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窦唯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年大叔们如何在下半生破茧重生

(2015-04-27 03:04:32) 下一个
克里斯多赵 

窦唯在地铁中的一张照片,居然成为网络热点。很多80后90后匆忙补课,窦唯是谁啊?然后发现“王菲前夫”、“中国摇滚先驱”等标签。于是,人们感叹这位当年玉树临风的摇滚才子,今日已经老了显得有些落魄。和窦唯同龄的大叔和粉丝们叹息不已。

窦唯是一面镜子,映照了很多中年大叔和大婶们已经凋谢的青春。人们不是在谈论窦唯,而是在谈论青春。内心深处,恐怕是对岁月这把杀猪刀的集体性恐惧。



窦唯依然还是那个窦唯,你说他逍遥遁世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顾影自怜也好,依旧特立独行睥睨天下也罢,他都不在乎。窦唯无非是让人们感怀的一个符号,那时我们摇滚过、愤怒过、激情过。但是,现在我们都老了。

在一个动辄强调“颜值”的年代,人们的分裂性体现在,一方面我们深情地唱着“当你老了……多人人爱慕你年轻的容颜,唯有我还爱你朝圣者的灵魂”,另一方面却无法接受窦唯看似邋遢落魄的苍老。

大叔们和大婶们如何优雅地老去?不在于挽救日益稀疏的头发、走形的身材和悄然爬在脸上的皱纹。而在于如何抖落前半生积淀下的沙尘,如何应对意义和价值感的丧失、生活的杂碎和无奈,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下半场,如何突破岁月带来层层缠累,破茧重生。

一个男人到底怎样才能最能成长?

迪伦的那首席卷了全世界的歌《答案在风中》,也一直在追问。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丘安眠…….

在这首歌里,迪伦在歌词里提到了九个问题,关于情感、关于世界和人生的走向,而他们的答案,也许时至今日仍在风中飘。

迪伦前半生叛逆、迷茫放浪,后半生却进入一个让很多歌迷难以理解的状态,他的歌曲呼吁和平,宣扬救赎和爱。同是摇滚大叔,相比窦唯的封闭和在自我世界的沉溺。这位摇滚大叔走上了和窦唯截然不同的道路。2011年美国《滚石》杂志评选出了摇滚史上25件最大胆的尝试。拔得头筹的要数鲍勃·迪伦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为基督徒的重生。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和反战运动中,鲍勃·迪伦扮演着音乐领袖的角色。《Blowin'in the Wind》(在风中飘扬,1963)、《TheTimes They Are a-Changin'》(时代在变革,1964)、《Like aRolling Stone》(像一块滚石,1965)是那个时代的赞歌。70年代末,迪伦的宗教信仰发生转变,他自称为“重生的基督徒”,并发行了两张福音专辑《SlowTrainComing》(慢车开来,1979)和《Saved》(获救,1980)。

据媒体报道,《Slow Train Coming》的制作人杰瑞·维克斯勒(Jerry Wexler)回忆,在录制专辑的过程中,迪伦曾试图向他传道。他的回答是:“鲍勃,你面对的是一个62岁的老犹太无神论者。让我们只是做专辑吧。”一些歌迷也难以接受迪伦的转变。在79年秋季到80年春的巡演中,除了新专辑中的福音歌曲,迪伦一首老歌也不唱。这引起了许多歌迷的不满。

当时的歌迷回忆道,迪伦经常在舞台上布道,他说:“多年前他们说我是先知。我曾回答‘不,我不是先知’,他们说‘是,你是,你是先知’,我说‘不,不是我’。他们曾说‘你肯定是先知’。他们曾说服我相信自己是先知。如今我站出来说耶稣基督是答案,他们则说‘鲍勃迪伦不是先知’。他们如何自圆其说。”他还说:“我告诉你们‘时代在变革’,是的!我说答案‘在风中飘扬’,是的!现在我告诉你们,耶稣回来了,是的!再没有其他救赎之路。”

迪伦的选择让大家大跌眼镜,一个昔日反叛歌手,却回归了看上去老旧传统的信仰。很多歌迷质疑:“你不是说‘答案在风中’?这下你找到答案了。我们怎么办?”迪伦却不理会,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SlowTrain Coming》中的歌曲《Gotta Serve Somebody》(去拯救某人)为迪伦赢得了一座格莱美“最佳男歌手”奖。《Saved》却遭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评论家迈克尔·格雷(Michael Gray)称之为迪伦最仓促的低劣专辑。约翰·列侬曾在遇害前不久录制了一首歌《Serve Yourself》(救救你自己),作为对迪伦的回应。1981年,《纽约时报》的资深作家史蒂芬·霍登(Stephen Holden)写道:“无论是他的年龄(他如今40岁),还是他大肆宣扬自己变成重生的基督徒,都无法改变他与生俱来的反传统气质。”

“在我的歌里,痛苦确实是爱情不可少的一部分。痛苦、性、谋杀、家庭,它们都有一席之地,当然还有仁慈、荣誉、宽容,这些也都包括在内。”——迪伦。中年大叔后的迪伦似乎归隐田园,他一生充满争议,有过美满的婚姻,离过婚,非常注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鲍勃·迪伦迄今为止的生涯都是在“被贴标签”和“撕标签”中进行,他曾经在加州参加过3个月的圣经学习班,后来人们就有些嘲讽地说他是“重生的基督徒”,这是一个标签。“重生没重生,谁说都不重要,只有上帝知道”。迪伦已受够了“抗议歌手”的标签,甚至反感贝兹要他出面“担当一整个世代的良心” 。

鲍勃·迪伦说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人们能认同,那固然很好;如果他们不能,那也无关紧要。一百年后也不见得他们能理解我。那些我所做过的和我正在做的,过去没人做过,现在也没人在做。”

迪伦直接影响了全世界乃至中国的很多摇滚明星,面对荣誉和潮水般的追随,他却说:“我只知道我是个罪人”,迪伦和他的歌声究竟改变了多少人?改变的程度有多大?是否能让这个败坏的世界更好一些呢?或许答案还是在风中,依然飘荡。

(部分新闻摘自网络媒体报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