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点点滴滴,尽是生命的印记。
正文

为人父母不簡單

(2010-08-02 04:39:27) 下一个

据说,民初的时候北京筹办师范大学,当时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大不以为然,认为中国自至圣先师以降,历两千多年,都是学而优则;幼童启蒙,不外熟背诗云子曰,哪里还用得着办大学来培训老师?况且天地君亲师是最基本的纲常伦理,如果现在当老师竟然需要培训,将来莫不是还得办一所大学来培训父母亲?鲁迅便嘲讽他们说,将来如果真的有父母培训大学,第一个便要把这些老夫子们送进去培训培训。 

不幸,至今还是没有这样的大学,于是养不教、或者教不严的父母比比皆是。但是另外一个极端也为患不浅:父母望子成龙太过心切,给父母自己和子女们造成情绪和心理上莫大的压力。尤其是父母自身学历、样貌、性情、造诣等等都得天独厚的,更是希望子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身边不乏有朋友因为自身条件太卓越,而不敢要孩子的,怕生出来让人失望,破坏良好的自我感觉。 

说实在的,来美国这么多年,前半段时间求学求职,后半段时间为夫为父,劳心劳力自然是少不免的,偶尔呕心沥血甚至暴跳如雷,随着儿女渐渐成长,也就渐渐地成了常规。四五年前,我们终于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力不从心,于是把孩子带到教会,希望圣灵能接管整顿我们的孩子,没想到,圣灵先接管整顿了孩子他爸妈。我们信主以后,更加尽心尽力打造一个基督化的家庭,孩子一岁多就抱着一起去上李长老夫妇的课,结果孩子目无尊长,常常于长老发言时呛声,因此唯有半途而退。几年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渐渐与家庭经济议题并驾齐驱,甚至取而代之,成为家庭悲喜剧的幕后操盘手。去年,我们女儿开始上小学了,于是每天的功课就成了金融危机以外的另一个焦点。

             圣经里其实有不少培训父母的讲义: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言13:24)

鞭伤除净人的罪恶。责打能入人的心腹(箴言20:30)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箴言22:15)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箴言23:13)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 (箴言23:14)

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言29:15)。

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痛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希伯来书12:11 

中国古谚云:棒头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这跟圣经的教训不谋而合。小孩子如出生之犊,事无所惧。杖打能训练孩子顺服权威,学会自省和谦卑。未受管教的孩子将来桀骜难驯,无视纲纪,最终还让孩子们自己吃亏。但是,一味依赖棒头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是父母以杖打来发泄自己的怒气,更反而会激化矛盾。因为父母的怒气很多时候都是对儿女要求过高而来的,一旦儿女达不到要求,父母感到丢脸,于是一腔怒气都发作在棒头底下。 

中国的父母之所以对孩子有所要求,大概是传统的传宗接代的观念使然,中国人往往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我还记得我们女儿刚出生的时候,我心中那份满足和豪情,真正是热血沸腾,只觉天下无事不可为,因为一个万物之灵的生命从我而生,即使我的生命就此终结,也已不枉此生了。相信像我们这样的菜鸟父母不在少数。既然把孩子当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很自然地把我们对自己的期望转嫁到了孩子身上:他们的成就便是我们的成就,他们的失败便是我们的失败。只不过,如果是我们自己失败了,我们会夹着尾巴躲在一隅添伤口,但是如果是孩子失败了,就棒头巴掌铺天盖下: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我们对孩子的失望往往奠基于对自己的失望,从而对孩子有过份的期望。当然,对自己感觉良好而期待孩子更加发扬光大的,也大不乏人。其自我观感不同,其视孩子为私人财产则一。望子成龙成凤其实是对自己期盼的一种投影。文革时候有所谓老子光荣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革命辨证法,现在反其道而行之,照样适用:儿子得体父好看,儿子窝囊父寒搀,因此,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神经。在我们家里也不例外,孩子的表现潜意识地成了父母的成绩单。 

这些年,透过研读神的话语,慢慢地我开始明白到儿女其实是上帝所赐的产业 (127:3),交托给我们在地上代为看管照顾,然则我们只是在扮演着一个监护人的角色,对孩子有使用权而没有拥有权,孩子要走的路,早有天上的父给他们设计好了。我们的责任是按着天父的指示,把孩子带到父神面前认识神,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到老他也不偏离”(22:6)。一切自然会有天父妥为安排,过份苛刻严谨的要求,会使他们颓丧灰心,甚至自暴自弃(6:4)。如果能了解到这一点,尽管我们的任务毫不简单,但是肩头的负担却大大地减轻了。 

我们可以创造读书的环境与气氛,但是我们代替不了他们读书;

我们可以帮助发掘孩子的天赋潜能,但是我们逼迫不了他们成材;

我们可以教导孩子有教养有礼貌,但是我们控制不了他们的言行举止;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怎样赢得友谊,但是我们左右不了别人对他们的喜恶;

我们可以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但是我们担保不了他们不会经过坎坷;

我们可以把孩子带来教会,教他们读经,但是我们决定不了他们得救! 

因为我们不知道天上的父对他的孩子们有什么计划。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我们是神的管家,只要忠心按照主人的吩咐养育主人的孩子就成了。当然,圣经的总纲就是一个字,管教打骂都要以爱为基础。但是爱得过份把孩子变成了私有化,就酝酿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甚至悲剧了。胡适在他儿子出生后,写了一首白话诗,大意是:我养育你是我的责任,我对你并没有什么恩惠,因此你也不要感我的恩,我之所以养你教你是期望你能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止是做我的孝顺儿子。胡适有这样的见识,大概也是受益于一個基督徒的修養﹑受教于神的话语。

4/200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