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从文学城上看了“解救吾先生”,有点儿感慨。这部片根据2004年演员吴若莆被绑架案改编,国内不久前热映了一段时间。
影片有很多段落有点儿好莱坞警匪片的风格,仅仅是一点点儿而已。
从演员上来说,我觉着,这部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扮演绑匪华子的王千源,其它人基本是陪衬。吴若莆本人在这部片里扮演解救人质的警察,而被绑架的“吴若莆” 则有刘德华来出演。
吴若莆这些年鲜有好作品出来,(如果他有作品的话)。随着新生代演员的出现,他基本是过气了。让这样一个演技,形象和人气都差强人意的演员去扮演警察,其实就是一个安慰,却透出了小家子气和报复心理。我个人认为,吴若莆是这部片最大的败笔。看着他,分分钟出戏。
王千源在”钢的琴“里已经非常出彩了,在”解救吾先生“里,把一个绑匪的亡命心理,和心底对母亲的孝意表现的很好,尤其最后那段和母亲监狱诀别的戏,感觉在实际生活中,就该是这样子的。
而其他人,很脸谱化。脸谱化到不真实,几乎让观众有了同情绑匪华子的心,毕竟,华子是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一个好演员的力量。
有时候,在国外生活久了,再看国产片,就会很明显的看出国内特有的人文习惯和元素。因为国外的生活理念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我们都不觉着,然而,换个地方,就看出不同了。
吾先生被救出后,在警车里呆若木鸡,一言不发。然后吴若莆扮演的警察就问,大意是:“ 吾先生,您这半天都没有说话,您不想说点儿什么么?” 我看到这里觉着很震惊,被绑架者刚被救出,之前差点儿被撕票,惊魂未定,应该需要看心理医生,这个时候,你让人家说什么?感谢党,感谢人民警察?这里就看出,国内警察缺乏对人的心理调整的足够认识,甚至对人起码的尊重。
这还没完,接下来,更不像话了。看吾先生依然沉默,刘烨扮演的警察调侃说:“ 您不是在电影里经常扮演警察么?这样的场面也经历不少吧?” 。这简直是残酷了。警察似乎在玩儿猫逗老鼠游戏,同时救世主嘴脸显露无疑,全然不顾被解救出来的人质的感受。吾先生到了这个时候,终于嗫嚅着说话了:“ 电影里那是假的,这个是真的”。这话经由刘德华含糊不清,语调滑稽的港式国语说出,更多了一番心酸。
看了这部片,倒是非常想吃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