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梵高“星夜“前的遐思

(2020-02-28 13:59:06) 下一个

到纽约公干所下榻宾馆凑巧在现代博物馆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的旁边,天时地利,不去拜访一下梵高的作品会情何以堪。想到梵高,首当其冲浮现脑海的就是那幅举界名作“星夜 The Starry Night”。圣诞节假期,全家曾兴趣盎然地完成这副画的一千片拼图 (见 2019-12-26三个游戏助兴圣诞团聚)。

不出所料,“星夜”画前人头攒动,谁能不想与大师的珍品合影留念呢。诺大的博物馆,众人蜂拥而至要目睹的无疑是扳指可数的几幅,想安静立足一段时间细细与梵高对望只能是奢望。

无论时间长短,站在梵高亲手绘出的“星夜”面前,心中会激发出一波波涟漪想象大师当时的情形,那波诡云谲的翻滚蓝云,那轮新月和相伴的十一颗灿灿黄星,那如窜窜火舌般的柏树,那隐约可见的教堂村庄,梵高究竟想表达什么?

凝视“星空”,我想到了柳宗元“江雪” 的孤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梵高被当成疯子禁锢在疯人院,他的孤独绝望难以想象。天才都是孤独的,天才的画家更是孤独,他丰富的情感超出了世间直观感觉,他甚至不惜割下自己的耳朵要表达自己的愤怒。

孤独苦闷的梵高在世间找不到安慰,他需要发泄内心膨胀爆发的情绪,他仰望天空向天呐喊,要穿透云层与月亮星星对话,或许要借助挺拔的柏树到达天上宫阙,他的情绪达到了极点,他的画技也登峰造极,挥挥洒洒成就了千古佳作。

梵高曾为牧师,他的信仰经历会带他向天仰望,拉着天使的翅膀。画中凸显了教堂的尖顶,要连接月亮星星,他或许要与上帝对话。他极力展示威力震慑的天,而人间的房屋渺小到几乎无法看清。

看看中国的古人,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是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书法技艺炉火纯青,微醉的酒力给他潇洒自如的气势,高朋满座激发高涨的热情,情不自禁挥洒成书,千古一绝,他自己也难重复,因细微的巧妙之神非技艺之工。

诗与画相通,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李白官场失意时呐喊出天才的想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苏轼中秋佳节极度思念亲人时也向天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设想一个黄昏,孤独的梵高被禁锢在一狭小的房内,病痛缠身,耳朵的刀伤仍刺痛他的心,精神极度兴奋不能平静,必须找到一处能安置他的灵魂,他透过窄小灰暗的窗户向外张望,他找到了出口,那就是他的画笔,他尽身心灵全力画出了“星夜”,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无论如何,自己心中与梵高有了互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梦遥2016 回复 悄悄话 大多艺术家属于复述‘身在其中或观察到社会现实,自己随着七情六欲漂浮不定在某一角落, 而不是作为第三者洞察事物的根源,用哲学思维把自己从’洞‘中捞出来,去理解他人。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亦中' 的评论 : 同感。他就想表达自己,那就是他的星空。不如此不足以震撼凡人。
ali88 回复 悄悄话 想一个人去纽约看stary night.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亦中' 的评论 : 也觉得他好像并不适合做牧师,传道之类,觉得他没有办法坐下来和教会里有需要的人做心理咨询。。。

除了星空,我看了他很多的画,但觉得他那副蓝色基调的自画像和星空有点相近:“悲伤,就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梵高的笔触非常有别于其他的画家,他的画是立体的,灵动的,会说话的,站在他的画像前,那些颜色,线条就扑面而来,而那蓝色的忧郁会穿过镜面,进入到你的心里,渗透到画廊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人都不能忘怀他的落寞,也许这正是他命运的悲剧。 ”

谢谢博主非常有意思的诠释。
亦中 回复 悄悄话 从梵高的眼里,看出去就是这样的,他只是把看到的忠实地记录下来而已。医学上叫幻觉,幻象。梵高是一个忠实记录幻觉和幻象的病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