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其实曹公对他创造出来的书中两大女主,黛玉和宝钗,都是钟爱的,并无褒一个贬一个。所谓好人坏人,忠与奸,都是后人贴的标签。
记得小时候凡是关于红楼梦的评论,通通是政治脸谱化的,把书中人物分为对立两派: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为反派人物,封建卫道士;黛玉宝玉晴雯等为正派人物,封为反封建斗士。当时那种宣传是政府出于政治需要。相信这种政治宣传深深地影响了很多人,在中年以上人群头脑中形成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黛玉被许多读者喜爱并大力褒扬,甚至为了褒一个就要贬一个,为突出她不惜大力打压她在书中的情敌宝钗的形象 ,除了这个人物本身聪明,美丽,有才情外,在我看来还另有两层原因。
一层是,她是爱情故事的女主,自然博得女性好感。女人天然是感性的,重视感情生活的。黛玉追求爱情至情至性,她的生命没有别的意义,她就是为了爱宝玉而生的,宝玉不爱她她就死。黛玉只有感情世界,现实世界对她来说都不存在,没有意义。这种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荡气回肠的纯粹感情经历,让女人看了很觉过瘾。再说了,有几个年轻女子,或者不年轻还有少女心的女子,不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above average的美丽佳人呢?不希望有个男人以自己为中心,哄着陪小心,当个天仙捧在手里呢?纵然别人不识我的好,那是他们浑浊,她们嫉妒排挤我,总有一个男人识得我独立绝世的美丽, 胜于其它庸脂俗粉百倍。黛玉这个人物非常方便女人自我代入。
还有一层是,知识分子欣赏黛玉,喜欢黛玉,因为黛玉身上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黛玉身上的“孤芳自赏”,“孤标傲世”, “恣情任性”, “不合时宜”, 不就是自古以来典型知识分子的形象写照吗?黛玉彻头彻尾的悲剧命运,一辈子清高不愿意适时处世,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不就是传统知识分子标兵们的命运吗?象屈原、陶潜、李白,陆游。。。可以一直排下去, 一直排到今天在国内在海外不得意的知识分子们。黛玉是理想主义的化身。知识分子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觉到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之不易,感受到理想在现实面前的无力,同情黛玉就是这些人的自我悲怜。
我个人看法,希望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不要过于沉浸于这种自怜自艾的情绪。黛玉的悲剧命运是书中给她注定的,也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大环境以及她生活的小环境,是说不得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还是应该省时度势,多提高一下自己的情商,people skills, 积极地生活工作,少来点自怜自艾的抱怨牢骚。 不适应社会,都是社会的错,社会应该改正了来适应你,因为举世皆浊你独清?国内混不好是因为社会腐败,国外混不好是因为人家歧视。人家比你混得好是因为人家都媚俗,虚伪,会溜须拍马。你不如意不是才能不够高,只是品格太高洁,不世俗不虚伪不会溜须拍马? 老实说,这种思想越早抛弃越好。
若是身边的亲戚朋友可以选择,我不愿意选黛玉这样的,难相处。 我愿意选择宝钗这样的人。我又不要跟人掏心掏肺,又不要跟人割头换颈。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只希望生活平安少drama。 宝钗那样的人识大体,会做人,大家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往愉快就可以了- 倒还可以交往得长久。
自荐博文
红楼梦里始终最喜欢林黛玉,因她’质本洁‘,情纯粹,为前世灌溉之恩,流尽一生泪水,心中眼中无有功利世俗算计。
我喜欢林黛玉,因为我最厌恶虚伪阴谋媚俗。我不喜欢宝钗,因为她内心是冷漠的,也是算计的。无论做人无论对待感情,林黛玉都要高她几格。即使做朋友,我也不会选则宝钗,她城府太深,你不知道她的真实面目是什么。
曹雪芹借宝玉之口说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追求人格完美的男子是这样,我还真遇到这么一位,是我老师的恋人。
宝钗面面俱到,是个极好的社交人才。能干但是心机颇重。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她卖了。
和什么人交往,只要自己舒服就可以了。各有好坏,各有利弊。
黛玉适合欣赏,宝钗适合交往。
黛玉那敏感孤清的性情可能和从小是孤儿有关,别人还有其他亲人,而她只有宝玉。
不过也有天生成分,湘云也是孤儿,就照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