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忆少年时代(二)课堂外的东西

(2015-02-13 05:26:54) 下一个


     我的小学阶段都是在育红小学度过的.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 到目前为止,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不是在课堂上的时光, 倒是那些课外活那些东西才是构成我们三观的基础.


      那时侯每年必有的一个活动是清明节扫墓. 我们通常是去烈士陵园. 那里供奉的大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先烈们. 扫墓过程一般是我们列队站在纪念碑旁, 先介绍先烈生平事迹, 然后静默几分钟, 然后是新加入的少先队员被佩戴红领巾, 宣誓, 最后是大家排队依次走过墓碑, 将小白花放置在墓碑旁. 即使当时我们都是小学生, 每个人却都是神情严肃的, 发自内心的崇敬.


     这种活动, 实际上是给我们灌输了一种历史进程, 即我党我军, 我们新中国的建立, 发展过程. 这种东西在今天看来是不正确, 或者至少是不全面的, 但当时, 它确实对我们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我那时心里是有所谓的英雄情结的. 只恨自己没有出生在战争年代, 没有能亲身参加革命. 进而希望自己长大后, 参军入伍, 同美帝, 苏修们战斗, 解放全人类.


      这大概正是领袖人物们心里希望的, 他的子民们按照他自己心中的理想而追随他的脚步.


       我们这一代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


       那时我们的课外活动还有一项是回收废旧钢铁.


       这实在是一件弊远大于利的错误之举.


       我们哪里分得清什么是有用的, 什么是废弃的呢. 当时为了完成任务, 那是不择手段. 有人甚至将马路上的井盖儿掀走, 运往学校交废铁, 有人到废弃的建筑物内拆卸管路, 甚至机器零件.


       错误的指导思想往往导致了错误的行为. 这恐怕是始作蛹者所没有预料到的吧.


       那时课外活动中还有一项就是学农劳动.


       我记得我们是在秋季去近郊区帮助收割蔬菜, 有黄瓜和胡萝卜. 印象最深的不是别的, 而是那天把黄瓜和胡萝卜吃了个够, 因为那时供应不足, 常常不能尽兴而食.


       我觉得当时完全没有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感觉. 倒是听哥哥姐姐们讲他们上山下乡, 与贫下中农同吃, 同住, 同劳动的故事, 觉得他们才有深刻的领悟.


       总之, 我们当时在课堂上没有学到多少文化, 科学知识. 但是在学校之外, 却没有因为是小学生而脱离开那个特殊年代. 与成年人相比, 我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我们认为, 伟大领袖指引的就是正确方向, 我们跟着走, 就能走到共产主义.


       社会的影响力往往超过书本. 那才是人生的大课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littlepotato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不择手段交任务,但也没有偷下水道盖子,那时候不是经常有人走路掉进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