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错位
(2004-11-05 13:36:52)
下一个
我们这一代,除少数人的人生轨迹有幸中规中剧,即在什麽年龄做什麽事,大多数不那末幸运的人,即使有幸赶上末班车或拼力奋斗有所成就,也属于不得不不在什麽年龄做什麽事,在什麽年龄不做什麽事之列,多少有点人生错位的感觉。
实际上,在什麽年龄做什麽事,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然社会的约定俗成。如果强行将其改变,总有点南橘北枳的味道,看似那末回事,其中内容确实不同。
想当年,正当读书的年龄,奔赴广阔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最好的年华如流水般溜走。后来,尽管有些人有幸进大学,入夜大,但年龄多是20多岁,甚至30多岁,脑子已经不如十几岁时灵光了,读书的辛苦也就大得多了。还记得在大学强突外文的艰辛,对年龄大些的人来说,背单词总是一件苦差事。那时我所在的班里差点就是老少3代同堂了:文革后直升的,我们这些老三届,文革前的老大学生。那些30多岁的老大学生们苦啃第二外语的艰辛虽然令人敬佩,但也有些令人心酸。如果不是文革,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早已学业有成,是单位的事业栋梁了。
文革耽误人们学业的事例还可以延伸到80年代。那时,在我住的宿舍楼里有一些女博士生,年龄也是参差不齐,小的才20出头,大的已是中年,其中有一位40多岁了,离婚带着个孩子,她在专业领域内的业务水平是没得说的,和年轻的学弟们爬山越岭地考察,现在已经成为教授,学术带头人,但总会感到,她实际上是超体力地奋斗,以跟上年龄小一轮的学弟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她和那些文革后直升的博士生们关系很好,但是近20岁的年龄代沟,也使她常感到精神上的孤独。
后来,在国外看到一些中国的老博士生,40多岁,近50岁,属于我们这一代,有的因为种种原因仍在苦读,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要比那些年轻的学子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我们这一代,正当婚嫁的年龄,能够披上婚纱娶妻生子的为数不少,但也有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婚恋生子推迟,等到想起来再办时,总如隔夜的红酒,味道少了一些。我的一些朋友,学友,同事中,大龄未婚的不在少数,不过,陆陆续续听说,最后都走入婚姻殿堂。我总怀疑,其中少了一些青年人才有的热恋阶段,更多的是理智和思考的结果。
年龄因素对婚姻和家庭的惩罚是明显的。一个学友,40多岁初婚,她非常喜欢孩子,也曾经怀孕,但因年龄太大流产了,再怎末努力都没成功。还有一朋友,结婚时年龄已经不轻,妻子想要小孩,总怀不上,后来查出他们有点问题,国内不能治。为了圆个生子梦,他利用到国外进修的机会,将妻子办出去就医,但失败了,听说也是由于年龄过大,疗效不好;还有的同事,结婚太晚才要孩子,加上长得老相,父子的年龄差距看起来大得像祖孙,每当他到幼儿园接孩子,别人都误以为他爷爷来了,弄得他都不好意思再去。
我们总说青春无悔,在那个年代也不能后悔,不过,自然社会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就会受到惩罚。
已经走过的路程是不能改变的,只好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个年代的经历,也是一笔人生财富,至少对我来说。
不过,如果问我,人生有重新选择的可能,我是否还会说青春无悔,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不会让人生错位,要在什麽年龄干什麽事。 我想,持这一看法的人不只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