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設定的情境發生在1989年,也就是天安門事件發生那一年。顧寶那年18歲,沒有參加學生民主運動,但卻在鄉間為人權與「計生隊」鬥智鬥力。1989年也是黃洋本身來美國的那一年,小說的時代背景多少反映了她內心的感觸。
黃洋是上海人,原先在同濟大學讀物理,1989年到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插班大三,攻讀電腦。後來又陸續在波士頓學院(BC)拿到文學碩士,以及亞利桑那大學藝術創作碩士(MFA),專精小說。目前正職工作是在柏克萊加大負責電腦與資訊管理,寫作是業餘興趣,這本「國寶」是她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書,由Harvard Square Editions出版。
女主角顧寶的故事雖是虛構的,但是也企圖反映出那時代中國因計畫生育而產生的諸多痛苦與無奈。中國的社會在當時歷史情境下有很多問題可以探討,學生運動、人權都是議題,而她選擇以英文小說的形式表現,黃洋說:「我想,相對自由吧。」
黃洋說,雖然英文並非她的母語,但她一直很喜歡西方小說的呈現與敘事方式;更重要的是,以英文出版比較不敏感,也能將中國的故事說出去。國寶的故事,在2008年時入選Bellwether Prize,該獎項向來青睞社會狀況、跨文化等議題。另外也獲得Foreword Reviews評論為2014 年最佳歷史小說之一。
她指出,用英文寫小說,多少會遇上語言上的困難,但同時,自己的背景與觀點也帶有獨特的「色彩」,介紹中國的人與中國社會。1989年時她有不少同學就參與天安門運動,她一直想記錄一些當時的故事,透過同時代的計畫生育故事,以另一角度凸顯人權的議題,更是一種草根的觀點,她說:「每個人都是『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