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家按:这是10年前在某河里潜水冒泡时写的小文,现在进城转为城市户口后已经很少去趟浑水了。偶尔去瞄一眼,发现图片都挂了。更可怕的是,当时留 下的备份也找不到了。年纪大了,记性也愈来愈不好了(该记住的记不住,先忘记的忘不了)。趁着现在还有些印象,就决定把它们搬过来。以下这几篇新开一个系 列,就叫《往事追忆》吧。
~~~~~~~~~~~~~~~~~~~~~~~~~~~~~~~~~~~~~~~
前几天 天气酷热,有两天温度都在100度左右打转-当然喽,是华氏100度。不然大家都要蒸成渔人码头卖的螃蟹了。坐家现在享受不到办公室的“免费”空调,只好 时不常意淫一下从前在纽约州“不发落”(又称水牛城)插队时的寒冷,权当一杯心灵凉茶,解一解心中的暑气。且在此处写出供各位好友一笑。
要 说俺们那水牛城,凭借着旁边连接哈德逊河和五大湖的伊利运河,想当初在美国的历史上还是很水牛过一把的。但自从美国重工业全面衰退后已是黄花不在,一片破 落的景象了。坐家每次在驾车穿过Grand Island 时总会为那一片片废弃的厂房唏嘘一番。要说现在还能让俺们水牛城闻名的,大概也就剩下尼亚加拉大瀑布,足球队Buffalo Bills,再有就是每年冬季的寒冷和大雪了。
大瀑布和足球队咱有机会再写,今天就先说一说这冷和雪吧。
说 到雪还想起一件趣事。坐家现在的家乡冬季无雪,可怜小女长到4岁时还不识雪为何物。每年只是在“公园里的圣诞”活动时才能见识到一些人造雪。她4岁那年冬 天坐家和坐协LD一咬牙决定带她 到大山中去看一看真正的雪是什么样的。车开了3、4个小时后终于看到雪了,可想而知当时她有多么激动。可惜老天不做美,我们刚到竟然开始下雨!无 奈我们只能躲在木屋中望雪兴叹。待到下午4点左右雨有些见小,我们赶快租了个大轮胎冲了出去。没呈想由于气温和雨水的原因,有些雪已然结成了冰。小女一出 门就来了一个屁墩。又疼又失望中,她哭着给我们来了一句:“这哪儿是雪,这明明是冰!”。当然,她是用比我和我LD都标准的洋文说得(这个问题也留着以后 说。对不起,应该说挖个坑以后添)。还好后来的一个小时玩的还算开心,总算没让小Boss白来一趟。
说着思冷止暑,说着水牛城的冷和雪,怎么又说到小女第一次见雪了呢?别急,这其中还是有很大联系地,且听坐家慢慢道来。等等,喝口水先。
话 说坐家第一次到水牛城时还是九月初,正赶上印地安夏天,天气还是热的很的。坐家当时只身一人闯荡江湖,加上入学时间已过,所以没有和任何人联系就上了飞往 水牛城的飞机。还好在机上遇到一个好人,也是咱老中在那插队的。聊了一路后就和他一起去了他的住处,晚上还蹭了一顿米饭和鸡蛋西红柿汤,现在还清楚的记得 吃出了一身痛快淋漓的大汗。吃完后7点左右,坐家还以熟悉环境为名溜达到Wiston's(类似7-11的便利店)买回了一罐冰激凌和临时室友们共享(忘 了说共有3-4人大家一起租房住的)。晚上就在客厅的沙发上过了一夜。借此机会再向这位兄弟道声谢。
光阴似剑,说着就是冬天了。就一个 字, 冷!要说坐家也是个北方人,冬天还是经历过几个的。可从来就没想到有这么个冷法的。第一年乘校车上学,那苦就不用提了。咱就说第二年买了车后想着该好些了 吧?可有车有有车的问题。咱就随便说几条:这第一,每次天冷后这车打火就是个问题(当然喽,咱当时开得决不是奔驰宝马,等等,现在也不是啊?但感觉上比那 时也差不多了);再加上大雪后要把车从雪中刨出来;有时车门钥匙孔冻上了还要用开水浇,火烤钥匙的酷刑伺候;下雪开车时怎么使用雨刷,冷热风,和手保证前 窗的透明度,等等。就说这洗车就是个事-我曾多次开着我那土坦克(带冰壳装甲的)冲锋在上学的路上。但不常洗也不成,因为路上常有撒盐的,对车下部件损害 极大。记得当时售车广告上常见的一句是“加州车”或“某某州车”,表明的就是这车下部没受过什么蹂躏。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雪地上驾车的高超车技和时不常 的惊险动作。
话说这天坐家为导师当完廉价劳动力后要回家了,但见外面大雪茫茫。熬了一阵实在不成了,就决定冒险回家。这一路可算是大险没 有 小惊不断,终于在经过40分钟的艰苦奋斗后回到了离家不远的地方。坐家的神经有所放松,心里开始琢麽回家怎么对付那几根鸡腿呢还是什么别的嚼谷(是错别字 吧?)。 要知道这在平时单程总共也就是15分钟的事啊,咱的生物钟那时还是准的很地。正在这时前面来到了一个红绿灯,坐家应该在这里来个90度的右转弯。现在想起 来 我还是有减速的,并且路面看来也还可以-也就是有一些雪而已。可几秒钟后,就听着一声巨响,这个弯儿我倒是转过来了,可我却是懵懵懂懂地看着我应该走的相 反的方向。
眨眨眼后,看四周还算清楚;给自己大腿上狠狠来一下,还好,还知道痛。 打开车门顶着鸵鸟毛大雪走出车外,还是琢磨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向红绿灯处走几步,才发现雪下原来是厚厚的一层冰。再看看车,后轮紧紧地靠着马路牙子并 明 显变形。却原来坐家刚才整个表演了一个高难度车技--向前连续旋转270度!这可是只有在汽车广告或警匪片追车的片段中才看得到的惊险动作啊。
要 说坐家还算万幸,由于雪大大家都保持着较大的车距,所以没后面跟上辆车跟咱来亲热亲热。再有咱这270度是顺时针转的,不然就可能会冲到逆行道去和那里的 车来上一个近距离接触。赶紧念上几声“阿弥陀佛”、“上帝保佑”钻进车里,还没忘了再划上几个十字。这时又觉得什么事儿不对头,这车怎么熄火了啊?我没记 得 我拧过车钥匙啊?小心翼翼地打火,还好,还真一下就打着了。看看左右没车,再右转180度咱接着走。由于右后轮和车轴已不再是直角了,就觉着这车开着一颠 一颠的。但总还是向前走着啊。坚持坚持,再有几个BLOCK咱就到家了,有什么事回头再说。
正开着呢,后面超上一辆车。看着不是警察咱也 没管他,我还得集中精力开好咱这过山车呢不是?可那司机把车窗摇下,冲着我连比划代喊。咱只好也摇下车窗问他咋地了?这位告诉我“别开了!你的车轱辘都快 掉了!”。下车一看,可不是咋地,这后轱辘还真是摇摇欲坠了。谢过这位后,坐家看看离家已没多远了,干脆把车停在路边,咱走路回家。趟着快没过小腿儿的大 雪,顶着一片片硕大的雪片和寒风,坐家觉得好像穿的衣服都变成了纸片了似的。哆哆嗦嗦回到了家,咱还是操着冻僵的腮帮子赶紧把咱的历险记给室友们吹嘘了一 番。
(注:上图是2014-2015年冬季的照片。坐家在水牛城插队时的手机还叫大哥大呐,公众媒体根本不存在)。
一夜无话。
第二天起来,只见外面的雪下的比昨天还大!打个电话一问,学校今天停课、不开门。这一天这雪就没停过。第二天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咱想着这天把车弄到哪儿去呀?等雪停了再说吧。
要 说咱在这水牛城还真没白待,拿到学位外还长了不少气象知识。这出来前,咱也就知道这温度有hot和cold;天气有fair和cloudy;降水有 rain和snow。这一出来才知道这洋文和咱国文一样,这词儿还真不少。就这snow也还有着许多种,咱水牛城和其他五大湖畔的地区就有着一项专利,叫 做Lake Effect Snow,翻成中文大概可叫做湖泊效应降雪。简单原理吗就是当强冷空气吹过较热的湖水上空时就会带走大量的水蒸气,由于这些水蒸气的温度较周围的空气高所 以就会上升一小段距离。可由于整体气温较低所以水蒸气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并会凝结到一起。当下面的空气脱托不住他们的时候这“大如席”的雪片们就会降临湖 区。可这Lake Effect Snow一定是伴着大风而来的,所以可就谈不上什么“润物细无声”了。
下回有时间坐家争取在为水牛城的雪多写点儿,先贴几张PP给大家看看。
怎么样?够惊心动魄吧?水牛城的老乡们还记得PP中的建筑吗?
再回来接着说咱的车。这一等就等到了第三天,雪总算小了许多,坐家把自己裹得象粽子似的就出了门。好不容易走到我趴车的地方却发现车不见了!
猜得没错,车确实是让雪给埋起来了:
这张还能看见个车屁股:
声明一下这些PP不是我的。我当时净顾着着急了,哪有那种闲情逸致啊?拿来工具赶紧挖坑儿,啊不是,赶紧挖车。挖出来一看还真不错,一样东西没少还多出来一样。
坐家:预知后事如何...
众河友:坐家,我们BS你!我们要上诉铁老大将你的河籍永远开除!
坐家:饶了我吧,我去喝口水都不行?
您 想知道多出来的是啥?罚单!现在想起来我这气还不打一处来。住在下雪的地方的河友们可能都知道,象水牛城这种地方冬天趴车有个规矩--在每天的一个时段内 分单双日只能在马路的一侧趴车,趴错了就要吃罚单。要说这也是政府的一项收入,我所认识的人绝大部分都为市政提供过不止一次的此类捐款。要说这样做也是有 道理的,只有这样扫雪车才能在两天内将整个路面扫清。
遇 到这事也只能认倒霉,这大冷天儿谁有精神为这点儿事上法庭啊?挖出车后,赶紧打电话叫拖车。一般的拖车还不行,因为规定是拖车只能吊起前轮。咱这车后腿不 是瘸了吗?叫来一辆平板拖车到了车行后说需要两百五十刀才能修好。什么?我这车才花了六百五十刀,现在一张罚单再加上拖车费已经又加上了七十五刀,再加上 两百五正好一半的车钱。好说歹说才降到两百,说好两天后取车。
说话两天过去了,太阳也出来了,雪也开始融化了,就是有点儿风。到取车时约 好 的朋友临时有急事不能去送我。我想作公车算了,反正离家不远就是车站。可我没算计到的是车行门口可没有车站,只能在前一站下车走过去。下车后走了几步觉得 不对劲儿,还是那个字,冷。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再我们水牛城是下雪冷化雪更冷。如果说上次我的感觉是衣服变成纸作的了,这次的感觉是连这一层纸都没有 了。对了,又学到的另一个气象名词叫做“wind chill factor”--风寒系数。
好了,作用达到了,小文也该收尾了。现在想 起来下雪带来的问题还真是不少,就雪后扫雪、撒盐就把这路面搞得坑坑洼洼的。路面情况和互联网上的一个什么河大有一拼。那真可说是有大坑、小坑、方坑、圆 坑、 深坑、浅坑,一坑接一坑的连环坑,大坑套小坑的子母坑...啊对不起,不知为什么现在说起坑儿来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再加上最后 一 段 话, 其实我在去水牛城前就听说那里雪多,冷。最著名的是1977年的那场大暴风雪,光水牛城中心商业区就有一万三千多人被迫在政府办公大楼、体育馆等处过夜, 因为路上只有雪橇还能开动。再加上连上几天的最大风速都在每小时100公里左右。更有甚者在个别风雪特大的地方一些人居然被雪困在家中或办公室中好几天。
这 位问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去那儿?要说坐家和水牛城还是有一定渊源的滴。我所看过的第一部美国小说是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还记得那里面的那个黑 人小孩吉姆吗?对,就是那个唱着“布法罗的姑娘们”出场的小孩。想不起来了,赶快回去再温习一遍。再有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两国互赠礼物,我们送给这边的 是那对儿著名的大熊猫,这边给我们的是什么还记得吗?是一对儿水牛(buffalo)!当时实在是闭塞,大家都传说那是一对儿麝香牛,能产麝香。等到了北 京动物园后大家一窝蜂似的挤去看,坐家也是其中一个。可看来看去就是两个臭烘烘、毛呼呼的大老牛吗?又听人传说美国人不讲意气,在送给我们前把香囊给割掉 了。结果到现在也没个结论。你说有了这机会实地考察验证真正的水牛城水牛,咱能放过这为组国人民查清真相的机会吗?
2007年7月14日凌晨初稿
2016年九月19日修改于农田草舍
2016年9月23日再稿
所有照片均来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