他礼接四方诸侯,四方诸侯肃敬恭谨。舜曾任用鲧去治水,但鲧的品德不好,既违抗上面的命令,又残杀同族。所以舜把鲧杀了。但发现鲧的儿子禹有道德、有才华,便委托禹去治水。禹治水成功后,舜决定把帝位让给禹。舜制作音乐《九韶》。舜在位五十年,寿一百一十岁。 

三皇五帝的伟大事迹感人至深。他们以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能力不断地滋润着、激励着、依靠着广大的臣民同心同德地一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每一次翻阅古籍、拜阅到他们的伟大事迹时,我的心总是情不自禁地涌起由衷的敬意! 

据文献记载,三皇五帝之后,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以三皇五帝为荣,以三皇五帝之后为幸。汉族人,起初称为夏族,人数并不算多,后因三皇五帝之德,其他部族纷纷自动汇入,形成大汉族。所以,汉族的形成,亦体现了宽容乃大之美德(若不具备宽容品德的人,可以说不配称为汉人)。 

什么是品德呢?

从中国古籍来分析,主要包括了八个方面的内容:诚、忠、孝、仁、义、礼、智、信。

诚,是诚实,真诚,用心专注,无杂念。忠,是忠诚,用心专一。孝,是孝顺。仁,是高境界的善和爱。义,是义气,乐于助人。礼,是有教养,懂得尊重人和大自然;明本份,尽所能。智,是智慧。信,是信用,言必行,行必果。

古人提倡的诚,首先是以至诚之心敬畏天道,顺应天道。忠,首先是指对贤明的君王要忠心耿耿。孝,首先是指对父母要尽孝道。

一个人如果真正愿意以这八个方面的要求来改造与提升自己的心灵素质,就有可能不断地清除心中那种可能会害人害物的贪欲之念,亦有可能不断地去除自以为是及懒惰之陋习。这样,随着心灵素质(品德)的提高,人体亦会自然而然地进入阴阳平衡之状态,就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快乐,古代贤明的君主,大多数都是很长寿的。 

如果每一个人都愿意以品德至上来立身处世,就有可能同心同德地一起创造一个安宁、和谐、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社会。

在光辉灿烂的中华历史上,也的的确确出现过高度文明的辉煌时期——周成王与康王两父子为政时,就出现了四十多年不必动用刑法,监狱里没有一个犯人的和平盛世景象!

这是真正的和平盛世!这是真正的国泰民安!这就是“以品德至上为灵魂”的中华文化哺育的结果啊!

上古时候,很多先哲圣贤一致认为:民众是可以通过礼乐的教化作用,而逐渐形成知足常乐、守望相助、遵纪守法、善良厚道的美德的!关键是君王要以最高尚的品德来以身垂范,士大夫(官员们)上承下达、以身作则,千万民众就会自觉地竞相效尤。

三皇五帝时期做到了,夏朝商朝大多数君王也做到了,周朝前期的君王亦做到了,到了成康时,更是把民众的美德提升到无人犯罪的巅峰状态。

 清楚地认识了这些史实,就不难理解在周朝的中期(春秋战国)动乱时,孔子为何极力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了!因为孔子了解历史,他希望当时各个诸侯国的君、臣、民都能仿效前周时期行之有效的礼、乐教化方法,恢复那时的君、臣、民的高尚品德,恢复那时候的繁荣昌盛,太平盛世! 

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可能基于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孔子出身于平民家庭,自小崇尚古人之高尚品德,树立博大的胸怀,非常勤奋地博览群书;到青年时,对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夏、商、周的长达二千年的历史史实和丰富的知识,已熟悉到如数家珍的程度。其二,孔子的一生不注重个人的利益,极力推崇古人的美德,劳碌奔波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尽心尽力地讲学,且出色地整理古人丰富的文化遗产,编撰《春秋》等。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宽容博大的教育理念——只要愿意接受教化、教育的人,不管其出身如何,也不论其原来做过什么,都一视同仁地教育之,——又能够因人施教——根据人的学识和品德修养的不同程度而施教。

 

礼乐刑政是齐家治国的好方法

 

从三皇五帝起,就把礼乐刑政作为治国的好方法。夏、商、周一直沿用(虽然各有修改)。到了战国时代,因许多诸侯国君争权夺利,导致礼乐刑政出现纷乱的现象。故此,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秦始皇靠暴政上台,也靠酷刑暴政治国,几乎毁掉了礼乐之法。因此,秦皇朝只能维系十四年。 

汉高祖刘邦废除了秦朝的酷刑暴政,恢复了礼乐刑政之治,所以,辉煌的中华文化得以复兴与繁荣。汉朝的后期,帝皇因贪图享乐而失德,重刑政、轻礼乐,导致汉室衰败。

三国两晋南北朝,及隋及唐后之五代十国,大多数的君王都是重权谋、轻品德,礼乐刑政常被徒有虚名。是故,大多数的王朝都是几十年就被推翻。 

唐太宗李世民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恢弘气度缔造了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礼乐刑政得以复兴,并大放光华。在唐太宗仁德之治的感召下,国民崇尚礼乐安分守己、善良厚道。全国一年只有二十九个死囚,刑法几乎可以不用。 

宋太祖赵匡胤接受王昭素之谏言“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并亲笔书写于屏风之上。一次,女儿昭庆公主穿着一件贴绣铺翠的外套见他。他说:“以后不应再穿这样装饰的衣服!”公主说:“这件衣服用得多少翠羽?”他说:“因你是公主,别人一定会仿效,势必刺激翠羽价格提高,一些人追逐利润,就会扩大伤害生灵的范围。”公主惭愧谢罪。

宋太宗赵匡义(光义)诏令史馆编辑《太平御览》一千卷,自己每日看三卷,计划一年内看完。有人认为他这样看书太劳累,他说:“开卷有益,不为劳也。”

连续几代的宋朝君皇都有爱民与好学之品德,鼓动着广大臣民的好学与崇德之风,涌现了一大批品格高尚、文采风流的人物。如:欧阳修、司马光、范仲淹、苏轼等。 

中华文化的精髓——以顺应天道为根基、以品德至上为灵魂,常常是通过“礼乐刑政”的按序施行而体现出来的。

礼,是礼仪,礼节,礼制;乐,是音乐,包括吟、诵、唱、舞;刑,是刑律,刑法;政,是行政手段(政制,政令,政策)。

礼的核心是爱,爱的基础是尊重。礼的表现是克制自己、尊重别人。若人人都懂得彼此尊重和关爱,必然天下太平。

乐的核心是和,和者合也。心和、人和,必然欢欣愉悦。如果人人都能欢欣愉悦地工作和生活,就一定会繁荣昌盛。

是以,中国古人总是把礼乐的教化摆在立身处世、齐家治国的首位。

因为每一个人都难免有贪欲之念,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节制与改造,势必对他人他物产生不利之影响。若能全面推行礼乐之教化,使人从小就学会正心修身、陶冶性情、崇德尚志,确立高雅优美的言行规范,就一定能够节制与改造不当的贪欲之念,从而达到利己利人利物之目的。这样,就可以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了!这就是中国古人极力推崇礼乐之故了。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翻译成现代文是:孔子说:“大道通行于天下时,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讲究诚信,重视亲睦,所以,人不能只是爱自己及亲人,也不只是把自己的子女看作子女。要让社会上的老人安享晚年,壮年之人充分施展才干,年幼的人得到良好的抚育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伤病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中国古人对“礼”的论述非常丰富(可说非常复杂)。大至天、地、人和万物的关系所体现的自然规律与法则,小至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和坐、言、起、行所牵涉到一点一滴的事情而引发的规则、规范。

如果不能抓住重点去看,有可能越看越糊涂,或感到烦乱。但若能紧紧把握其核心,以平静的心境去看,就会越读越有味、越看心越明。

例如:古人论述“礼”时,常常提到“尊卑”这个概念——“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若不理解“礼”的核心是爱,也不细心去辨析其内在含义,就会很容易片面地解说为:尊就是贵,卑就是贱;或尊就是高,卑就是低。以此推理开去,就会得出结论——古人作出如此高低贵贱之分,何来相容相和之道?

以我之理解,古人提出的尊卑观念,最重要的含义是:两相对比,二者能力的强弱之别非常明显。因此,人们应该准确地认识天地万物和每一个人的真实名份及责任,从而彼此都尽力去做好对彼此都有利的事情;也应学会彼此的真诚尊敬与关爱,能力强的人(尊者)更应关爱能力弱的人(卑者),能力弱的人(卑者)益发尊敬能力强的人(尊者)。

当儿子未成年时,父亲的生存能力当然比儿子要强得多,所以为父的要尽职尽责关爱与教养儿子,而儿子亦应学会尊敬孝顺父亲。相对而言,男的体力比女的体力强大,而古时是体力劳作多,所以,男的应多干,让女的少干,以示关怀。这才是“父尊子卑”和“男尊女卑”的真正含义。

古人提出的尊卑、贵贱、高低、上下、大小、老幼的相对概念,主要是为了让人在与别人相处时,易于及时地认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亦辨别他人所处的位置,因而迅速准确地决定自己应表现的或敬上或爱下的礼仪举止,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井然有序,亲善和睦。因此,这些概念不是用来区分荣辱的标志。只有贪、痴、妄、佞的小人,才会把尊卑、贵贱作为荣辱的依据的。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翻译成现代文是:孔子说:做君王的应做君王该做之事,做官的应做官员的事,为父的应尽父亲之责,为子的应尽儿子之责。)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明本份、尽本能、成本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做,人类社会就会井然有序,彼此就不会有严重的冲突。若有冲突,都能本着礼让的精神来解决。这样,就会出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邻里和睦的美好的社会现象。刑法、刑律就可以不必使用了!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上,的的确确曾数度出现过不必使用刑律,或几乎不必使用刑法的高度文明的历史时期。这是值得后人引以为荣、引以为傲的!更值得后人好好学习、继承与发扬的! 

孔子曰:“乐者乐也!”意思是说,音乐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人获得快乐。

“乐者天地之和也!”

 古人认为:最原始最自然的音乐,是天地万物和人的内蕴外延所发出的声音。而人所创作的音乐,则是人利用恰当的强弱长短相应的声音,有节奏地表达人对大自然种种事物事理的认知与感悟,并着重彰显人的内心丰富的情感和志趣的奇妙形式。因此,音乐既可以表现大自然里种种事物的特点及其彼此微妙的联系,更能表现人的内心不同的感情和志趣。如果能达到顺应天地、和合阴阳的最高境界而创作的音乐,还可产生调顺心志气血、益寿延年之功效。

和顺、宽舒、圆润的音韵表达仁爱慈祥;含义丰富、节奏简明的音乐表现安康欢乐;粗旷激昂之声表示刚强坚毅之意;细微低咽之音流露忧思愁绪;流宕怪僻、散乱曲折、急成速止的音乐,乃乱世之音……

圣贤之王主张让老百姓感受到仁爱慈祥、安康快乐的音乐,而这些音乐是要仿效天地万物之和谐才能创作的。三皇五帝、大禹、商汤和周文王所创作的音乐,都属于此类。

我认为,若能较详尽地了解了三皇五帝等先王圣贤的高尚品德,又认识了他们顺天而制、应地而作的旨在倡导仁厚宽容、亲善和睦的礼乐之教,就可算步入上古中华文化的辉煌殿堂了。 

合乎天理人情的刑政之治,也是中华上古文化的重要成份,但与礼乐之教相比,还是有点逊色。

古时制定的刑律刑法,主要是用来节制与阻吓人们因贪欲而引发的恶行。

古时制定的政令政策,既为了指导民众顺应天时去耕作,以期丰衣足食;又为了指引人们接受礼乐之教化,做亲善睦邻之人。如是者,则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矣!

回顾中华文化的伟大历史,中古以前大多数时期都是灿烂辉煌的!

诚挚祝愿再度复兴、更加辉煌!

 

篇后语

 

用了几近一年多时间,细读了五套古籍,仍有不尽不详之叹——因为这些八十年代出版的古籍,都是被精编了的,故有些内容想看得更细,也无法一时找得齐有关书籍。只能利用这些资料作为依据,再精编一下,成为向人们推介中国古文化的一篇小文。仅愿能起抛砖引玉之用!

 

注:本文引用之典故选自:《资治通鉴》,《史记》,《二十四史》,《四库全书》和《四书五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