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8)
2017 (88)
2018 (62)
2019 (60)
2020 (34)
2025 (1)
《他们最好的》一切Their Finest
英国电影,还是二战时期的故事。也可以说,这是另一个版本的“敦刻尔克”(见我的博文“历史时刻《敦刻尔克》”)。
卡德琳(杰玛·阿特登 Gemma Arterton饰)被新闻部电影处雇佣了。实际上,这个新闻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宣传部,主要目的就是鼓励战时军民的士气。
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采访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开着一艘渔轮救出不少士兵的两姐妹,然后编成电影剧本。在组长汤姆(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饰)的带领下,她和同事们一起,添油加醋的写进了不少英勇细节,而且由于卡德琳坚持,更强调了妇女的作用。他们还专门邀请了老牌明星安布劳斯(比尔·奈伊 Bill Nighy饰)扮演两姐妹的大叔。并用了以两姐妹母亲命名的船名“南茜·斯塔林”为影片名字。
出乎意料的,国防部也支持他们的影片,希望这部影片能得到美国对英国的支持。为此,国防部还安排了美国志愿飞行员为他们助阵。同时也指示他们,要玩的是美国式的直率而不是英国人的含蓄。
整个班子浩浩荡荡的开到海边拍外景。空闲时卡德琳和汤姆谈谈爱,或者大家酒吧里喝喝小酒唱唱小曲,也没忘记帮那个美国佬提高演技。更重要的是不断添加和修改剧本而滴滴答答的打字(那个时候只有打字机)。卡德琳的住处被炸掉了,她索性搬到办公室工作。
(剧透)
不幸的是,汤姆在一次事故中去世了。但拍爱国片上了瘾的安布劳斯还是说服了悲伤的卡德琳参加新一部电影的创作。
卡德琳自己去了电影院,在满满的影院里,看到被感动的观众自己也不由得潜然泪下。
英国是二战的主要参与者,只是在整个大战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十天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和十个月左右的伦敦大轰炸,所以英国二战故事都少不了这两件事。当时美苏尚未参战,法国已经投降,几乎整个欧洲都沦陷,只剩英国独自一家靠着从敦刻尔克撤退回来的残兵败将死撑。希特勒随时都可以渡海入侵。因此丘吉尔一直想把美国拉进来做个搭档。总算熬到希特勒突然转向侵苏,以后再加上美国的参战,才可以松一口气,之后直到诺曼底登陆之前,英伦三岛本土基本上是隔岸观火,遥看希特勒和斯大林几百万人马数百辆坦克在欧洲大陆对撕。
反过来说,英国人引以自豪的是他们的沉着和无畏。没有惊慌,没有恐惧。 不管是敦刻尔克的海滩还是和炸弹下的伦敦,他们基本上镇定自若,即使在头上有轰炸机还是近在咫尺的敌军,无论是内阁大臣还是贫困渔夫,都能同仇敌忾,能够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英国有点像当时的中国,大敌当前,孤军作战。能够做的就是如中国抗战歌曲说的:“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在英国,战争的另一个意外收获,就是进一步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在编写剧本时候,卡德琳总没有忘记增加女性角色的戏份和描绘。也是她最后提议要两姐妹的姐姐冒着危险到水下排除障碍,成了故事中的英雄。就如我以前提到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妇女获得选举权,而这次大战,更让妇女走向社会,参与到社会的各项活动(见我的博文“《妇女参政论者》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再插句话,英国一直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家,二战前,普通平民都无法进入海军军官学校。也正是战争,迫使政府消除这些隔阂,不是说今天一切都平等,但是可以说没有义正言辞的不平等。
挪威女导演罗勒·莎菲 Lone Scherfig导演的《成长教育》“An Education (2009)”曾得三项奥斯卡和一项金球奖提名。
杰玛·阿特登虽然没有在美国大红大紫,但还是有不少英国影片。我总觉得她有着一种俏皮样子。虽然她经常在苦哈哈的片中出演,但不会给人以绝望的感觉。在这里,她经受好几次打击,但我们总能从她这里看到希望。
山姆·克拉弗林曾两次出现在我的博文中(见我的博文“《爱你的萝茜》,爱情还是友情。”和“《遇见你之前》之后”)。在这三部片中,都是一个典型的能信得过的绅士样子。
老戏骨比尔·奈伊以《基甸的女儿》“Gideon's Daughter (2005)”得金球奖,以《第八页》“Page Eight (2011)”和《咖啡馆里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Café (2005)”得金球奖提名。在这里,可以觉得他还是有颗年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