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的博客

世界太大,唯有不停行走 为此,取舍变得如此简单。
正文

屌絲互掐,精英互惠——陸港民眾何苦來哉?

(2015-03-10 22:51:53) 下一个
3月9日,香港“全城最熱”的新聞妳猜是什麽?妳可能會覺得,壹定是前壹天所謂民間打擊水貨客的“光復屯門”行動嚇壞了內地母女吧?因為內地的網上都已經因為這件事吵翻天了!覺得全香港700萬人全都兇神惡煞,虎視眈眈地盯著內地遊客了!內地甚至出現了文章,教同胞們怎樣在香港自求多福了!但是,錯!香港人才不關心這單新聞,因為跟普通市民的生活實在太遙遠。
 
這天,在香港大家熱議的新聞,竟然是壹名從新加坡返回內地的山東勞工,因為誤點而滯留香港機場。由於身上沒錢,他只好在機場煲飯吃。香港網民甚至有人願意馬上奔赴機場,給這位同胞送上壹頓熱飯。之所以說這個,筆者其實是想強調,香港這座城市,壹座從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進入發達社會的城市,真的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政治化。和臺灣壹樣,多數人追求的都是生活中的小確幸,看到政治新聞,壹半人不關心,壹半人“呵呵”,只有少得小數點比例的人血脈賁張——大概已經全部出現在去年“占中”的占領區了,妳覺得能有多少?
 
真實的情況是,所謂的“光復”行動,將近壹個月來,幾乎每個周末都在全港各地搞,我們都已經習慣了。而那些令人厭惡的香港極端右派之所以越來越激進,正是因為大家不關註他們,所以他們會越來越沒底線。這下好了,內地全民加入關註他們的熱潮,他們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快感。親者痛仇者快,不要說妳沒有加入其中,只要妳有份轉發,就是在給他們下偉哥,接下來他們會不會還覺得不過癮,來點更刺激的,真不好說。這是時代的共業,誰也無權置身事外。
 
近年聽過好多形容陸港關系的話,最精辟的就只有八個字:“屌絲互掐,精英互惠。”筆者幾乎從來沒有見過壹個心智健全的精英,會覺得陸港矛盾有多嚴重。妳看看人家高曉松,有人說美國的香港人也歧視內地人。他卻在微博回應:“有嗎?在洛杉磯還好吧?反正我遇見的香港人都還挺好,每次去華人區買燒鵝雞爪啥的他們都多給澆些汁水,大概跟我每次都不要找零錢有關。”
 
這也不奇怪啦,因為精英根本也不用來香港買奶粉,只有社會的loser才為壹點小利吵得臉紅脖子粗。中環的那些精英,可以拋開廣東話或普通話的爭執,講著英語,互換名片,簽署合約,轉身點票子。嘴巴上叫囂“以後再也不來香港買奶粉大不了去外國買”的人——第壹,他們其實根本沒錢去外國買;第二,等他們去了外國,也會像搶購日本馬桶蓋的遊客壹樣,遭當地人鄙夷。
 
好了,還是嚴肅壹點談談陸港關系。毛主席說過的:“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這真是至理名言。妳以為,香港的右派難道是今天突然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嗎?Of course not!他們從來都在,作為壹種思潮,寄生在壹代代香港人的身上。就像苔蘚妳懂嗎?環境不夠潮濕,苔蘚是不會長出來的,但環境到位了,妳攔都攔不住。那麽好了,滋生香港右派擡頭的“環境”是什麽呢?
 
原因當然很多,現在請讓我們僅僅從奶粉這壹個視角來分析,好嗎?
 
內地同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忽然對進口奶粉產生如此巨大的需求的?沒有得失憶癥的人都記得,當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反正筆者知道,從那以後,連香港的二樓書店都開始賣奶粉了,而且成為維系經營艱難的二樓書店的支柱之壹。從此,香港頻繁發生“奶粉荒”,導致本港嬰兒吃不上奶粉。
 
妳或許會問,香港不是自由港嗎?為什麽不加大奶粉的進口,無限量輸入給內地呢?這妳就有所不知了,背後涉及的是復雜的制度設計。因為奶粉的保質期較短不能囤積,所以香港的奶粉進口是根據本港出生嬰兒的數量來算的,只保證本港寶寶足夠喝而已。在面對浩如煙海的內地新生嬰兒時,即便把全部香港奶粉送到邊境以北,恐怕還是不夠的。於是,才有了限制每人只準帶兩罐奶粉的禁令。但攔不住水貨客,他們用“螞蟻搬家”的手法,還是能搬空香港的奶粉。
 
有人又說了,那些所謂的“水貨客”,好多都是香港本地人。對啊,都是壹些香港最底層的市民,為了“搵兩餐”,只好鋌而走險,不少人真的是被海關抓起來過的。罵水貨客,無論是陸的還是港的,正如前面所說,都是屌絲互掐。
 
那麽,陸港矛盾——起碼從奶粉這個角度——的解決竅門到底是什麽呢?聰明的妳壹定已經看出來了,無非兩個途徑:第壹,內地下決心把奶粉的問題解決,讓老百姓喝上安心國產奶粉——如果嫌這條路太漫長,怕孩子等不到;第二,開放更多的自貿區,讓進口奶粉免關稅進入內地,這樣大家就不需要從香港走私奶粉了——說到底,同壹個國家,只有解決了內地的問題,香港才能得救啊!
 
內地的問題不解決,偌大的內地,如果要靠米米小的香港“輸血”,那香港怎麽能不炸開鍋呢?可不是要給那些喪失理智的極端右派可乘之機嗎?之前的雙非問題、還有自由行問題,都是同理。水深得很,別胡亂淌。
 
作為個體,我們唯壹能做的,只有修身,不去變向為那些極端右派“宣傳”。請相信,香港的多數市民,對極端右派厭惡透頂。這次就連壹貫被視為“煽色腥”的《蘋果日報》,也站出來譴責“光復”行動成員。在很多時候,民眾都是沒有理性的。兩地民眾因為情緒作祟而導致的過激言行都可以理解,但絕不能諒解。說內地父母別去香港買奶粉,說香港不要賣奶粉給內地——會持這種言論的,壹定是沒有孩子的小青年,八成還是“糞青”,不分陸港。
 
以上這些,卑之無甚高論,無非常識而已。只是在撇開那些情緒的、挑釁的因素之後,我們多少總還會剩下那麽壹星半點的理性。請用這些理性看待陸港關系,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何苦來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