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猫的诗与画

用诗歌讲故事,用图画说心情
正文

40年前插队时的习作(四): 单幅画创作

(2015-11-10 06:34:55) 下一个

那年代群众性美术活动比较活跃,尤其是陕西户县的农民画,报纸上常有报道,而且全国各省都有自办的画报,总有新的创作画介绍出来。受这些鼓舞,在我学画的那几年里,常常有创作的冲动,只是功底太浅,又急于求成,结果是一事无成。

下面是从这捆故纸堆里发现的一些创作初稿。有些没有定稿,有些有定稿(都是水粉画)但都遗失了。

这张名为“收工之后“,用的是圆珠笔,大字报纸,作于学画不久的1972年,当时对人的结构不能准确地把握。这幅画基本是写实,背景是我们知青的厨房。我们3个光棍收工之后一边烧饭一边看报。这是最后的定稿,没继续画下去。

这幅取名为“春意盎然”的初稿,准备画农村老太婆为知青洗衣服的场景。这算是第一次搞创作,大小初稿画了许多,但只留下了这张,大概是第一稿。

为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县里号召美术爱好者搞创作。为响应这个号召,我创作了一幅“上门板“,意为红军战士晚上将老百姓的门板取下当床用,天亮后准备出发前又为老百姓把门板装回去。上一幅是原始初稿,下一幅觉得在门板右下方太多空白,又加上了一个女孩。

这幅画取名为 "队日", 写贫宣队参与教育革命。

这是我创作的唯一的一幅木刻,取名为 “上夜校去“。作品刻在了我自己当床用的门板上。把棉絮一角掀起来就刻,睡觉时又把棉絮铺好。完了用学校的油印机上的滚筒蘸油墨滚一滚,再铺上纸,最后用什么压印已完全没了印象。

当年我们县被评为“大寨县”,这是我为配合大寨县活动进行的创作初稿。

四人帮被打倒后,全国欢腾。为此我创作了一幅“拥护英明领袖”的宣传画,被文化馆贴在了县城街上的宣传栏内。

这也是一张宣传画初稿,名为“大干快上”,被公社征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评论员123 回复 悄悄话 画得真好!像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最宝贵的是记录了一个时代!
朽木1976 回复 悄悄话 当年的味道还在
haiwaiyouzi 回复 悄悄话 很好 !
羽衣飞飞 回复 悄悄话 嗯,精彩,最爱第一幅和木刻那一幅。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真好,人物的动作表情栩栩如生。由此又去看了你的其他博文,有老师吗? 后来从事绘画工作了吗?very gifted! 难道你还保存着他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