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是如何成为印度爷的?
夏天的草
唐僧,名玄奘,是《西游记》的主人公,也是唐朝一代高僧。现实中的玄奘要比《西游记》中的唐僧高大上得多,虽然身为和尚,却是文武全才,体格健壮,他的武功绝对能把当时的世界上最凶悍的猴子打得找不着北。除了高超的武功,唐僧还是个忽悠大师、普渡专家,在去印度的崎岖山路上,不但以力服人,而且以德惑人,把许多绿林大盗忽悠成自己的免费保镖。到了印度后,印度民族的平和性格让玄奘的武功无用武之地,这时他的文才便大方光芒。唐僧是个语言天才,他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印度上百个小国、城邦的语言和方言,积极主动地与同行交流、辩论。唐僧缜密的思维、透彻的见解和非凡的远见迅速征服了印度三哥,被阿三们尊为当代高僧、东方的佛太阳。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在印度渡足了金的唐僧佛法更加渊博、精深,成为了印度佛界泰斗,过着有滋有味的体面生活。
唐僧是个有理想的爱国者,他拒绝了印度同行对他的高薪挽留,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因为有去印度上一路的雄厚人脉,他的归途非常顺利。唐太宗高兴地在皇宫中接见了唐僧,宾主相谈甚欢。唐太宗是一代雄主,有着征服西域的宏伟构想,因此在谈话中极为关心西域的风土、人情、地理等重要情报。唐僧有着极为敏锐地政治嗅觉,顺势迎合来写一本关于西域的传记,并借机提出要唐太宗支持他在首都附近开寺、立庙、传法。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于是《大唐西域记》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里面汇集了佛法、地理、人文、政治、军事等各种珍贵资料。《大唐西域记》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不仅成为中国人了解西域、佛法的重要工具,了解中国哲学思想来源的宝典,而且也是印度人构建印度史的必备经典。
为什么这样说呢?在 《季羡林谈佛》中,季羡林在称赞了印度人的智慧后,说印度人是一个不重视历史记载的民族。印度人喜欢将空间和时间随意交织在一起来思考问题,来记叙事实,并且善于发挥、想象。我们现在仍然能发现印度人的这一特点,他们常会下意识地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东西自然地搅和在他们的言谈中,并把这些当成正在发生的事情告诉外界。例如本世纪初,印度官员在八字还没一撇的情况下,就能把他心中愿望当成一件定下来的事一样向外界宣布,印度人将在2020年登上月球。在印度文化中,到处都是缺乏时间概念源于某个历史事件的神话传说。其结果,没有任何人能写出象中国史那样的完整印度史。在古代,幸好有希腊人和亚历山大到过印度,并留下了一些残存的记述,能拼凑出一些历史脉络。而在7世纪以前相当一段时间,构建印度历史的唯一源泉就是《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有着对当时印度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语言等最完整、最详实、最权威的记载。季羡林在考察了各类印度史的论著发现,所有叙述的最终源头就是《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便是玄奘成为印度爷的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