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搞不定的圆珠笔头被太钢解决了!(组图) ZT

(2017-01-12 13:09:05) 下一个

董明珠尴尬了:搞不定的圆珠笔头被太钢解决了!(组图)

 
来源:  于 2017-01-11 00:37:1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2661 次 (6569 bytes)
 造不出圆珠笔头的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了!2017年1月9日下午开盘,太钢不锈股价一路飙升,短时间内顶至涨停。股民们疑惑:发生了什么?

  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一种常见但又陌生的材料,笔尖钢。没错!我们的太钢集团终于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
 

  也许有网友要问了:什么意思?难道咱们从小就一直在用外国货?还真是这样的。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总理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举了一个例子: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据报道,此前中国的3000多家制笔企业中,没有一家掌握了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制作的核心技术。

  这些高端笔头和高端墨水,以及笔头和墨水的关键制造设备,都是从瑞士、德国、日本进口的。

  怪不得有人调侃:“能造出原子弹,却搞不定圆珠笔。”金投网小编表示,说出来吓你一跳!

  除总理点名的“圆珠”外,咱们的生活中还有不少小物件的原材料是依赖国外进口的,比如:剃须刀片、避孕套、螺丝钉等。
 

  尴尬了!作为第一产钢大国的中国为什么造不出圆珠笔头?专家指出,中国进口这样长的时间依旧没有转变思想自己生产的原因有二:

  一是在圆珠笔的生产上,国内存在恶性竞争,利很少,很多企业都吃现成的,不愿意投巨资搞研发,对知识产权护不到位,让企业放弃了自身的责任。

  二是生产小小的珠芯需要的技术水平高,需要二十几道工序,可是生产出来的实际价值却微乎其微,也许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简而言之,对于制笔企业而言,生产圆珠笔就是一件“高技术、低利润”事儿!
 

  不得不说的是,一项有“中国制造”情结的董明珠也曾为此事忧心!

  “造一支好笔必须要有好的设备做保障。而目前的现状是,精密制笔机械设备在国内是片空白,只能依赖于从瑞士进口。”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制笔企业的领头羊---贝发集团的董事长邱智铭直言。

  听罢,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当即立下“赌约”:“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

  然而,一年之后,董小姐打造中国好笔这个梦还是碎了。“没有做成不是因为我做不成,是因为他们的材料我没有。”董明珠说。
 

  那么,圆珠笔利润到底有多低?据调查,我国一年要生产380亿支圆珠笔,可是我们生产的圆珠笔只有一分钱利润,甚至只能赚一厘钱。

  我们不禁要问:谁把大头拿走了?答案只有三个字:外国人!小小笔头恰恰集中了一支圆珠笔利润的大头。

  资料显示,尽管中国为世界提供了80%的圆珠笔,但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每年需花费2亿外汇进口。日本人拿走材料的钱,瑞士、德国拿走了设备的钱,我们只赚一个微薄的苦力钱。

  曾在日企工作过的小王说:“这么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日企的技术保护意识却非常强烈,大部分产品都在中国生产的前提下,只有圆珠笔尺寸的产品和陶瓷产品绝对不放在海外工厂,也是怕中国人偷师!”

  这就意味着,这些圆珠笔“墙里开花墙外香”,产品Made in China,利润却被外企“收割”。
 

  问题是:中国到底需不需要自己造圆珠笔头?根据太钢集团的说法,光最终测试都测试了十多次,那么这几年数不清实验,不知道需要花费多少钢材。

  一吨普通钢材的价格大概在3000~5000元不等,而生产笔头的钢材是特种钢,成本只会更高,每测试一次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及相关企业先后投入1.8亿元对小小一支圆珠笔搞科技攻关。

  而数据显示,从日本进口一吨造高端笔尖用的钢材是12万,龙头企业一年需要860吨,算下来也仅仅是1个多亿,谈不上是巨大的需求。

  如此一看,倘若只是为了制作完全中国造的高端圆珠笔,好像并没有必要做相应的材料研发与制造。

  但是,专家认为,也许圆珠笔并不重要,但说到底,不是我们的材料选择出了问题,不是技术水平出了问题,也不是创意和营销没有与国际接轨,而是企业对财富的认识出了问题,是人心浮躁,缺乏工匠精神,最根本的还是人的问题,不是人的技能问题。

  笔头钢的研发成功,说不上能创造多大的利润,但其代表的“中国制造”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一支司空见惯的中国笔,书写出的是创新驱动的中国力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汉堡先生 回复 悄悄话 每年使用的模具钢的数量应该极为巨大,为何无法自产?
为写而写 回复 悄悄话 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