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华人聚会百味餐

(2018-03-05 20:06:23) 下一个

吃是一种文化,华人在海外随乡入俗,朋友相聚甚至社区华人活动,都以百味餐(Potluck)为主。

把Potluck译成百味餐真可谓信达雅。同胞们来自国内天南海北,聚会上,各人带上拿手好菜,各地风味美食争艳斗丽,代表了舌尖上的中国,堪称百味大餐,每次欣然前往,满肚而归。

又想到另一令人拍案叫绝的译名,快餐店Subway的中文名叫赛百味,音译意译堪称完美,看见名字,就联想到吃。

吃的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常说秉性难移,其实吃性也难移。身为北方人,吃着面食长大,对面条饺子包子等面食始终情有独钟。出国后,怀念那新鲜的面味,购置的第一件“贵重”的用具就是意大利产的面条机,小巧玲珑,属于好看不好用的那种,但仍如获至宝,总可以吃上鲜味的面条。每次压面条,虽搞得浑身像钻过面缸一般,但乐此不疲。如今,面条机鸟枪换炮,快速方便了。

出差在外,若超过两天吃不到中餐,胃肠似乎大受委屈,令人坐卧不安,非要找个中餐馆,吃口牛肉面,水煮鱼片,麻婆豆腐,干扁四季豆,或者越南牛肉河粉,才能心平气和下来。

记得聚餐时第一次吃到台湾朋友做的粥,加有细小肉块,粘粘的,配有肉松和咸菜,香味扑鼻,对于吃惯了甜粥的北方人,又增添了一项口福。

常在一起聚会的家庭,大家都知道谁家的拌面好吃,谁家的包子最佳,谁家的海带丝味道纯正,谁家的冬瓜羊肉汤正宗,谁家的饺子馅总是又嫩却不见水,还有那凉拌牛肉,猪耳朵丝,年糕,鹿肉香肠,鸡蛋皮饺子,有些无法叫出名字。所以,聚会也是特殊的交流方式,把每家的生活背景饮食习惯带到了一起,从吃谈起,谈到成长的经历,谈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过年包饺子是传统项目,借用美国教会宽敞洁净的大厨房,华人一起准备饺子宴。馅有肉和素多种,皮有白和绿多色,面杖有长短粗细,擀皮各显神通,包法有挤压快慢,饺子更是形状各异,人人忙碌,热气腾腾,百味挑选,好一番热闹,堪称当地华人社区的一大盛事。

记得曾给国内的朋友说起这种百味餐的形式,他们当时难以理解,朋友相聚却让每人自带饭菜赴宴,成何体统,盛情款待的心意在哪,甚至上纲为资本主义人情淡薄。也难怪别人,我们入乡随俗了,这种方式不符合国人热情好客的文化。

有次聚餐之后,问一位来探亲的父亲吃的如何,他笑了笑说,这里华人挺多,其实这是题外话。他接着说,好像这里只有凉菜,没有热菜。我突然意识到,老人可能不太习惯凉菜,我们的热菜被带来带去,送到嘴中时热度已远远不足了,的确是美中不足。

偏爱Potluck,期待下次百味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