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胜

尹胜,诗人、自由学者、艺术家
正文

自然与自由的国成

(2014-08-04 03:35:39) 下一个


大约是13年7月,在黑桥艺术区我与陈国成先生及他的太太邵茺女士相识。在黑桥那段时间里,我不仅百无聊赖,而且非常焦躁。我与国成结识的过程,现在全然想不起来,总之就相识了,并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与他成为朋友也不尽因为大家都搞艺术,只因为彼此投合。我从来都拒绝把自己摆在某一个圈子里,我也真没有认为自己就是什么艺术家、学者、诗人、文人之类的东西,仅是爱好就去做了,如此而已。在我眼里,无论官商或者艺术家、文学家,皆与种菜挑大粪者无二样。我极其讨厌那些特别有范儿的人,也就是一本正经、有板有眼的人,说到底就是动物种类之一,在社会上从事的工作不同罢了,装什么逼呢?!国成没装,所以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我觉得他干净、坦诚,朴实而自然。


我常常被人当作口吐狂言者,而国成恰恰是一个乐闻狂言者,狂言有什么不好?哪怕是疯言疯语,也总比充斥这个社会的谎言与空话好,至少疯言狂语里还有着着生命的血性与真挚。那个时候国成刚从英国回到北京,都在忙着装修工作室,我们相聚也少,很快我也从黑桥搬到了宋庄。到宋庄没多久我们又见了一面,之后他在798做了一个展览,并且临时要我作为嘉宾发言。接到他的任务我有点受宠若惊,同时又有点手足无措。毕竟算个展览,提前三个小时告诉我要做发言,可见他对我的信任。那种场合不适合讲深刻的话,前面那个什么院长的家伙说了一堆什么美术史、雅俗共赏之类的套话,很圆滑,但基本都是废话。这斯是个老江湖。轮到我了,又不会讲套话和假话,于是就胡乱插浑打科,瞎扯几句,逗得观众哄堂大笑。但心里非常不安,怕把国成的场子给砸了。后来听邵茺说,好多人说我讲的很好,至今我亦不知真假,亦无心追问。回来珠海之后,也就是2014年年前,国成和他太太邵茺又专程来珠海与我相聚。那一个星期真的非常美好。

今年2月底,我们又相邀前往景德镇画瓷,相处半个多月,依旧是美好的。回京后他在黑桥,我在宋庄,经常电话往来。之后,也就是不久前我专程过去他那里住了两天。每天都是闲聊,他伺弄他的菜园子,我就成了旁观者。他享受种菜的快乐,我也乐于这样的田园般的时光。菜园子都是他自己开荒出来的,弄得整整齐齐,各色蔬菜有好多种。有的菜都开了花,国成说不一定非要吃,也可以当花看。艺术家和菜农或许区别就在于此吧。他养的小狗叫笨笨,就是捡来的流浪土狗,并美其名曰“中华田园犬”。国成老夸它善良。我也很喜欢笨笨,比起当下中国人,这条狗实在更有狗格。还有两只猫,叫起来细声细气,如同邻家女孩,让人心生怜爱。

如果说画画,我永远是个门外汉。国成从十多岁就开始习绘画,大学也是绘画专业,之后又在大学任教美术课。艺术家总是渴望自由的,后来就成了职业艺术家,到英国就读于切尔西艺术学院,并在英国一呆十年,现在父母年事高了,就和太太回来尽孝。孝不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而是人类普遍的人性。他说起在英国这些年,感觉还算美好。看他在伦敦的一些肖像速写,还有给一些画廊画的古典油画,我不得不说他的写实功底非常的深厚。虽然我并不认同绘画技巧与写实功底,但大部分人还是沿袭着这条道路的。没有对错,只是观念差异。他现在的作品几乎脱离了写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画面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无论技巧和材料都没有拘于任何范式,表现手法奇幻瑰丽,表现内容多是自然风光。他的画册《丛林印象》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国成专注于纯粹视觉的审美,而视觉内在又倾注于自然风景,自然风景更多又偏重于植物及光影的关注。这和他人一样,简单、纯粹,宁静而质朴。国成还有些完美主义,跟他逛街我的确甘拜下风。完美情结是很多艺术家都有的,我是一个快乐至上的人,对完美的追求恰是追求不可能。我欣赏这样执着的精神,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人性本没有完美,那又何须完美,我更在于粗粝放达的真实诉求。

无论绘画还是音乐,艺术是最贴近我们生命本真的东西,生命的真实又在于生活的内容。国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快乐于他的艺术。艺术不是工作,也不是责任,而是发乎于心的不可遏制。国成说,他想成为老混蛋。这他妈才是水平啊。那些虚伪造作,圆滑事故的商人和政客们,一个个一本正经,但几乎都是一肚子坏水,把名利的欲望用道德的外衣华丽装裱,看起来真的不象婊子一样。老混蛋多好啊,不妥协,不合作,不粉饰,爱谁谁。

画品要见人品才有可能切近艺术核心,我是这么认为的。国成是我目前见过的最纯粹的艺术家,不浮夸,不忽悠,不做作。真善美,真首先是基础。他喜欢植物,留恋山水自然,渴求内心的大自由。我又何尝不是呢?还是那句话,赚点钱,把小日子过好,最好生个娃,乐呵呵的。这是老兄对你最大的祝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