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令之人”,何以令之?
“不令之人”,就是不能被指挥和被命令的人。这种人被韩非子认为帝王根本不能任用的人。因为这些人追求的是个人德行操守的升华,对世间利益和功名视如粪土,对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这些人是君王无法领导的。
“皆见利不喜,临难不恐。夫见利不喜,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虽严刑无以威之。此谓不令之人,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代,将安用之?”--《韩非子》《说疑》
官拜六国宰相的苏秦在受到燕王误解后自述忠诚,他说真正大孝之人一定在家尽孝服侍父母,而不会离家来辅佐君王;德行高尚的贤人都是“不令之人”,因不被利益和功名驾驭,也不会来帮助君王成霸业平天下,只会在山里挖个洞老死在里面。
伯夷
、叔齐是商末孤竹君
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
。周武王伐纣
,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
,采薇
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
中国历代把伯夷
、叔齐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
“志愿者”,如何驭之?
当今社会有“志愿者”,因遵循道义,无偿奉献,希望通过自己的奉献成就自己笃信的高尚事业。此君信心高涨时,捐躯舍命在所不惜;挫折困怠时,则消沉踟蹰;不见希望和终点时,若无恒志,则很可能做鸟兽状散之。
这种“志愿者”很像古人所云“不令之人”。 因为这些人不是为了金钱利益才舍身奉献,他们是用功利无法驱使,用刑法也不能威胁的。
如果一个君王,自己的臣下都是“不令之人”,那他如何成就一统天下霸业?这时,君王唯一能用上的就是自己的贤德和对臣民的真诚相待。
一个领袖,或者一个公司总裁手下都是“志愿者”,那他如何成就事业呢?领导者个人信念的坚定、个人的魅力、身先士卒的牺牲精神都是“志愿者”追随的动力。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