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周信芳之子、Mr Chow高级中餐厅创办人周英华

(2015-05-24 06:47:24) 下一个
周英华(Michael Chow),国际华人餐饮业钜子,是周信芳之子,Mr.Chow 高级中餐厅的创办人,有“华裔食神”之称。祖籍宁波,1939年生于上海。 13岁赴英留学,先后研修艺术和建筑专业。

1968 年,在英国伦敦昂贵的武士桥区Knightsbridge面向海德公园的地段创办“Mr.Chow”餐厅(周先生,在英文俚语里,“chow”也可以解释 为食物)。1974年赴美,在洛杉矶贝弗利山庄开了第2家Mr.Chow,此后多年,餐厅生意不断扩张,常客中有甘地、比尔·克林顿等政坛显要,此外还有 英格丽·褒曼、麦当娜、帕丽斯·希尔顿等演艺界名流。传闻披头士乐队核心成员约翰·列农遇刺身亡前,就在“Mr.Chow”就餐。周英华曾投资酒吧。周英 华在美国将其餐饮连锁拓展至纽约、迈阿密、拉斯维加斯、加利福尼亚等地。

周英华还是颇有眼光的收藏家,藏品中包括价值上亿港元的安迪·沃霍尔画作等。

周英华 - 家庭  

目 前,周家的子女大多都旅居海外:周信芳的大女儿周采藻在美国东部马里兰州,二女儿周采蕴在旧金山,周英华和畅销书《上海的女儿》的作者周采芹都在洛杉矶。 2002年4月,周采茨曾到北京参加其中文版传记的签名售书仪式。去年3月,周信芳的长子、古稀之年的周少麟在上海收京剧名家陈少云以及一越剧演员和一京 剧票友为徒,继续发扬光大麟派艺术。

818 周英华

在 伦敦,在纽约,在洛杉矶,许多人都叫他“周先生”(Mr. Chow)。在直呼其名已司空见惯的西方,“先生”这一尊称今天几乎难得听到。周英华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周先生”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尊称。人们之所以这样 称呼他,是因为“周先生”这3个字代表的是一段延续了近40年的传奇。而这段传奇就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周英华创办的第一家名叫“Mr. Chow”的饭店开始的。

人人都去“Mr. Chow”

看一看曾经光顾过Mr. Chow饭店的名人榜,你一定会眼花缭乱,他们中包括了好莱坞几代巨星们——英格丽·褒曼、马琳·黛德丽、奥逊·威尔斯、艾娃·加德纳、碧姬·芭铎、伊丽 莎白·泰勒、麦当娜、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和大导演费里尼。除了演艺明星外,Mr.Chow饭店的客人名单上也包括了像甘地和比尔·克林顿那样的政 坛显要。如此的明星阵容有时不免也让饭店主人感到应接不暇。周英华的太太Eva Chun回忆道:“有一次当我们走进饭店,一名服务生悄悄对我们说,‘汤姆来吃饭了。’我问是哪个汤姆?后来发现好莱坞的两个汤姆——汤姆·汉克斯和汤 姆·克鲁斯居然那天晚上都来了!”

据说,约翰·列农在遇刺身亡的前一天晚上,就去了纽约Mr. Chow吃饭;甲壳虫乐队的另一名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曾坐在伦敦Mr. Chow里面,一边敲打着桌子,一边哼着出了著名的《回到苏联》(Back to U.S.S.R.)这首曲子;英格丽·褒曼每次去贝弗利山庄的Mr. Chow,都要求饭店里最糟糕的一张桌子,因为靠近厨房可以令她避开其他客人的目光。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名流们频频光顾“周先 生”的饭店?这不只是凭借某位名厨或者几道招牌菜就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如此“明星”饭店的地位。周先生饭店的魅力从餐厅的每一个细节里面散发出来——从整体 设计理念和风格、灯光效果到艺术品装饰、桌椅餐具以及菜单。而在这每一个细节里面都融入了周英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感悟。

 中餐文化使者

1952 年,13岁的周英华被父母送去英国念公立寄宿学校。之后,他进入当地的一所艺术学校,先研修了一年艺术,后又攻读了两年建筑。1965年,周英华被朋友请 去设计位于伦敦Sloane大道上的Smith & Hawes发廊,其“白上加白,白里有白”(White on white in white)的极简主义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立刻引起了英国设计界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人的关注。1968年的情人节那天,周英华在英国的 Knightsbridge开设了他的第一家餐厅。他给餐厅起名为“Mr. Chow”,在中文里就是“周先生”的意思。除了指明餐厅的主人是谁外,Mr. Chow还有一层含义——在英文俚语里,"chow"可以解释为食物。“我想让西方了解东方。中国的文化日渐式微,但是中国菜还是很了不起的,所以我要让 中国菜来担当文化的使者。”周英华在接受《纽约时报杂志》的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道他为什么开第一家Mr. Chow。

周英华从国内找来了 厨师,有烧广东菜的,有烧上海菜的,还有做北京烤鸭的。但是这家中餐厅的服务生却全是意大利人。面对当时餐饮业激烈的竞争,周英华巧妙地采取英国人“分而 之治”的方法。他说:“如果餐厅的侍应生和厨房的厨师串通,餐厅就完蛋了。”在Mr. Chow,中国厨师不懂意大利语,而那些意大利服务员也讲不来中国话,因此就避免了集体叛逃而另立门户的尴尬事。

1974年,周英华来到 了美国。他在洛杉矶贝弗利山庄开了第2家Mr. Chow,不久好莱坞明星们便纷至沓来。1979年,第3家Mr. Chow在纽约开张,它即刻成为当地艺术家的俱乐部,那里的常客包括安迪·沃荷、街头涂鸦艺术家凯斯·哈林、Jean-Michel Basquiat和后现代派画家朱利安·施纳贝尔。1999年在洛杉矶开业的Eurochow迅速成为美国媒体瞩目的焦点。装修耗资达400万美元的 Eurochow开业后,《纽约时报杂志》曾这样评论道:“周的其他3家餐厅时尚而温馨,而Eurochow则辉煌大气。仿佛经过了30年的轻声细语,周 现在决定大声地向世界宣布其存在。”

Eurochow这个同时供应中餐和意大利餐的饭店是东西方文化融汇的产物。餐厅位于一幢建于 1929年的古老建筑内,外观颇似一座小教堂,其穹顶高达16米。为了不让内部的空间显得过于空旷,周英华在穹顶底下竖立了一个高达7米的大理石方尖塔。 二楼用一座设计新颖独特的铁桥把两个就餐区连接起来。坐在餐厅某个角落用餐的客人会惊讶地发现头顶上方一个摄像机正对着自己,并把拍到的这一幕场景在6米 长的吧台前的屏幕上播放出来。据周英华介绍,那个吧台是根据电影大师库布里克的影片《幻觉》(The Shining)中的那个吧台为原型而设计的。走进这样的饭店就如同走进一部电影,这正是周英华希望他的客人所能体验的。

周英华也是演员

  其实周英华跟电影的结缘,可以追溯到他早年在伦敦的日子,远在他成为一名建筑室内设计师之前。1956年,他首次亮相银屏是在一部叫《暴力游乐场》 (Violent Playground)的故事片中。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尽管他不是一名职业演员,但是对于电影的热爱以及从他父亲那儿继承来的表演天赋使他的形象不断出现 在银屏上。同周英华一起合作过的导演包括Joseph Losey, Wim Wenders和Nicholas Ray。最近的一次就要算是成龙主演的好莱坞动作片《尖峰时刻》(Rush Hours),周英华在电影里客串了一家中餐厅的老板。当然,那家餐厅并不叫Mr. Chow。

“我一直在拓展西方人的味觉”
  我开餐馆40多年,一直在努力引导西方客人,扩展他们的味觉领域。——周英华
  新京报:有人说,中餐馆像麦当劳一样,到处都是却难登大雅之堂。但Mr Chow餐馆一直都是名流云集?
  开中餐馆传播文化
   周英华:我离开中国很早,12岁就到伦敦上学。中国是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国家,但在西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我的父亲是京剧大师周信芳, 我在海外也一直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地位而努力。我开餐馆,就是要把它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地点,来展示中国文化的杰出之处。我以自己的方式成功了,Mr Chow的几间餐厅都被名流所尊重。我们有一个手风琴式的明信片,上面有1000个光顾过餐馆的名流政要的姓名。这里很多客人都是艺术家,大家可以在这里 进行交流。
  新京报:在伦敦开设第一家餐馆的时候,Mr Chow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菜品中式,装修西式,这种“中餐西吃”,是否是中餐在海外发展的方向?
  周英华:我要澄清一个误解。Mr Chow在美国是原汁原味的中餐厅。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直有个误解,觉得我们不是一个地道的中餐厅。这是不对的。Mr Chow的装潢和设计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主要是西派的风格和理念,但是菜品做得很地道,是地道的中餐厅。我们厨师的功夫很高,刚来的厨师第一个月觉得没 什么,6个月才能体会出后厨的深奥。
  有意做“危险”的菜
  新京报: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口味不同,在选择菜式上,会有明显的不同吗?
  周英华:西方人口味平淡,很难体会中餐微妙的味觉感受。我开餐馆40多年,一直在努力引导西方客人,扩展他们的味觉领域。我们餐厅会做一些“危险”的菜,比如牛舌、爆三样等,这些菜中国人觉得稀松平常,外国人却很难接受。
  我不是为了钱,但是Mr Chow餐馆价钱很贵。我们的特色就是“小、好、贵”。这样能够一箭双雕,一方面能够提升餐馆的档次,另外一方面餐馆经营也成功。
  新京报:在海外,日本菜和韩国菜也非常受欢迎。中餐馆如何能与它们竞争?
  周英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叹气),外国人对日本餐厅表现出一种尊重,但是中餐的地位不高。现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到海外拓展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相信逐渐会有更多的高档中餐厅涌现,并被海外的顾客群体所接受,这是一个大趋势。
  ■ 人物
  “华裔食神”
  周英华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之子,有“华裔食神”之称。
   周英华1939年生于上海,12岁赴英留学,先后研修艺术和建筑专业。1968年,周英华在伦敦创办Mr Chow餐厅(在英文俚语里,chow也有食物之意。)1974年,第二家Mr.Chow开到了洛杉矶。此后,周英华餐厅生意不断扩张,Mr Chow成为高端中餐馆代表,政要名流成为常客,其中包括甘地、克林顿、英格丽·褒曼、麦当娜、希尔顿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瀛客 回复 悄悄话 几乎每个中国人开创的行业,到后来都是太多,太滥了。拿饮食行业而言,日本料理与法国菜的餐馆数量不多,也不便宜,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
紫萸香慢 回复 悄悄话 他的前妻Tina Chow真是气质不凡的大美女,可惜42岁就死了,那时他们已离了婚。
xiaomiao 回复 悄悄话 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文章?周信芳的长子周少麟2010年就已经去世了。
gagaga 回复 悄悄话 真正的中国文化本应享有崇高的地位。。。可叹。。。
Alton111 回复 悄悄话 去过这家餐厅,味道是中餐,摆盘是西式,价格不菲,生意也很好。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周英华经过了一段风光鼎盛的日子,中国开放后他才知道父母家人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饱受惊吓的侄女被他接到国外,但精神创伤太深,还是跳海自杀了,周从此对人生充满困惑,不理事务,得了抑郁症,妻子天娜因此和他离婚。看了本文,他似乎早已恢复振作起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