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曳多姿

给女儿一个回忆童年的去处,努力寻找生活中残存的乐趣。
正文

腾讯游戏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2014-08-15 18:56:33) 下一个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界有二马,一匹是靠日本人起步的,一匹是靠养鸟发家的。他们在企业发展初期都遇到过盈利模式的瓶颈,但是最终他们都成功了。 如今也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这二马一错蹬,互联网界就会山摇地动,这是何等的风光无限。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二马绝非常人。但是这风光背后,有多少是沧桑,又有多少是肮脏?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教科书里都是这么说的,有谁还能净身而退呢?为尊者讳,为成功者粉饰,腐朽也会变神奇的。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中国举世无双的庞大的人口基数是支撑二马的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他们的成功在任何一个别的国家都不可复制。如今,那个满脸写着沧桑,满口B2B, B2C,号称中国中小企业的“救世主”的小个子已经沦为资本的玩物,他远赴恒大锦上添花,把背影留给了钱塘江边的乡人。其实这跟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不想继续在他身上费唾沫主要是因为他长得太不够意思了,比朱元璋的画像还难看。
 
我今天是来找文质彬彬的有中国“鸟父”之称的小马哥来吐槽的。我被踢了。不是被人踢的,也不是被驴踢的,而是被他养的鸟踢的。我知道,他养的鸟市值已接近1500亿美元,他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鸟人。但是被鸟踢,而且受的是内伤,好说不好听。我要一个说法。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我喜欢打升级,每天都会在小马哥做的鸟笼里打几把。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打升级,大学的选修课的时间也都是打过来的,说起牌技,我应该也算是个民间高手了。上周的某个晚上我随便在一张桌子上坐下了:我的网名是“请你在乎我”,对家叫“心,在滴血”; 我们的对手是两个穿着绿衣服的人, 左边的叫“我佛不慈悲”,右边的叫“给你一个无言的结局”。 开始几把,互有胜负,后来我跟对家连赢了三把,升了5级。 我正在得意呢,感谢这个平台给我的苍白无聊的人生平添了这么多的乐趣。突然,“呜”的一声,我翻了个筋斗云就摔出来了,还有张封条一起飞了出来,上边写着:你被玩家“我佛不慈悲”踢了出来,防止此类不愉快的事情的再次发生,请购买蓝钻,加入至尊贵族。我当时就在想,远日无冤,近日无仇,怎么一点儿也不在乎我呢?我又扭转身形准备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进去一看,“心,在滴血“也不见了踪影,原来是一场集体杀戮。还没坐稳屁股,一顿连环脚,我又飞出来了,这次是“给你一个无言的结局”下的手。 CNN, 我似乎看到了“我佛不慈悲”和“给你一个无言的结局”躲在小鸟后边两张狰狞而得意地脸,他们到底是哪个道上的呢?为什么不报个名号就下手呢?为什么都起了个那么霸气的名字呢?蓝钻,对,那张封条上的蓝钻就是那个隐形杀手。人生如戏,不过游戏就是游戏,游戏研发者就是这么设计的。好奇心驱使我去查看了一下“蓝钻贵族”的特权。 
 
 
在踢人/防踢这一项里,赫然写着一条:蓝钻贵族可以将任意非蓝钻用户踢出桌子。杀气腾腾,霸气外露。意思就是说,不管你是谁,你赢我不行,你网名不顺眼不行,你动作慢不行,你积分低不行,我想踢就踢,只要你不花钱买蓝钻,你就是任人任意宰割的羔羊。作为一个年过不惑,历尽沧桑,刀枪不入,荣辱不惊的老油条,我本不该为这样的事儿犯了幼稚病,伤脑筋。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换张桌子接着玩儿就是。打不起躲得起,我见了蓝钻躲着走就是了。但是,问题在于我被踢的瞬间郁闷了,而且还有些许的愤怒。我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波动呢?其他的有类似经历的人会怎么想呢?尚不喑世事的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他们会怎么释放他们的郁闷抑或是愤怒呢?我简单的搜索了一下带有“踢我...”的网名。呼啦啦,上万个与此有关的网名出现在眼前,像一批上访者在信访办的大门外静坐无声的抗议,像一帮冤魂在呜咽着申诉,都是通过网名表达被踢的郁闷和愤怒的,年龄跨度从13岁到70岁,地域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毫不夸张,触目惊心。我取样了三页大概三百多人,具体归类如下:
 
 
 
1.问候踢人者家女性家属的:踢我者草泥马,踢我者睡你妹;
 
2.诅咒踢人者全家的:踢我者家里死一户口本,踢我者生孩子没P眼; 
 
3.用修辞方式骂人的:踢我者是王八,踢我者是狗杂种。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是闲得蛋疼,咸吃萝卜淡操心吗。人家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玩儿的平台让你爽,你还在这儿横挑鼻子竖挑眼,吃肉骂娘。脑袋不是被鸟踢了,是被驴踢了吧。也许吧。但是,我担心的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们会不会因此抑郁,而是我的儿孙辈的反应,他们分得清游戏和人生吗?他们会不会把金钱和强权作人生的终极追求呢?他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把游戏中的愤怒和不满带到生活中呢?我们的80,90 甚至00一代已经够愤怒的了。我想了一个晚上,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踢我者崴脚”。 
 
 
 
改名以后,我就远离伤心地不去打升级了,改玩打麻将了,而且也再也没被踢过。记得小时候在家陪祖父玩麻将,不赢宅子不赢地,就是陪着老爷子磨手指头穷开心。他一边儿玩还一边教导我和弟弟们:玩牌的人不可交,撒大谎,尿大泡。后来上学工作,不是职业选手,几乎就没怎么玩过麻将。前几次玩儿,大家都相安无事,一推两散。昨天晚上玩儿的时候,我的上家来了一个穿绿衣服的蓝钻,短短几分钟内他连胡两把,不是自摸大三元,就是杠上开花一条龙。这运气也太好了吧。我眼睛都绿了,无边的艳羡啊。 同桌的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作弊的滚蛋。那个绿衣服转身就溜了。这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去蓝钻特权麻将的界面查了一下,发现了以下的蓝钻特权功能:
 
 
 
 
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你可以在起牌之始就拥有一把好牌,人工的让别人输在起跑线上;你可以偷换牌让自己自摸,防止别人胡牌;你可以透视你要胡的牌在什么位置。一句话来总结:作弊有理。我又开始郁闷了,这个游戏平台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呢?人生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沧桑,作弊,欺骗,撒谎,捣鬼也同样可以让你的人生辉煌。 麻将也许是中老年人的游戏,孩子们玩儿得不多。我没有去搜索,但是我相信,围绕“作弊者”的网名也不会在少数。
 
这两次发现让我禁不住想了解一下该公司的经营理念。“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多么冠冕堂皇的人性化宣言啊,但是在游戏规则的设计上又是如此的非人性。无商不奸,赚钱是天理。也许我们可以应该探讨一下该公司的营销模式了:看过《非你莫属》的人都知道,营销模式被台上那些坐着的那些伪精英们演绎得不伦不类,五花八门了。我个人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那个借尸还魂戴着雷锋帽去纽约撒钱的陈胖子经常用的“光着屁股拉磨”式营销;有影星嫖伪娘的“重口味剧情体验”式营销,有非著名编剧的“吞云吐雾刺激灵感”式营销。但是那一种也不如小鸟公司的营销模式来得强悍霸道,你可以称之为“知耻而后勇”式,“以牙还牙”式,“鹬蚌相争”式,“受虐施虐转换”式,或者“文革武斗”式,不管叫什么模式,只要能让鸟人赚钱的,都是好模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意思:道理,道德和道义。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公司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不择手段,不关心顾客的感受,不讲人情道理,不论公共道德,不在乎社会道义,就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有人文关怀的公司。我在想,是什么样的一群鸟人“创意”了“小鸟踢人”这一游戏规则呢?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是不是跟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没有直接的关系呢?是不是谁小时候被继母虐过呢?还是被没有阉割过的公驴踢过呢? 要不然,这只小鸟怎么会这么愤怒呢?
 
 
 
我忽然想起有一年的两会期间,有一个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个可以考虑把性工作者的职业合法化的提案,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话可以缓解一些人因为荷尔蒙或者肾上腺导致的生理压力,降低性犯罪率,有利于社会和谐。回过头来想,这小鸟踢人不也可以让踢人者通过踢人来释放过剩能量,让被踢者通过网名来宣泄不满吗,也不是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吗?我们是不是还要感谢鸟人公司呢?非也。没那么简单,毒牛奶,黑心棉,地沟油已经在生理上摧残了一代人,我们不能再从精神上灵魂上糟践我们的孩子们了。套用类似文革时的一句话:我们的阶级敌人没有做到的事儿,我们最好不要做。
 
 
 
鸟人公司曾经凭借庞大的用户群四处扩张,而且屡屡有斩获,鸟父小马哥一时风光无限,高处不胜寒,被对手无奈而又恭敬的称为“全民公敌”。我最近看了几篇关于小鸟公司的成长历程的文章,其中一篇说,小马哥是个低调的人,凡事亲历亲为,有新产品新游戏肯定亲自上阵体验,我想知道在被蓝钻贵族踢开的那一瞬间,你看到的是踢碎的一地银子还是片片灵魂? 我不了解小鸟公司别的游戏产品,蓝钻幽灵应该无处不在,这一游戏设计理念不调整的话,小鸟公司射出的将是一支回头箭,挂在东南枝的会是那支可爱的小企鹅。小鸟公司欠孩子们一个说法。要不然,这“全民公敌”的雅号将会被认为是“实至名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