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龙的个人文集

人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
正文

【原创】谈谈胡乔木和胡耀邦的公私恩怨

(2006-03-16 22:08:17) 下一个

【原创】谈谈胡乔木和胡耀邦的公私恩怨

胡耀邦女儿写的回忆录里面曾以称赞的口吻不点名的提到了胡耀邦生前干的一桩当年轰动一时的廉政大事,(下令抓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的儿子胡石英),但凡事都有前因后果,无风不起浪,胡耀邦为甚么这么坚持要收拾胡乔木这位尊神呢,还是让我们先从胡乔木宦海生涯以及和胡耀邦的关系说起吧。

说起胡乔木,那建国后的四大笔杆子此公绝对能排到第一。胡乔木自四一年起就担任了主席的超一流大秘,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其中一些著述比如象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等现在都被认为是党史中的史记。但胡的大作中最有名的还要数那篇扬扬洒洒为人传唱数十年之久的《别了,司徒雷登》。建国后中央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胡乔木就被按排到新闻出版署当署长,中宣部的副部长并长期主持人民日报的工作,可以说是一直活跃在舆论喉舌的最前沿。

不管你喜欢胡乔木与否,客观上也不得不承认胡乔木在文字上的造诣确实是非同一般。以至于现在都有将主席当年的不朽名篇《沁园春。雪》说成是胡代笔的。可惜胡乔木虽然是文采飞扬,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一众领导人都是拿他当杆笔,现在看来原因可能还在于胡的风骨不硬。

为甚么说胡的风骨不硬呢,在大跃进时陈云说全国产粮7000亿斤的指标不可行并托胡乔木告诉主席,可胡就不敢报。几个月后的庐山会议时,原本主席手底下这几个秘书大都是同情老彭的,可等老毛怪罪下来祸全让田家英一人给顶下来了,当时活跃的胡乔木这时倒从人间蒸发了。再看看胡在六十年代初的因病休养。现在官方的说法是操劳过度,眼疾复发。事实上是在一九六一年胡在和田家英分组到各地调查时,田家英力主揭开盖子真实反映农村普遍缺粮的情况,而胡则瞻前顾后,遮遮掩掩,最后主席肯定了田家英真实敢言的态度,下令解散了大食堂。对于胡乔木则一再作了严厉的批评。这也直接导致了胡的托病辞职。可惜以后由胡乔木修订过的党史中对这一段的记述有很大不同,解散大食堂的功劳给算到胡乔木头上了,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胡乔木这一因病休息就休到了1975年,虽然文革时也一度受到冲击,可因为毛主席曾有心血来潮的登门去看他的壮举,结果自然是引的万人空巷,可也把一众要坚决批胡的红卫兵吓的屁滚尿流,胡从此平安无事。胡乔木虽然这小病大养一休十几年可中间没整人,人老笔没秃,和主席也是诗词往来不绝,这就为胡以后的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

等到了一九七五年小平同志这位党内的第二号走资派被主席一句:“人才难得”放出来后,胡乔木也立刻获得了新生,胡先是被授与了主持修订毛选五卷的光荣使命,其后又被小平同志看中网落到了为对抗四人帮而特设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其核心成员就是党内的四大笔杆胡乔木,胡绳,邓立群,于光远。

可惜等小平同志被再度打倒后,胡乔木的老年间歇性软骨病又犯了,被四人帮批的七昏八素的胡曾经写了个批邓的十八条,以胡的水平不说是神来之笔,也条条见血,字字穿心,结果不巧这信在四人帮倒台后就落到中央党校的胡耀邦手上了,胡耀邦可是当年头一个向叶帅献安国三策的其中头一条就是请小平出山”。看了胡乔木的这封揭发信,胡耀邦自然是对胡乔木气不打一处来。

人常说这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可运气来了九头牛都挡不住,别看胡耀邦不待见这胡乔木,可胡还有个老伙计邓立群呢,邓立群上了台后很快就为胡乔木的复出奔走开了,邓立群首先获得了陈云的支持,小平同志那儿由王震亲自带去了胡乔木的检讨书,邓立群对小平同志说你上台也要有两个杆子啊,枪杆子,笔杆子一个都不能少。小平同志多明白的人啊,自然是点头称是,一挥手说以前的事就不要提了,那时候谁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嘛。最难过的一关是胡耀邦,邓立群就来了个大串连,找完老将找夫人。耳根子偏软的胡耀邦到底还是没禁住这软磨硬泡最后还是点了头。

于是七十年代末胡乔木重新出山,再做冯妇担任了中央副秘书长一职,在这短短一两年间说来胡乔木和胡耀邦还是栓在一条线上的蚂蟑,只因两位都是农村三自一包的支持者,而被左派并称为“修正主义的二胡”就是说这俩人专门出苦声,唱苦调给社会主义抹黑。可等华国峰下台后,老左派们也差不多都给收拾的一干二净了,这原本被扣上修正主义帽子的笔杆子胡乔木和中宣部的邓立群又摇身一变成了新左派的中坚力量了,后面台柱就是主张坚持计划经济的陈云同志。

现在有种说法说本来胡乔木是被提名当中宣部长的,但让耀邦给否了,胡乔木因此对胡耀邦怀恨在心,但从胡耀邦去世前的谈话来看这完全是子虚乌有,否定胡当部长的根本就是邓小平本人,小平同志对胡的评价就是“笔头上行,政治上不行。”

其实两人分歧的实质还是在对改革的认识上。一个步子想再迈大点,再走快点,一个想则不想在政治意识上走的太前,在一九八三年的通货彭涨挤对风潮后,陈云同志领衔对胡耀邦和赵紫阳进行了批判,胡乔木这时就在四处扇风点火联络了王震,邓力群邓等一干左派准备借此事迫使胡耀邦下台,幸好这事最后是被小平同志制止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了这个过节,等廉政风暴吹来时就轮到胡乔木家倒霉了。却说胡耀邦有个女儿叫胡石英,可惜英年早逝,这胡乔木也有个儿子叫胡石英,这位少爷子承父业本是一才华横溢的热血青年,被老爹安排到总工会出版社后还办了几个当时著名的开放杂志《人才》和《丑小鸭》,与他老爹的保守作风大不相同。可人有长就有短,这小胡才高八斗,可声色犬马也无一不精。没过一阵就花样翻新想出个搞个作协的主意来,靠着老爹的旗号还真横竖卷了不少钱。结果这事就让人给告到乡镇派出所了。派出所里的好民警哪敢管政治局委员家的事啊,自然是层层上报,可惜转来转去没人愿接这烫手的山芋,最后就七传八传就传到了胡耀邦手里。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别人不愿出手,可到胡耀邦这儿就专爱在咬过自己的老虎头上拍苍蝇,一上来就批示严办,结果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乘着胡乔木到书记处开会的空当民警同志们就大模大样拿着中央办公厅的介绍信把胡家给抄了,也别说还真掏出几麻袋钱来。整个一个人脏俱获,胡石英的案子于84年底立案,85年胡石英因诈骗罪给判了一年零俩月,虽然关了俩月就给保出来了,可胡乔木从此是声名扫地。不过现在胡石英倒是凭着一杆生花妙笔也堂堂正正做了某文学社的社长并且畅游商海,比以前更滋润了十倍。这恐怕就不是胡耀邦当年所能料到的了。

本来胡石英出事时这邓立群受胡乔木之托关照过胡耀邦希望他能网开一面,说胡乔木这样的文学青年你得罪不起,可等到政治局开会那天,最先竖红旗主张重判胡石英的也是这位,还真有点左派大义灭亲的味道,倒是赵紫阳左右逢源给和了不少稀泥。可没过多久这邓立群的侄子也犯到胡耀邦手里给凉办了。这下在党内闹的就有点风声鹤戾了,最典型的就是李先念对自己身边的人说:“他(胡耀邦)这个人,六亲不认一说(天不怕地不怕),你们要是不小心落到他手上,我一时也没有办法。”最后胡耀邦倒台时的一大罪状就是搞的党内人人自危。

至于胡乔木护不护犊子,是以德报怨还是睚龇必报,我还真不清楚,不过胡乔木当年有个外孙女李XX刚好和俺是小学同学,这姑娘天生体弱肾虚(肾炎),每十天准有天要请病假,剩下有三天得用大轿车接送。不过这位一生病送作业的苦差事就落到我们一众小屁孩头上了,结果是在壁垒森严的大门口站岗的革命战士怕影响首长休息不放行,干站了有俩小时才有个干部模样的人出来,东西一收就叫你滚蛋走人。所以当年班里人最烦最怕的就是这位生病了。滩谁头上都是个抓壮丁的苦差。

这位大小姐有回大考没考好。结果等成绩一出来平时家长会也难得一见得首长秘书就跟着踮踮的跑来了,想来是给老师们传达了中央首长的最新指示的,等下回再考试这位身边忽拉围上三老师,一个递毛巾一个拿着书提醒一个背后遮着俺们的视线,明着欺负俺们革命小将的眼睛不够雪亮,合着这课堂全成他们家菜园子了,真是“三自一包”,完全苻和三中全会的精神。

以后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了,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等连小平同志都信了耀邦有野心的说法后,耀邦总书记的日子也就做到头了,于是给安了个胡乱邦的说法强制退休了。这自然是和邓立群,胡乔木两位同志的大力努力分不开的。

现在呢,两位是都作古已久了,乔木同志当年的不朽之作仍非朽木,而耀邦的精神也仍光耀华夏之邦。

参考资料:

《怀念耀邦》张黎群、张定、严如平、李公天主编

《耀邦去世前的谈话》李锐

《往事回声.郑惠访谈--我所了解的胡乔木》邢小群

《胡乔木和毛泽东》

《胡乔木传》

《百年潮》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