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在渥太华街区行驶。华灯初上,沸沸扬扬的雪花在灰黄的路灯光晕下起舞。 雪片又大又茸,一个紧随着另一个,千个万个汇流成海成河。有风吹过,卷起千堆雪,波涛汹涌,千军万马引吭高唱一首无字无韵的歌。
落了一个下午的雪,大巴的车轮轧在路面上, 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积雪的厚度。 刚出城时, 车流还盛, 逆向车道里顶灯一片白亮,顺向车道里尾灯一片暗红。 离城越来越远,车辆稀少起来,天地都裹进了无边的黑暗里,只有眼前的那条路,灯光黯淡,白茫茫伸向远方。偶尔有一束光亮从对面的车道上远远照过来, 近了近了,到了眼前,却又忽闪而去, 像划过夜空的一颗流星。
大巴像条船, 在风雪的海洋里荡漾。车厢里灰暗安静,游人困倦,大都合上了眼。 我眼望窗外,心一直提着, 跟大巴司机暗中做着伴。 这样的天气, 又是夜间,开车得全神关注, 打不得半点马虎眼。 司机师傅是个香港人,四五十岁的年纪,脖子上围一条素淡的格子围巾,安静斯文,见了人微微点点头,看起来倒更像一个读书人。希望这个书生能够顺顺当当安安全全地把大家带到蒙特利尔。
想起风雪的天气里我去北面出差。 行程远, 起了个大早, 驾着租来的小车, 出城一直向北。穿过百瑞那个著名的风雪带时, 雪大了起来, 公路两边的针叶林披素挂银, 视野里白茫茫一片。视线的尽头,那转弯入林的地方, 一辆红色的皮卡, 是天地间唯一的色彩。 我控制好车速, 不远不近地跟着。 拂晓的老林,一片静寂,蜿蜒如带的乡间公路上, 一前一后相跟着两辆车, 你快我快, 你慢我慢,风雪之中, 天地之间,彼此做着伴,取着暖。后来那辆红色皮卡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十年修得同船渡,今世风雪中两个小时的相伴又是上世多少年才修得的福分呢?
大巴穿过空旷的原野, 又开始向城市靠近, 高大的楼群陆陆续续出现在视野里。 公路上能看到车了, 车子们一个个开得小心谨慎。 公路中间隔离带的渗水沟里, 接连看到两辆误入歧途的小桥车。 还算幸运吧, 不是荒郊不是老林,有人气的地方就容易有援助, 坐在歪在沟里的车里打个电话, 警察拖车很快就能到了。
导游突然出声, 打破了车内的静寂。 我们已在蒙特利尔的城郊, 现在差十分钟七点,再有十分钟就到我们吃晚饭的饭店了, 今晚我们吃中餐自助。 这家自助餐不错,累了一天了, 大家好好吃顿热乎饭。 吃完晚饭, 我们再回住处。
导游没有妄言。 这家自助餐颇具规模, 与中午在乡下小镇上吃的简易自助不可同日而语, 就是和中餐泛滥的多伦多自助餐厅相比也毫不逊色。 中餐日餐打底,加上西式牛排烤牛肉,孩子们喜欢的披萨薯条土豆泥。 海鲜品种丰富多样, 螃蟹腿青口大虾供应充足, 还有肉色鲜明的各色鱼生。 竟然还吃到了炸得外焦里内的田鸡腿, 这个在多伦多也不是时时可以看到的。 餐厅在当地应该享有盛名, 周末的晚上,正是饭点, 宽敞的大厅里基本上客满了,中国人西人各占一半。 服务员和导游把我们引到里面预留出来的几张桌子上, 一行四十几个人, 鱼贯而入, 引得众食客侧目。不合时宜的打扰和喧哗, 在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吧, 我看到了一双双投射向我们的眼睛里的不友好。 待到大家坐定, 风静浪止,餐厅里终于恢复了祥和的气氛。
跟团去旅行,餐费一般不包在旅游费里。 行程开始导游会把餐食安排介绍一下,旅客随不随餐是自愿的。 我们一般都会随团,一是跟团走不自由, 在人家选好的地点自己的选择性就比较少,经常看到不随餐的人就近找麦当劳凑合;乡郊野外的时候, 连麦当劳都不好找。 虽然乡下的中餐自助餐简陋, 但蔬菜水果热汤总是会有的, 清炒中国大白菜, 更是再偏僻的中餐馆都可以吃到的。 出门在外容易积累火气, 再没有点蔬菜水果清理一下肠胃, 身体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随团吃第二个优点就是省心了。 跟着导游的手走就是, 那底下总会有一把椅子一双筷子等着你。
省心省力, 这第二点, 说到底是跟团出游的好处了。 当然, 你也可以反过来走进背阴的一面来看, 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能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 这同样也是很多人不喜欢跟团游的原因。 自己做主是需要能量和气力的, 对于现在的我来讲,这个气力出起来有点力不从心了, 于是偶尔也会积极主动地放弃自由的权利。 想起在法兰西河一带做项目时合作过的一个北湾办公室同事宝伯。宝伯六十来岁的年纪, 是安省环境部退休又被咨询公司反聘回来做顾问的。 宝伯姓Bird, 身材矮小,肤色白皙,鹅黄的头发, 湛蓝湛蓝的眼睛。 鹅黄色如此娇艳的发色和鸟这个姓我都是第一次接触, 觉得在宝伯身上这两个事物真是绝配啊, 顶着一头黄发的小个子宝伯真像是一只精力充沛的可爱的鸟。 接触多了,发现宝伯才思敏捷, 风趣幽默, 工作之余我们俩很是聊得来。 有一次宝伯休了一周的假回来, 我问他去哪里玩儿了, 宝伯叹了口气, 说,哪里都没有去呀, 天天坐在家门口的湖边, 眯着眼睛晒太阳, 看湖浪来来回回拍打石头了。 到了我这个年纪,这是可以想象出来的最好的假期了, 宝伯在电话那头幸福地叹着气。在大巴上眯眯眼, 跟着导游的手走东走西看看熟悉的风景景吃点可口的饭菜, 于我来讲, 就是宝伯在自己家门口看浪花拍打石头了吧。
如此丰盛的食物,免不了大盘小盘大快朵颐一番。虽然自助餐已经吃出了经验, 爱吃的东西每一样取到盘子里的量一定要少之又少, 不爱吃的绝对不要去碰, 吃到最后的时候那个田鸡腿还是有硬塞下去的感觉。 塞下去了倒也没有太多后悔, 田鸡腿外焦里内, 炸得火候刚刚好,很是美味;上一次吃田鸡腿是什么时候都不记得了, 填一下还是值得的。 Emmy一如即往地克制着自己的饮食, 但与生俱来的好胃口是改变不了的, 很明显地比平时多吃了不少。 Allen更是吃得像只欢快的小鸽子, 摇头晃脑一脸的惬意。 吃完主食稍事休息,我去取些水果给这一餐画上个完美句号。 路过旁边桌子小男孩的背后, 发现他小小的红色背包掉在了椅子脚下。 过道宽敞, 这个包的存在不妨碍行人通行, 前面的几个人就那样熟视无睹地走了过去。 我也是一步跨过去后才反应过来, 眼光上移, 看到的是跟我有过眼神交流的那个小男孩。 犹豫一下, 我还是退了回去, 拍拍他的肩膀, 告诉他你的包包掉地上了。
跟的是华人旅行社, 大部分游客是中国人,也有几家外族。 吃饭时我们旁边的一家子浓眉大眼高鼻梁, 看起来像中东人的长相, 不过女子不包头巾。 那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大概Allen的年纪, 坐在我的斜对角,吃饭的间隙有试探的目光投了过来, 我就抬起眼给接住了,返了一个微笑回去。 小男孩的目光在一次次的探视中友好起来, 来来回回地,我们做了几次短暂的无声的交流。 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 陌生人当中,让我感觉最自然舒服的是老人和孩子,所以在人群里时, 最先注意的也总是这两个群体。 老人大多是安详的, 包容的,面带淡淡的笑, 有一种千帆过尽的清明。 孩子们则是纤尘不染的纯净。 孩子们的眼神是机警的怯怯的, 小动物一般, 探视的目光投射向自己的四周, 投射向比他们高比他们大的成人身上。那些成人的眼光却大都是向上的, 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很少会有人低下头来正正经经地把注意力分出给陌生的孩子们。所以偶尔有人如我, 接受了孩子们的电波并及时提供了反馈, 往往就会吸引来更多的眼神的回顾。 孩子们的真实像一面镜子, 照进去什么就反射出来什么,我给出去的善意和友好总是能换回丰盛的回报。 成人的世界高高在上,是一层薄冰, 冰层下有温暖的水在流动, 我和孩子们来来往往的眼神就是水中欢快的游鱼, 在冰层下面,成人看不到的地方,享受着偷偷摸摸自由自在的快乐。
吃完饭回到旅馆已经八点多了。旅馆不带早餐, 早上出发早, 导游嘱咐大家休息前先去买一下第二天的早饭。 安顿好Emmy Allen在房间里洗澡休息, 我和Bill出了门。 旅馆坐落在市中心一条安静的小街上, 走上五六分钟的路, 拐上一条叫圣凯瑟琳的繁华大道, 路边的店铺多了起来。2016的大年夜, 街上张灯结彩,气氛祥和, 街边安安静静走着一群一群的行人。 雪还在下着, 雪片又大又茸, 无声无息。雪幕在节日的霓虹灯下披上了华丽的衣裳, 变换着媚人的色彩。
看到一家麦当劳, 我和Bill进去随便买了些早点。 回来的路上看到有家店的门口排起来一条长长的的队, 排队的都是些年轻人, 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 讲着我们听不懂的法语。 人行道上积了不少的雪, 一不小心,我滑了出去, 打了个踉跄。 旁边伸出来一只手扶了我一把, 随着手飘过来的还有一句法语。 待站定了, 抬眼看去, 是个法式风格的瘦削中年女子,着一件红色上衣,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对她说merci, 然后告诉她这是我头脑里仅有的几个法语词汇之一。 她笑容更深了, 改用带有口音的英语告诉我她刚才讲的是 “很滑的, 小心点”。 我点头再次道谢, 微笑着跟她说新年快乐,然后道别。 这就是我心中的蒙特利尔了, 街上碰到陌生人, 他们总是会开口跟你讲法语, 发现你不会说法语后, 可以很轻便地转成英语交流。明天要去的魁北克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魁北克城时与当地人交流的困难。
有人旅游只喜欢去没有去过的地方, 其实故地重游每一次遭遇的也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遇着的人在变化着,听到的声音在变化着,天气在变化着,树木花草鸟虫在变化着,时间在变化着, 你自己的那颗心更是无时无刻不在起着变化。就如现在, 站在曾经多次光顾的城市的街头, 2016年大年夜的蒙特利尔是独一无二的, 大雪皑皑流光溢彩。这个时刻的我自己也是独一无二的, 凝视着街边的千家灯火, 倾听雪花在夜色中飘落的声音, 我是快乐的, 快乐的我在心底轻轻道了一声:蒙特利尔, 新年快乐。
呵呵, 你这个“空中楼阁”我喜欢 :)
现在打字时键盘经常替你做主。很囧。:)
你的'空中楼阁'搭造的很美。
-- 是难得? 哈哈, 我是女的, 也很享受做女的, 如果自己可以做主下辈子还要做女人 :)
你也很会住抓主题, 我这几篇游记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其实是借着游记的架子忆忆旧, 写写心中的那些人和事。 这篇的内在题眼有三个, 一个是红色皮卡, 你昨天提到了, 一个是黄头发的宝伯, 你今天提到了。 另外一个是人群中和孩子们的特别交流方式。 其他的就是为了完整和好看加上去的肉了 :)
你的主题抓得很牢。文字朴实,但又非常细腻。男的!
我也很赞宝伯的浪漫。
:)
照片很好啊,很温暖。
对红色皮卡的回忆是我这篇的焦点之一 :)
这段文字让俺们很感动。
在陌生人当中,小C先注意到老人和孩子,俺们在没有动物看的情况下先注意到面目姣好的人类,看来俺们比较浅薄。:)
谢谢你关于蒙特利尔的文字和图片,这是一个对于我很特别的城市,有几位亲爱的友人,现在我看到了他们每天经过的街景。:)
我在中国也曾跟过团, 感觉很差, 这边好多了。在加拿大跟过两次团, 另外一次去华盛顿, 感觉还不错, 所以这次又跟了同一家。
留言删掉没关系的。 我看到了。
谢谢分享,照片是俺经认为写实的蒙特利尔,文字是远距离的感觉,跟团是久远的记忆,在这边偶尔看见华人团也是偶尔的记忆。
(顺便接地方说一句,删除了一些你在俺博客中的留言,请勿介意,是因为你引用的那些内容删除了,我的写作是随时说话,后来修改的那种)。
安好。
那顿自助餐确实很是美味 :)
你的越南游记只有时间翻了翻照片。会回去细看。
小C的游记很细腻,那顿美味自助餐看得让人垂诞。
心静, 还在修炼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